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曝光是風光攝影中最流行也是最複雜的技術之一,而ND(中性密度)濾鏡是減少光線照射到傳感器的關鍵,讓攝影師得以延長曝光的時間。
很多人想知道,是否有一種方法可以模拟ND濾鏡的作用,從而在不使用濾鏡的情況下獲得長時間曝光的效果?答案是肯定的。
起初,長曝光效果的合成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可能因為這樣無需成本,也可能因為使用濾鏡所帶來的技術挑戰。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個方法是不能持續的。最終成片的結果無法與後期所付的努力相稱,最重要的是,數字化加工出的長曝光效果,會使你的照片失去“靈魂”。
因為,确定位置和構圖,計算曝光的時間,按下快門,讓照片脫離你自身的控制獲得出乎意料的效果,這才是長曝光攝影的魅力所在。
使用什麼軟件合成長曝光效果
這裡我們測試的軟件是Adobe Photoshop,沒有使用其他任何東西。然而,沒有什麼奇迹般的設置可以完全取代濾鏡的作用。當涉及到物理和光學,沒有所謂有效的捷徑。
不使用濾鏡的長曝光指南
第一步很簡單,拍下你所需的照片。确定構圖和曝光後,手動設置對焦、曝光時間和光圈,确保在後續拍攝中它們不會自動變化。現在,你需要一張接一張地拍攝照片。
拍攝的照片越多,獲得的效果就越接近真正的長曝光攝影。
需要拍攝的照片數量是龐大的,模拟30秒的曝光,理論上你必須拍攝500-800張照片,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快門速度約為1/30)。顯然,由于存儲卡的容量限制,一張照片和另一張照片之間的拍攝延遲,以及相機無法同時處理這麼多照片,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此, 最終你必須拍攝的照片數在30張、40張、50張甚至可能達到100張。
将照片保存在硬盤上後(我們建議使用SSD硬盤來避免花費大量的處理時間),請打開Photoshop并依次點擊:文件->腳本->将文件載入堆棧(選擇載入圖層後創建智能對象)。載入文件後,依次點擊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平均值。你的照片就處理好了。
這是最佳的方法。你也可以嘗試使用更少的照片,大約40-50張,彼此間隔約1“,或比這還少的照片,彼此間隔約3-4“。拍攝的照片越多,獲得的效果越好,理論上你必須拍攝無限多的照片,才能達到與使用ND濾鏡相同的效果,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然而,并沒有标準的拍攝數量和完美的間隔,一切通常都憑感覺。接下來,我們将把合成的長曝光效果與真正的長曝光效果相比較,分析它所存在的缺陷。
不使用濾鏡的長曝光示例
列舉實例始終是印證觀點的最佳方式,尤其在攝影方面。下面我們有兩張照片,一張是沒有使用任何濾鏡拍攝的照片,通過Photoshop合成(左),另一張是使用濾鏡拍攝的照片(右)。左圖使用了約50張連拍照片,依據平均值完成堆棧。兩張照片都僅校正了圖像曲線,沒有進行其他改動或後期處理。
PS後期堆棧
使用濾鏡拍攝
這兩張圖像的對比證明了一切。讓我們從使用濾鏡的優勢說起:
GND(中性密度漸變)濾鏡——天空的對比明顯,右圖的前景比左圖更加明亮生動,為後期處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偏振鏡——偏振鏡的效果在右圖中也有所凸顯,草的顔色更加鮮綠,前景中的海水也更加清澈,色彩更加明豔。
ND(中性密度)減光鏡——雲層更加清晰,拉絲效果明顯。長曝光對水流的影響最為明顯。依靠合成,海水并沒有變得平滑,隻是将許多照片重疊。整體效果無法令人滿意。
PS後期堆棧
使用濾鏡拍攝
我們還注意到,NiSi的濾鏡具有非常高的清晰度,拍攝出的照片能夠保持不錯的銳度,實際上,與使用NiSi品牌的高質量濾鏡相比,在後期處理中進行圖像堆疊則可能損失銳度。我們還可以看到,偏振鏡對海水、反光以及圖像整體的飽和度,都有一定的改善和提升。
PS後期堆棧
使用濾鏡拍攝
觀察照片的細節處,我們看到右圖的海水既具有長曝光的平滑效果,又保留了清澈度,這都要歸功于偏振鏡的作用。而在左邊的合成圖中,即使是沿岸的海水都顯得不是很清澈,海水整體也不是很平滑。此外,長曝光對石頭周圍泡沫的霧化作用(在合成圖中幾乎不存在),顯然無法達到使用偏振鏡的效果。
PS後期堆棧
使用濾鏡拍攝
在兩張照片的細節中,我們要對比另外一個特别重要的效果:就是長曝光對水流的拉絲效果。通過合成,左圖能夠實現與我們的想要的柔滑水流相似的效果,但并不夠順滑,也沒有出現真正的長曝光下海水标志性的拉絲紋路,長曝光所營造的整個氛圍都消失了,結果非常灰暗而無趣。此外,即便我們嘗試模拟ND濾鏡的作用,水面泛起的波紋仍然無法消去。
長曝光合成的缺陷
顯而易見,就像所有的合成效果一樣,長曝光合成也存在它的缺陷。從上邊的内容中,我們已經看到了示例照片暴露出的各種問題。接下來,我們将嘗試總結長曝光合成在拍攝及後期處理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必須拍攝大量照片才能合成一張長曝光照片——連續拍攝如此多的照片可能會對快門壽命産生不利的影響(單反相機上)。
大量的照片需要大量的存儲空間和較高的處理能力(HDD / SSD硬盤、處理器、RAM存儲器等)——一張RAW照片大約需要40到80MB,因此,如果你想合成一張長曝光照片,則至少需要3GB!這隻是在拍攝50張60 MB的RAW照片的情況下。如果你的RAW照片需要更大的空間,或者你想要拍攝更多的照片,則一張合成照片就可以輕松達到6GB或更大。
此外,數據的備份也将是一個問題,尤其在旅行途中。而要将所有照片上傳到Photoshop進行處理,電腦的處理能力也至關重要。如果你最終沒有辦法處理這些照片,則一切功虧一篑。在處理示例照片時,我們使用的MacBook Pro 15“電腦幾乎過載,整個處理過程的完成花費了大約20分鐘,而處理的照片總共隻有50張。
效果無法立即反映——隻有完成了照片的上傳和處理之後,你才能知道拍攝是否成功,拍攝的照片數量是否足夠,設置的快門速度是否正确。最終,你需要拍攝數百張照片來确定這些因素。這增加了處理,存儲和快門的負擔。
同樣,數碼攝影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即時反映照片的效果。如果拍攝的某個環節出錯,無論如何,你總是可以重新嘗試。然而,如果你拍攝好50張照片,收拾行裝回家然後發現有什麼問題,你就将一無所獲,這也完全抹消了數碼攝影帶給我們的好處。
重影——當你發現照片出現重影,已經為時已晚。想象一下,一艘船、一個人、一隻海鷗或者什麼其他東西從海上經過。在進行真正的長曝光攝影時,他們對畫面的侵入是微不足道的。這些人或物可能化作一道殘影,為畫面增趣,或者很容易就能移除。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尤其在較長時間的曝光下,你甚至都看不到他們。因為他們停留的時間不夠長,傳感器無法留下相應的記錄。
然而,在長曝光合成中,他們将導緻很大的問題!那隻海鷗将出現在每張照片的不同位置。因此,有50張照片,就有50隻不同的海鷗。接着你必須在後期中移除它們,一張一張地!
GND濾鏡和偏振鏡的效果無法被模仿——為長曝光合成拍攝了多張照片後,如果你想要平衡畫面的光比(天空/背景與前景),使用HDR或其他技術是很難做到的(應該說處理過于複雜,不值得為此勞心勞力)。事實上,HDR有效利用了曝光包圍,這是指以不同的曝光度拍攝多張照片再将它們合并。
而當我們要拍攝一系列照片來模拟ND濾鏡的作用時,再使用HDR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既然我們需要安裝GND濾鏡和偏振鏡,那麼在插槽中增加一片ND濾鏡又何嘗不可。使用支架和濾鏡(ND濾鏡、GND濾鏡和偏振鏡)是處理戶外光線的最完善、最實用的方法,也能夠在風景和建築攝影中取得最佳效果。
你将失去風光攝影領域的很多美好體驗——這或許是長曝光合成的最大缺陷。風光攝影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可以讓你在野外體驗拍攝的樂趣,沉浸在美麗的風景當中。最令人欣喜的始終是用相機捕捉到最棒的畫面。
總結:為什麼使用濾鏡效果更好
最終,ND濾鏡能夠比合成提供更好的長曝光效果。但這是為什麼?想像一下照片中的一個點(一個像素),以海面舉例。如果你使用ND濾鏡曝光1分鐘,這個點将随着海水的流動而移動,在傳感器上留下1分鐘的完整軌迹。
但是,如果我們合成ND濾鏡效果,我們将拍攝10張、20張、50張甚至100張照片,但這絕不會等同于連續曝光1分鐘的效果。根據拍攝的照片數量,我們想象中的那個點或像素将位于10個、20個、50個或者100個不同的位置。問題是,這50個點并不能連成一條連貫的線,而一條連貫的線,需要無限多個點才能夠組成。
上面的示例圖片簡單地解釋了ND濾鏡和軟件合成之間的區别。左圖有幾個點,每個點各來自每一張我們為合成ND濾鏡效果而拍攝的照片。但在右圖,由于ND濾鏡使我們的快門可以保持開啟狀态,所以點的移動在傳感器上留下了連續不斷的軌迹。雖然示例圖片将整個概念簡化了,但你在成片中看到的區别就是由此而來。
ND濾鏡是必不可少的,除非你可以在數分鐘的時間内拍攝成千上萬張的照片(而這仍然隻能達到一個近似值!)。
長曝光合成還值得嘗試嗎
如果你像大多數攝影師一樣,已經擁有Photoshop軟件,那麼長曝光合成或許值得一試,也能夠滿足你的好奇心。嘗試進行長曝光合成,這對于熟悉某些功能強大的軟件(例如Photoshop),無疑是一種有趣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親自測試和比較真實效果與合成效果之間的差異。在某些情況下,剛拍出來的照片或許還算令人滿意,但當你回到家裡,将所有照片上傳到Photoshop中,卻發現照片出現了問題,屬于這次拍攝的精彩時刻就再也無法重現了。
圖文/UK NiSi
編輯/Emil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