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談永紅
配圖 / 麥客 環宇 部分來自網絡
我從小在姥爺的潛移默化下,對皮影戲情有獨鐘。姥爺居住在羅山縣彭新鎮楊店村,我小時候大多時光在那裡度過,楊店街沿河一帶,到處都留下了我兒時嬉戲的影子。
在我的印象裡,那時的楊店集市十分熱鬧 ,隔三差五總有皮影戲的演出,戲台多搭在街南頭的河灘上。演出時,人山人海,大人們聚精會神地看戲,孩子們卻忘情地嬉鬧追逐,流動商販們則漫步其間……
尤其是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是楊店傳統的古廟會,皮影戲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靓麗風景,那場面更是蔚為壯觀!與今日的皮影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窘狀不可同日而語。
‘’天陽一出照九州,平頂冠上九龍頭,藍挺玉帶鑲百鬥,尨眉一皺百官憂‘’這是皇帝出場;
“調和鼎鼐神仙府,燮理陰陽宰相家。”這一定是宰相出場;
“從容跨鶴出昆侖,拂盡山河處處塵,明月當天誰是道,梅花滿眼未知春。”這是呂洞賓的詩詞,當然是神仙出場啦;
’甲馬叢中立命,刀槍隊裡為家,殺人如同戲耍,搶奪便是生涯。“很明顯,這是山大王出場;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多是趕考書生出場,還沒發迹,雄心勃勃。但有時文武生也用;
‘’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窗前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這是公子文人出場;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曆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這分明是小姐在春天裡排解閨怨嘛!不是小姐出場又能是誰呢?
從以上可以看出:皮影師傅們的詩詞水平相當了得,要練就在不同場所,不同人物出場,能用詩詞敷陳其事的本領。常言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我現在熟爛于胸的許多詩詞有好多是在看皮影戲的過程中學到的。
僅僅做到這點還不夠,皮影師傅還得熟悉中國曆史和文學史,知識面要寬泛,不然會遭人非議的。有次在楊店看《封神榜》,楊戬出場。唱到:“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本來,這首應景唱詞也不算錯,但有位文人就是較真,他當面揶揄唱戲的師傅:“汜水關之戰發生在商朝末年,可楊戬怎麼會吟唱宋朝楊萬裡的詩,難道說就是因為他是神仙會算嗎?”唱戲師傅答不上來,支支吾吾地說:‘’是因為這場戰鬥剛好發生在楊萬裡所寫‘’泗水這個地方,所以我沒細想就唱了。”哪知道那位老兄還是不依不饒:這場戰鬥發生在汜水關,是孔宣協助韓榮守關,力阻黃飛虎出關,你錯把‘’泗水”當成“汜水”,殊不知,’泗水”在山東省濟甯市,而‘’汜水‘’在河南省荥陽市,二者是風牛馬不相及。一席話羞得唱戲師傅滿面通紅。
一流的皮影大師僅僅做到上述兩點還不夠 ,還得有紮實的古文字素養。在羅山的五大流派皮影中,我有幸領略過林(林芝梅)派,崔(崔有恒)派,嶽(嶽義成)派皮影的神韻。比較而言,我覺得還是林芝梅大師的古文功夫深,有次聽他的《嶽飛傳》,覺得他唱的是字字玑珠,遣詞造句極為傳神得體。
前天,我在輔導兒子學習小學六年級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時,兒子不明白‘’仿膳‘’的“膳”是何意?我啟發兒子:你看,這是個形聲字,左邊的偏旁(形旁)‘’月"表示“肉”’,右邊的聲旁“善”既表示讀音,又表示“美好”的意思,也就是說:“膳”就是美好的肉食。講到這裡,我立即想起王曉麗在皮影戲《松林搶飯》裡的的一句唱詞:‘’(殷梨花唱)公子(劉秀)搶了我的麥仁膳,狼吞虎咽往下吞。‘’我覺得,這裡用‘’膳‘’代替“飯”,很有水平。本來,老百姓吃的麥仁飯是很簡單的粗食,可劉秀是誰?他是日後建立東漢的開國皇帝耶!他吃的東西怎麼能叫“飯”麼?不能!隻能叫“禦膳‘’。你看看:一字之差,天淵之别!
值得注意的是,豫南皮影戲的醜角出場,經常會吟唱豫南的民歌小調,這是豫南皮影的特質,是豫南皮影區别其他地域皮影的一個顯著标志。也就是說:一流的皮影師傅往往是當地的民歌大家,比方說羅山縣皮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陳光輝好像就是這樣的著名歌手。這是皮影師傅們将豫南民歌與豫南皮影有機結合的創舉,使得二者熠熠生輝。
我覺得皮影戲用的最多的民歌首推《打柴調》:‘’……打柴人,高山難得上, 急步行,爬上砂土崗,兩眼朝下望,隻瞧得,小大姐正在繡鴛鴦……‘’在《松林搶飯》中殷道宏出場唱的就是《打柴調》。此外,《手扶欄歎幾聲》,《雙探妹》等等也時有耳聞。我日前聽皮影戲,一個小醜唱:“走進麥兒沖, 麥子黃松松,麥溝裡跳出個小雜種,扯手不放松,扯得姐臉紅…”這實際上是鄂東民歌,顯示了豫南皮影已有豫風楚韻的特點。
從以上可以看出:一流的皮影大師往往是一流的文學大家,詩詞歌賦,無所不能。看看今天的年輕皮影師傅們,與老一輩皮影大師比,要補齊的“短闆”太多了,唯有勤學苦練,方能融會貫通,推陳出新。而要做到這一點,“路漫漫其修遠兮”!
以上僅是個人從文學角度,談談對豫南皮影的欣賞,淺嘗辄止,不能道其萬一。不得不說,豫南皮影有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需要有識之士前來大力探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