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曹操小名阿瞞在《三國志》的正文中并沒有記載,在其注釋中則有一點補充說明。《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記載:“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曹瞞傳》在《隋書·經籍志》中沒有著錄,可見,在當時屬于野史雜記,不入史家的視野。在《舊唐書》中則記載《曹瞞傳》的作者是吳人作,也就是江東的無名人氏的作品。因為曹操曾南征江東,所以東吳人寫的曹操傳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帶有醜化的成份。到了唐代,《曹瞞傳》在《北堂書鈔》卷112《樂部八·倡優二八》中也有記載,由于曹操常和倡優交往,還納倡家女卞氏為妾,于是就列入倡優一類,這明顯是貶損曹操。
從各種材料綜合分析,曹操小名阿瞞的說法應是民間演義說書流傳時的改動,曹操小字應是“阿滿”,表示可愛的意思,後來因為《三國演義》尊劉貶曹,于是可愛的“阿滿”就變成了貶義的“阿瞞”。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記載曹操“小字阿瞞”,用“瞞”字,是欺瞞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計謀,故改“滿”為“瞞”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國演義》第72回“曹阿瞞兵退斜谷”,直接稱呼曹操是曹阿瞞,這是明顯的不敬的稱呼。《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貶稱還有“老瞞”一說。如第61回“孫權遺書退老瞞”中,孫權寫書給曹操說:“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蘇東坡《志林》記載鄉中小兒“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說明在唐宋時期,曹操已經是不受歡迎的奸雄形象了。
所以民間說書藝人以及《三國演義》記錄的文人們将曹操的小字“阿滿”醜化為“阿瞞”,其實是曆史正統觀念的表現。民間一直認為劉備是漢室正統,而曹操是漢賊,就要對其醜化,于是“阿瞞”就這樣産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