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會認為:做家務是女性的份内之事。然而,随着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女性在事業上的成功并不亞于男性,做家務已成為男女雙方都要做的事情。
事實上,男女共同承擔家務,不僅能讓家庭變得更和睦,而且能防病養生,現有多項研究表明,做家務有益健康,哪怕隻是堅持洗碗都有助于降低人類死亡風險。
做家務與健康有何關系?1、降低全因死亡率
SCI期刊《PLoS ONE》發表過内容指出,男性朋友做家務,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降低了一半。調查數據分析出,男性經常做重型家務勞動獲益最多,全因死亡風險和癌症死亡風險分别降低71%、52%。其中,重型家務勞動包括洗窗戶、拖地或維修家具以及擦地闆等。
2、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心髒協會雜志》也曾發表内容,洗碗等日常活動能降低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包括冠心病、中風等。研究團隊把63~90歲5416名女性納入其中,研究開始時無心髒病的美國女性的身體活動,發現跟每天生活運動不足2個小時的女性對比,每天生活運動達到4個小時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43%。
做不同家務,分别有哪些好處?1、洗衣服或做飯
做飯可對大腦産生良性刺激,因為需把菜切成絲狀、丁狀或片狀等,還需掌握炒菜的火候,掌握各種調料用量,記住調料先後順序,能讓手眼協調能力得到鍛煉,改善記憶力,使得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大大降低。
2、整理衣服
整理衣服時需不停的走動、折疊以及置放等,全身肌肉和關節得到舒展,能提高機體耐力,讓關節得到很好的鍛煉。
3、重型家務活
重型家務活動量比較大,能改善血管健康,幫助改善血脂和血壓的相關指數,降低胰島素抵抗,同時也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張力,緩解緊繃的神經,幫助消耗體内多餘熱量。
4、拖地和擦窗戶
掃地、拖地或擦窗戶等家務活需不停的走動,腰部和四肢都能得到鍛煉,提高腰部肌肉靈活性,改善其柔韌性。
5、打掃房間
打掃衛生時能刺激大腦中神經遞質,促進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愉悅激素分泌,有助于提高幸福感,減輕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的産生。
掌握哪些要點做家務不傷身?
1、男女分工
做家務,男女的分工也是有講究的。女性适合做輕度家務,如洗衣服、刷碗、扔垃圾或疊衣服等;男性應做繁重的家務,如洗車、擦窗戶或拖地等。
2、不能長期做同一個動作
日常做家務要注意,不宜長時間重複同一個動作又或是同一個姿勢,如經常彎腰洗衣服或擦地,易造成肌肉酸痛和勞損。
3、注意動作緩慢
做家務時不能突然起身,也不能快速扭動身體,以免閃腰。特别是中老年人坐着/蹲着做家務時,不能立即快速起身,以免使得頭部缺血缺氧,造成體位性低血壓,甚至跌倒骨折。改變體位時應注意動作緩慢,盡量扶着牆壁或凳子起身。
家醫君寄語不能把所有的家務攢在一天做,每天做家務的時間不能超過50分鐘。做完家務後适當的活動腰椎、頸椎以及手腕,避免過度勞累。掌握正确搬重物的方法,先讓身體蹲下且背部挺直,重物拿起後利用腿部力量站起。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