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的飲食文化,要從錫伯族的曆史說起。錫伯大餅、椒蒿炖魚、薩斯肯、花花菜……錫伯族所有的傳統美食都誕生在田間地頭和長達萬裡的西遷途中,這些美食既攜帶方便又保留了原汁原味。
如今,錫伯族人的飲食既保留了本民族的習慣,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精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今天聊的就是新疆味道 - 走近錫伯族美食。
﹀
錫伯大餅
這種餅用面粉、堿面和水制成,在鍋中烙出來,一般直徑在三四十厘米,厚度約一厘米,帶有烙制花紋的叫做“天”,另一面則是“地”。這種餅的吃法很講究,食用時必須“天”朝上、“地”朝下,掰成四塊,體現了錫伯族的天地觀念和民族習慣。
松軟化渣的大餅配上用韭菜、青椒、紅椒、胡蘿蔔、芹菜等做成的“哈吐渾雪克”這便是錫伯族人完美的一餐。
薩斯肯
薩斯肯是錫伯族人非常喜愛的一道菜,與我們的大雜燴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道菜是由牛肉、幹豆角、土豆、胡蘿蔔、白菜等多種菜品先炒後炖的一道特色菜。
看似簡單,絕非易事,一在食材,二在功夫,三在傳統。如果真的那麼容易“仿制”,那就不是錫伯族的曆史名菜了。
全羊宴
除了錫伯大餅,全羊席是錫伯族最具特色的肉類菜肴。全羊席的錫伯族語為“莫爾雪克”,意為“盛在碗裡的菜肴”。
2009年,全羊席作為傳統技藝類被列入新疆第二批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其中主要用料是羊的心、肝、肺、大腸、舌、血等,共12道菜,做法考究,風味獨特。
南瓜鍋貼
錫伯族與南瓜素有曆史淵源。文字記載中有烤南瓜、南瓜餃子、南瓜包子等,那種土法烤制的南瓜别具一格。
這種南瓜鍋貼從外形上來看,有點像灌湯包子、薄皮包子,其實它是在鍋裡油煎出來的鍋貼。咬一口,那濃濃的南瓜汁留于唇齒之間,爽滑而不油膩。
尼姆哈魚炖子
尼姆哈魚炖子可以說是錫伯族美食之最了。凡品嘗過尼姆哈魚炖子的人,都贊不絕口,認為其味美無窮。
制作時,先将鯉魚去鱗開膛,洗淨,切成小塊。一勺清油倒入鍋裡燒開,放入魚塊燒炒。魚塊炒至呈黃色,再加少許蔥末、辣面子、鹽和醬油、醋,翻炒幾次,然後倒入小半鍋水,放入香蒿煨炖,再加入切好的韭菜、調好的生面糊和少量味精,攪拌幾次,起鍋就可以美餐了。
錫伯族魚凍
錫伯族的魚凍是用鮮魚制成的類似羹狀的食品,營養和口味俱佳。大概做法是先把魚煎熟,然後放辣面子、花椒、味精、醋、醬油等作料,然後再勾上芡,開鍋後撒上韭菜末就起鍋。
辣罐
辣罐是錫伯族人獨特的菜肴。通常将肉餡剁好,選用長辣椒切成2厘米一段将辣筋取出,再将肉餡灌入,挂糊後用油炸成金黃色撈出裝盤上席。有的還要澆汁,吃起來香辣帶甜,開胃爽口,能刺激食欲。特别是用發面餅卷食,風味更佳。
錫伯燴丸子
錫伯燴丸子是錫伯族的傳統菜肴。從菜形上看,以牛肉為主料,配以粉條、木耳、油菜、辣子等。
在過去物質匮乏的年代,這道菜大多在喜慶的節日裡或婚宴上出現,家裡極少做。所以孩子們都盼望着快點過節,就可以吃上這道美味了。從口感上而言,這道菜的确很實惠,牛肉丸子是家常味,沒有澱粉。
錫伯燒辣子
新疆錫伯族的傳統菜肴“燒辣子”,也可戲稱之為“錫伯族的皮辣紅”。
這個燒辣子和新疆回民的涼拌手撕烤茄子有不同之處,先把辣子在竈台的爐灰裡烤制,火候一到,從爐灰中扒拉出,洗淨後用手撕開烤辣子,成條狀,然後配以皮牙子和西紅柿,再上其他佐料即可食用,是一道美味的開胃解膩爽口菜。
布爾哈雪克炖魚
想吃正宗的布爾哈雪克炖魚,要到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錫伯族漁夫在伊犁河上網魚,在河邊将魚去鱗、開膛、洗淨後,剁成塊,下鍋清炖,再加入鹽和幹辣椒。臨出鍋前加上布爾哈雪克嫩莖,慢火熬炖片刻,掀開鍋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野生的伊犁河魚加上布爾哈雪克讓人垂涎欲滴,嘗一塊魚肉,鮮嫩肥美,呷一口魚湯,回味綿長。
椒蒿炖魚
“做魚所用的椒蒿是錫伯族人十分喜愛的野菜,這種植物會散發出類似花椒的獨特香氣。
椒蒿的嫩莖可以吃,故錫伯族人常在春季采摘其嫩莖,焯過後,同韭菜等鮮菜一起涼拌食用。椒蒿具有開胃、健脾等功效。
【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并緻謝意!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贊,記得關注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