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粒隻是一個民間的俗稱!
并非一種正式的病名。
除了最容易對号入座的粟丘疹,
眼睑周圍的汗管瘤、閉口粉刺、皮脂腺增生甚至扁平疣,
圈出的白色丘疹是粟丘疹,眼睑密集的皮膚色丘疹是汗管瘤
傻傻分不清的時候,都可以統稱為“脂肪粒”。
這是脂肪粒嗎?
粟丘疹很常見,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可能發生。
比如新生兒常見于眉弓、眉間和鼻部,往往很快自行消退。
而青春期發病者一般在眼周,傾向于持續存在,有時和痤瘡等伴發。
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原發性粟丘疹,也就是脂肪粒的經典形象。
大家熟悉的部位
就算是醫務人員也未必關注。
作為一種迷你版的表皮樣囊腫,隻要損傷影響到真皮層就可能發生。
如II度燒傷後、凍瘡、皮膚磨削術、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大疱性扁平苔藓、類天疱瘡、遲發型皮膚卟啉病、放射性皮炎、5-FU治療後、糖皮質激素引發的萎縮部位等,甚至不經意的搔抓、擦傷和日曬傷。
表皮細胞的植入是可能的發生機理。
膝蓋外傷後發生的粟丘疹
所以也沒有什麼特定部位,全身上下都可以長,跟着原發病的部位走。
或者說“哪裡有傷害,哪裡就給你顔(白)色看”。
除了面部,耳廓、手背、前臂等暴露或易外傷的部位都很常見,
甚至口腔和外陰也會長!
腭黏膜(嘴巴裡的天花闆)上的粟丘疹稱為Epsrein's小結。
所以從今往後别再冤枉眼霜了,
眼霜中有脂肪?
什麼營養過剩引起“脂肪粒”,都隻是臆測而已!
眼霜隻是一種成分相對溫和的保濕劑,沒什麼營養不營養!
哪些才是營養物質?大家應該都學過的吧。
眼周皮膚嬌嫩,塗抹的手法輕柔些倒是真的。
既不要抹黑,也不要神話眼霜的作用。
如果覺得需要,選擇一款成分簡單明确,以保濕為主的正規品牌即可。
當然不管長在哪裡,既然診斷為粟丘疹,
肯定會有共同的臨床和病理表現。這些白色或黃白色小丘疹,頂部尖圓形,表面光滑,覆以十分菲薄的表皮。
雖然才1-2mm,但質地堅實,像一顆小米粒嵌在皮膚裡。
極少數病例可在面部、軀幹短期内發生大量皮損,稱為發疹性粟丘疹。
起源于表皮或其附屬器(如毛囊、皮脂腺、汗腺),囊腫位于真皮内,囊壁由數層鱗狀上皮細胞組成,囊内充滿闆層狀的角質性物質,而不是大家想象的脂肪。
脂肪可以起到保護、緩沖作用,當然太多就不好了
真正的脂肪在皮下組織,不在真皮,更不在表皮。
當然也可以在内髒,比如肝髒,太多了我們稱之為脂肪肝。
不管在哪裡,和我們今天說的脂肪粒不搭嘎!
雖然“脂肪粒”的名字比較可愛,其實人見人不愛。
尤其在面部總覺得多了些東西。
好在原發性粟丘疹可以自發性消退,繼發性者持續數年後也能脫落。
請溫柔對待
如果實在不待見,等不及就簡單不粗暴的把裡面的“小米粒”給挑除,注意消毒即可。
不需要用藥,因為用藥也沒用!
1.“脂肪粒”是民間對表現為白色小丘疹的統稱,包括粟丘疹等多種皮膚病。
2.“脂肪粒”男女老少、全身上下都可以發生。
3.“脂肪粒”和眼霜無關,也沒有脂肪。
朱敏剛
皮膚科主任醫師、浙江省醫療美容主診醫師、2016年浙江省優秀皮膚科醫師。從事皮膚性病專業2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除熟練掌握皮膚科常見病診療外,近年來對過敏性皮膚病和影響美容的面部皮膚病進行了重點關注和實踐探索。
感謝您對我的信任,我會用我的專業知識盡力幫助您。科學護膚、合理用藥,讓我們一起用耐心、信任來促進健康、呵護美麗!
愛好:旅遊、随手拍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西塘南栖
更多護膚科普,
歡迎關注”護膚在西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