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打完疫苗還有狂犬病嗎

打完疫苗還有狂犬病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30 23:18:18

作為一種發病後100%緻死的急性傳染病——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在未發病前接種預防。

因此,湖州小男孩被土狗咬傷後,家長馬上将他送去醫院打了疫苗,但就在離第四針還差2天的時候,孩子卻還是狂犬病發作身亡了。

打完疫苗還有狂犬病嗎(打了疫苗仍發作身亡)1

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打了狂犬病疫苗卻仍舊發病”的事件了:

“注射疫苗後仍發病,難道疫苗又雙叒叕出問題了?”

除了“假疫苗”,還有可能是這些原因:

■ 沒有及時、有效地處理傷口。

研究結果表明,狂犬病毒在傷口處停留時間大約為 12 h,随後侵入機體組織。

因此,WHO建議在與疑似有狂犬病的動物接觸後,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滌劑、聚維酮碘消毒劑或可殺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液徹底沖洗和清洗傷口15分鐘以上。

■ 沒有按要求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的潛伏期短者10天,長者達1年或更長。而狂犬疫苗注射後,通常在半個月左右才能産生抗體,對病毒起作用。

因此對于三類暴露的患者除了進行傷口處理、疫苗接種外,還需要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它是被動免疫制劑,在注射後馬上就與病毒起作用。

■ 注射狂犬疫苗和血清要及時、全程、足量。

注射時間距咬傷時間越早,預防效果越好,随意增減劑量或更改注射時間,都會影響免疫效果。

■ 疫苗應貯存在 2~8 ℃的環境中。

儲存環境不适當,也會影響疫苗質量,使免疫失效。

■ 注射疫苗後應避免大量飲酒、喝濃茶、吃刺激性食物及從事劇烈運動和勞動,防止過度疲勞等 。

近年來,我國寵物家庭數目激增。初步資料統計,我國養犬總量保守估計約13000萬,這給狂犬病防護帶來較大威脅。而被疑患狂犬病動物咬傷的受害者中,15歲以下兒童占40%。

關于狂犬病的這7個問題你知道嗎?

隻有被狗咬才會得狂犬病嗎?

狂犬病,從病名即可知道狗是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指出全球範圍内,99%的人間狂犬病是由犬引起,特别是亞洲、非洲等狂犬病高流行區。

但值得提醒的是,幾乎所有的溫血動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有部分研究顯示4%左右的狂犬病由貓引起。

狗狗雖可愛,也要記得給它打預防針喔~

狂犬病疫情控制較好的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及部分拉丁美洲的傳染源為蝙蝠、狐、浣熊、豺等野生動物。宿主動物中,蝙蝠較為特殊,由于蝙蝠暴露可能極難察覺的細微咬傷或損傷,從而導緻暴露風險大為提高。

WHO和美國CDC均将蝙蝠暴露歸類為嚴重暴露,要求将其按照III級暴露進行處置。

狂犬病是怎麼從動物傳染給人?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傳播,狂犬病病毒不能穿過沒有損傷的皮膚。

常見的狂犬病傳播途徑如下:

● 最主要通過咬傷或抓傷(因為狗狗經常舔爪子)傳播;

● 其次為通過帶病毒犬的唾液,經各種傷口或正常的黏膜侵入;

● 宰殺、剝離患狂犬病動物的皮;

● 被病人唾液污染手部等傷口;

● 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氣溶膠也可經呼吸道傳播;

狂犬病的潛伏期多長?

狂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以1~3個月居多,短者10天,長者達1年或更長。更有甚者,國内文獻報道潛伏期長達數十年,但有人指出這些文獻參考價值低下,患者可能有隐性的二次暴露病史沒有被詢問出。

潛伏期長短的決定因素包括:

A.傷口的部位、大小和嚴重程度;

B.傷口部位的病毒毒力和數量;

C.傷口的部位是否富含神經細胞;

D.患者的自身免疫情況;

有研究表明,頭面部暴露後患病風險高達15%~80%,其次是手臂和手指10%~40%。

值得指出的是,潛伏期的關鍵在于病毒達到神經元之前是否有足夠時間使得疫苗的防治産生保護性抗體。

疫苗誘導産生抗體雖然可持續存在數年,但産生需1~2周的時間。而狂犬病病毒最短潛伏期是10天,和産生抗體的時間相近。

為什麼頭部被咬傷或抓傷後建議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為頭面部神經豐富,離中樞神經系統距離近,病毒可能在抗體産生前感染神經細胞。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中和局部殘留的病毒,降低病毒量,而且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半衰期14~21天,為誘發主動免疫赢得時間。

被狗咬傷或抓傷如何預防處置?

在被狂犬或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抓傷、咬傷或舔舐皮膚或粘膜破損處,開放性傷口、粘膜接觸可能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唾液或者組織稱狂犬病暴露。

被狗咬傷或抓傷後處理流程主要根據衛生部CDC的《狂犬病暴露後預防處置流程圖》,注意對傷口暴露進行分級。值得提醒的是輕微咬傷或輕微抓傷即使皮膚沒有明顯流血或破損也需要處理的。

許多老百姓想當然認為,隻要沒有破皮就可以不需要打疫苗,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此外,WHO建議在與疑似有狂犬病的動物接觸後,立即用肥皂水和水清創,可以挽救生命。

被狗咬傷後傷口怎麼處理呢?

是立即到醫院嗎?錯!是自己先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交替洗15~30分鐘。也就是強調在狂犬病暴露早期盡快處理,傷口處理越早,風險越小!

狂犬病疫苗接種有禁忌症嗎?

由于狂犬病發病死亡率100%,所以狂犬病疫苗接種沒有任何禁忌症!

那孕婦能否接種呢?答案是肯定的,滅活病毒疫苗不能通過胎盤屏障,不會導緻胎兒出現異常,未發現狂犬病疫苗會引起流産、早産或緻畸現象。即使是哺乳期母親也可能照常接種疫苗。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對于臨床偶爾遇到狂犬病疫苗過敏者,建議更換不同廠商或批次的疫苗進行注射,或在使用抗過敏藥物及高級生命監護條件下使用疫苗。

怎麼識别狂犬?

認識狗狗的“語言”

狂犬多表現為恐懼,對主人異常友好,但輕微刺激即會咬人,多咬陌生人。

另一些離群孤僻,對主人淡漠無情。約2周進入興奮狀态,叫聲改變,亂竄。

走路時夾尾巴直走,常突然咬人和亂咬其他動物,吞食異常,不認熟人,大量流涎後發展為麻痹,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從發病至死亡約3~7天。

什麼是“十日觀察法”?非狂犬咬傷可以不用接種疫苗嗎?

由于狂犬發病到死亡通常在1周内,因此WHO和美國CDC指出狂犬病暴露後的10日觀察法。

具體做法是,在能夠對動物進行觀察的情況下,若咬傷發生之後至少10天動物保持健康,則可以終止暴露處理,即可終止疫苗等預防進程。

正是因為有所謂“10天觀察法”,許多人誤解以為可以觀察10天而不需要處理,這種理解方法是極其糟糕的。

WHO指出,10日觀察法并不是咬傷後10天内不進行暴露後處理,而是先進行暴露後處理,觀察10天後狗狗保持健康可以不需要後續處理。

對于抓傷或咬傷的III級暴露來說,若在狂犬病流行區,無論野狗野貓還是家養的寵物狗貓,都需要立即對傷口進行處理,注射全套狂犬疫苗。如果不屬于流行區,被有預防接種的家狗貓咬傷或抓傷,且能夠對動物進行10以上監測,應當立即對傷口進行處理、注射疫苗,如果狗貓能正常存活超過10天以上,可以終止治療。

對流行區域的判斷來說并不困難,但是對貓狗的監測常常需要患者及家屬自行判斷,由于判斷水平參差不齊,所以醫院的做法一般會建議患者注射全套疫苗。

有獸醫表示,由于10天觀察法存在一定風險,需要給予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問題:

1.是不是動物主動攻擊?要注意狗是否有疑似狂犬病症狀,如果動物為主動攻擊,建議需要按流程注射疫苗。

2.如果不能觀察動物,比如狗咬人後就逃走,這種情況是一定要注射疫苗的。

3.如果攻擊的是頭面部的話,建議一定要注射疫苗,原因是頭面部神經豐富,且潛伏期較短,風險較高。

4.如果是自家動物,特别是有打過狂犬病疫苗的動物抓傷或咬傷,有條件進行監測和觀察的,可以在暴露處理後觀察10天。轉自:健康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