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社火是什麼?

社火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03:52:07
改革開放之初,社火是如何複興的?甘肅蘭州一個鄉鎮的社火記憶

過年了總是少不了社火。這社火雖然年年一個樣,沒有多大變化,可是正月裡沒有了社火,年似乎就不完整了,過年就少了一種韻味。

震天的鑼鼓響起來了,男女老少出門了,金崖群藝社火會組織的社火隊伍,紅紅火火出街了。按照傳統程式,社火隊先去廟裡給神上香,這是千百年來綿延不絕的習俗,社火總是先表演給神看,然後再走街串巷演給人們看,先娛神後娛人。社火隊到了神廟院子裡,兩條龍就搭起了龍門,社火隊伍中春官、竹馬等依次從下面鑽過,春官等人進入大殿内,焚香禱告,完成一系列的傳統的祭祀儀式後,社火才開始正式上街了。

社火是什麼?(社火是如何複興的)1

金崖地處苑川河畔。長期以來,人們對水既充滿了渴望,也充滿畏懼,故而社火隊伍中龍的地位非常重要。今年是龍年,社火隊伍中的雙龍就格外吸引人。看見龍門搭起來了,村民紛紛從龍門下鑽過。過龍門,意味着在這一年能夠興旺發達,平安吉祥。

1983年,我正在金崖的文化站上,此時正是改革開放之初,得益于農村包産到戶所帶來的巨變,人們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們就萌生了組織社火隊的想法,這似乎有些突發奇想。我知道難度非常大,所有的道具都沒有,年輕人鬧過社火的很少,一切都要重新開始。盡管難度大,我還是決定試一下,我想用上三四年時間,逐漸把社火恢複起來也是可行的。這時,村裡的其他人也有了鬧社火的心思。要鬧社火的消息傳出後,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高興得很。再說了,社火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參加社火隊也就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吉祥。村子裡參加的人踴躍得很,人自然多得很,基本上每家都有人參加。

改革開放之初,金崖村有八個生産隊,人口衆多。我們先開始募集資金,多方奔走後,共募集了4000多元,這在當時來說,算是很大一筆款項了。有了錢,着手置辦各種社火道具,那時沒有成套社火用具,主要是購買原材料,自己動手制作各種道具。正是百廢待興的時期,物資還不是很充足,我記得社火隊的鼓還是借來的。

一邊置辦道具,一邊組織練習,社火隊分成了太平鼓、旱船、花籃、竹馬、龍、獅子等等門類,各自指定了龍頭、鼓頭、花籃頭以及管理治安的人員。分隊後,年輕人就在老社火好家的指導下分頭練習去了。

社火是什麼?(社火是如何複興的)2

對我們而言,真正考驗的是道具。現在鬧社火,道具問題很簡單,去戲劇道具店購買就行了。那時,幾乎所有的道具都要自己制作。好在當時社火才複興,人們對道具的要求不高,基本上是因陋就簡。大家圖的就是心氣好。

服裝有些是借的,有些是自己做,更多人是在過年穿的衣服上綁個紅布條,和觀衆區分開就行了。太平鼓手的服裝就和現在不一樣,鼓手身穿黑色白扣子的服裝,頭戴一頂英雄帽。這套服裝就是購買來黑布,動員村裡婦女們用手工縫制的。而秧歌隊則穿着彩色服裝。

社火隊規模最大時達到七八百人,真正演出的有一兩百人,加上維持秩序,跑腿打雜,人就多了。

自己動手,制作了大批蠟燭

制作道具面臨兩個難題,一個是龍頭的制作,另一個就是蠟燭的加工。相對而言,蠟燭最為重要,也是社火隊中最大的開支。龍制作不出來,隻不過少一項節目。沒有蠟燭,社火隊就無法演出了。那時,社火主要在晚上表演,白天很少演出,晚上,社火演出的節目多,觀衆更是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後來社火隊服裝漂亮了,人們覺得白天演出看着更加漂亮,才逐漸變成了白天演出。

上世紀八十年代,好多村子不通電,甚至連手電筒都不是家家戶戶有,沒有燈火,晚上漆黑一片。社火隊在夜晚演出和行進,必須要用燈籠來照明,一支四五百人的社火隊,對蠟燭的需求量是可想而知的。

蠟燭是我們自己動手制作的。蠟燭制作過程比較簡單,解放前社火隊演出時的蠟燭就是人們自己動手制作的,不過那時石蠟少,人們在黃蠟中混合加入清油、羊油等動植物油脂來制作的。此時,條件變了,石蠟多了,相對而言價格也低了,石蠟就成為我們制作蠟燭的首選。我從化工商店中購買了幾十箱石蠟,就開始自己動手制作蠟燭了,先加工出大批的細木棍,然後在細木棍上纏上棉花,放入熬化的蠟汁中蘸過,這樣就制作出一根根蠟燭。這樣制作出的蠟燭成本低,而且質量也不錯。

社火是什麼?(社火是如何複興的)3

社火從正月初六開始演到正月十六結束,這十一天中需要六七千根蠟燭,基本上就是這樣加工出來的。

祭祀天地人後,開始制作龍

龍頭的制作差不多和蠟燭的加工同時進行。在金崖村的社火隊中,龍的作用非常重要。給鄉親們拜年時,龍能夠走進狹窄的小巷中,這樣也算是社火的大隊人馬到了。最為重要的,在金崖流傳着鑽龍身的習俗,這樣做能消災避難,給人們帶來好運。社火中少了龍,韻味就差很多。

龍頭的制作有不少講究。龍頭是金甲三等人負責制作的。首先要選定木匠,定下來後,蒸上一副盤,就是十二個饅頭,這是專門用來祭神的。然後,就帶着盤和紅(大紅被面),去木匠師傅家。在師傅家的上房中,把盤擺上,然後上三炷香,敬三盅酒,以祭祀天、地、人,再給師傅披上紅。這個儀式舉行過後,龍頭就可以開工制作了。

龍頭先制作了木頭底座,然後再用鐵絲和竹子,那時,竹子比較少,沒有竹子就用蒸籠上弧形竹圈來制作。這些東西都要加工成大小不等的弧形,一截截相互套起來,就構成了龍的基本形狀,然後進行細緻加工和裝飾彩繪,比如制作龍眼睛,安裝龍角,插上龍胡須。龍頭裡面還要留下放蠟燭的位置。龍身子是用細白棉布制作的,然後請畫匠在上面畫上魚鱗,最後粘上龍尾巴。老人們傳下的龍是七節,現在龍的變化比較大,有九節的還有十三節的,甚至有五十多節的。

社火是什麼?(社火是如何複興的)4

龍制作好後,還要舉行一個儀式,事先選好一個黃道吉日,要給龍開光,也就是傳說中的畫龍點睛。這樣龍才正式出場了。我們自己制作出來的龍頭,比現在的要大很多,差不多有二十斤,臂力差的人舞起來可就費勁了。

晚上,龍頭和肚子裡的蠟燭點亮了,構成一組異常漂亮的龍燈。榆中社火中的龍燈名氣很大,晚上舞動起來,就是一條兇猛威武的火龍,在夜空中奔騰跳躍,好看極了。

鑽龍身,圖的就是平安興旺

從1983年到本世紀初,社火隊中的龍頭一直是自己做,直到2005年後,才不用自己做了,直接從道具商店中購置。如今村子裡還保存着一個我們自己做的龍頭。

在龍頭制作的同時,舞龍隊的小夥子們也在加緊練習。舞龍是力氣活加技巧活,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舞龍隊是雙人設置,七節龍,算下來就要三十多個小夥子。我們村的舞龍技巧極高,有龍轉柱、單鑽、雙鑽、翻身、折尾等諸多動作。舞動起來體力消耗很大,需要經常有人替換,所以社火隊舞龍都是雙人配置。

一進臘月門,就開始籌辦排練,一直練到大年三十,才算是消停下來。社火在正式鬧之前,要舉行一些儀式,先要到神廟中祭祀禱告。這個時間并不固定,要看社火隊演出的場次安排,有時在正月初三,有時初六,今年則是正月初八。這天,春官老爺在龍燈、雄獅、馬隊的簇擁下,來到神廟内,春官老爺從搭好的龍門中進入正殿上香、宣讀祭文,祈求神靈護佑一方平安,然後焚燒黃裱。最後,給龍燈、獅子、竹馬、旱船披紅挂彩宣布社火正式開始了,社火就算是出街了。

社火是什麼?(社火是如何複興的)5

金崖社火隊中龍排在最前面位置,起着開道作用,在龍之後跟着竹馬,一般是八匹,含有八駿圖之意,如今發展到了十匹,号稱十駿。這之後則是春官。社火到了某個單位前,龍先左右分開呈人字形排開,等所有社火進場後,龍隊進去左右繞場一周寓意為龍騰虎躍。這時就要搭龍門,龍門就是兩條龍,相互交錯在一起, 形成一個門洞。春官正堂就通過門洞上了主席台。社火開始表演了,會場上異常熱鬧。

這時,觀看社火的鄉親們,就紛紛過龍門、鑽龍身,有帶着小孩鑽的,有的人家還扶着病人來鑽龍身,沒有别的意思就是祈求一年身體健康,平安吉祥。過龍門還有一重意思,取鯉魚躍龍門之意,意味着一年中旺上加旺。鬧社火不就希望一年比一年好。

社火是什麼?(社火是如何複興的)6

現在,社火參加的人數雖然比當時少了,但社火服裝道具、演出藝術水準,比改革開放之初提高了許多倍,社會總是在不斷的進步中,改革開放之初我們艱難恢複社火的情形,也在記憶中越來越淡了。

(金崖村村民金傑偉、陳建邦、王峙對本稿亦有貢獻,特此緻謝!)

社火是什麼?(社火是如何複興的)7

講述人:金吉泰 著名農民作家 榆中金崖鎮(時在2102年)

參考資料

《蘭州市志》《榆中縣志》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