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記者 張保富 通訊員 張勇
李盛(化名)全家與精神疾病已經抗争了20多個年頭,當他聽到兒子在精神醫院恢複不錯的消息,李盛下意識挺直了一些彎曲的後背,嘴裡不住地說着感謝的話。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宣傳主題為“營造良好環境,共助心理健康”,為了推動全社會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衛生的認識、增強心理健康意識、關注心理健康需求、營造心理健康環境,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防治所通過多種途徑,開展系列宣傳,在全市營造維護和促進心理健康、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深入推進鄭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心理健康問題絕不等于精神疾病
近年來,很多群衆生活節奏加快,競争壓力加劇,緻心理行為異常和精神障礙患者逐年增多,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廣大人民群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不僅僅是無疾病、不虛弱,它還涉及身體、心理和社會适應三個方面。心理健康也絕不僅僅是沒有精神疾病這麼簡單,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防治所醫師張寶琴介紹:“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态,能夠恰當的認識和評價自己和周圍的人和事,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包括家庭成員、朋友、同事等),情緒穩定,行為有目的性,不放縱,能夠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能夠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
在實現自我、貢獻社會的過程中,個體的精神功能可能出現形形色色的問題或症狀,如幻覺、妄想、失眠、抑郁、焦慮、躁狂,行為異常,更加嚴重時會出現危及生命安全的極端行為,這些症狀通過不同的方式組合就形成了各種精神疾病,心理健康問題絕不等于精神疾病,也不能将其畫上等号。
心理健康服務是社會心理服務的核心工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每10人中約有1人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在重大事件發生時這一比例會迅速上升。
“鄭州作為一座新興的國家級中心城市,高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争壓力不斷加劇,個體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逐漸凸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一個可行且必行的選擇。”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防治所所長段大平表示。
心理健康宣傳形式走心,效果入心
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主題為“營造良好環境,共助心理健康”,旨在通過多種途徑的宣傳活動,推動全社會提高認識,增強心理健康意識。
從8月起,鄭州市疾控中心就針對精神衛生日啟動了專項宣傳活動,通過刊發系列新聞稿件,科普視頻、網絡直播、海報等形式進行廣泛線上宣傳。
該單位聯合鄭州市各縣區策劃的,“我為鄭州精防工作代言”系列活動受到了各縣(市/區)精防工作者和老百姓的積極響應認同,取得了良好效果。
與此同時,其還與多家單位聯合開展線下活動,利用周末走進社區,走到老百姓身邊,面對面進行精神衛生宣傳及資料發放。
“你們這個活動太好了,家人一直覺得我抑郁是閑的、裝的,他們都不理解,都不知道我有多難受。”一位寶媽一邊抹着眼角的淚,一邊向在社區做活動的疾控工作人員說。
“我最近确實老忘事,症狀和展闆上說的相似,需要盡快到醫院去瞧瞧了。”在長基花園小區活動現場,60多歲的王阿姨一邊看着展闆,一邊向工作人員訴說着自己的身心狀況。
“誰說小孩子就沒煩惱,我要把這本宣傳手冊帶回家給媽媽看看。”在鑫苑名家小區,一位上6年級的小業主一邊翻看繪制精美的宣傳手冊,一邊向工作人員進行着“吐槽”。
截至目前,鄭州疾控精神衛生系列線下宣傳已經走進鄭州市十五個大型社區,發放宣傳資料2000餘本,受益群衆達5000多人。
累嗎?說不累是假的,段大平說:“為了保證效果,所有社區活動都是安排在周末,全所人員都主動放棄了休息時間,但是能幫助更多人,為鄭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出一分力,大家都覺得‘值’”。
用腳步丈量精防“陣地”,用行動幫扶困難患者家庭不僅僅是宣傳,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防所還肩負着全市精神衛生的管理工作、相關項目落地、推進、執行等工作。
段大平說:“有時候精防工作救治的不僅僅是一個患者,更是一個家庭,這是我們工作的責任與動力所在。”
9月23日一大早,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防治所的工作人員就驅車趕往荥陽,為幫助解決基層精防人員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開始了一天的走訪工作。
段大平表示,很多人對精神疾病患者的認知還停留在狂躁、危險、傷人等特定“标簽”裡,很少真正了解這些人背後的患病原因,也不知道很多精神疾病通過治療是可以達到有效治療的。
從市區到縣區,從鄉鎮到小山村患者家中,汽車沿着彎曲小路在黃土堆積的山梁上爬行,車後邊蕩起一陣陣黃土。
“車隻能開到這了,剩下的咱們隻能步行了”,在鄉裡一位負責精防工作的片醫帶領下,段大平和同事們走了5裡山路,終于來到了一位患者家中。滿臉皺紋,看似七八十歲樣子的李盛,正是患者的父親。
從片醫口中得知,李盛今年實際才65歲,之所以看着老态,是因為他這20多年,一直獨自照顧兩個患有精神障礙的兒子。
兩個兒子病情反反複複,李盛無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
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回訪得知,當地村委會和鄉鎮衛生院、鎮綜治辦、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組成了“關愛幫扶”小組,多方協調,為李盛一家解決了很多生活和就醫的實際困難,李盛的家庭情況也因此有了很大改觀。
發放監護人‘以獎代補’補助、申請的精神殘疾補貼、低保補助……這些有效幫扶不僅解決了李盛日常生活保障問題,還解決了李氏兄弟看病吃藥的問題。
“現在好了,政府給俺們蓋了房,兒子生病、吃藥也能報銷。真感謝政府、感謝專家,要不俺家日子真沒法過。”說話時,李盛低着頭,依舊難掩臉上的自卑與羞澀。
據悉,随着工作的穩步推進,目前鄭州市基層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發現、治療、随訪、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加強,家庭監護責任随着“以獎代補”政策的實施也在逐步得到落實,這些都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行走痛苦邊緣的患者重新開啟正常的生活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從基層醫院到患者家裡,從水泥路到羊腸小道,這隻是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防治所工作人員在精神疾病的一線“戰場”最普通的一天。
段大平介紹,全國有近八成的群衆曾經或正在經曆失眠,七成以上的疾病與負面情緒有關,近六成空巢老人面臨心理問題,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患有心理困擾,所以深入推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
“李盛的故事隻是千萬精神疾病家庭裡的一個。未來在維護精神健康的路途中,我們更應該不斷提升全市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在全市營造‘心理健康·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說到基層精防工作重要性,段大平表示,隻有不松懈不抱怨,真正做到查漏補缺解難題,才能讓精神疾病患者及時得到治療,家屬得到關愛,讓這些特殊人群帶着尊嚴幸福地生活下去。
鄭州一線精防人們吐露心聲:作為一名普通的精防人,隻有真正做到理解、關愛、幫助和默默支持,才能讓一個又一個行走痛苦邊緣的患者重新開啟正常的生活!
“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是鄭州市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目标,更是鄭州精防人堅定而平凡的初心與信念。”段大平說。
本文來自【大河健康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