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很多人體内都是濕氣,隻是多與少。往往濕氣重的人,都會有這幾種特征,早上身體會感覺到犯困、四肢沉重乏力、不想起床感覺睡不夠等情況,自己怎麼判斷是否有濕氣呢?
自己判斷體内有沒有濕氣
1、看形體
中醫有說“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濕”。虛胖體型的人多有水濕,嚴重者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2、看狀态
濕氣明顯的人士常常感到身體特别困倦,懶得活動,頭重如裹,頭腦不清爽,關節沉重,渾身酸痛,這是濕氣黏滞、阻滞經絡的表現。此外,這些人士還常有胸悶的感覺,要長呼一口氣才舒服。
3、看胃口和食欲
濕氣重的人士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日常有隐隐的胸脘痞悶感,這種感覺就好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似的。這是典型的脾虛濕困表現。
4、看大便
體内濕氣重時,大便往往稀爛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質也很松軟,而且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沖走。人也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5、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但次數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熱或澀痛感。個别女性朋友還有白帶量多,這些都是濕氣重的表現。
6、看舌頭
判斷有無濕氣,最準确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濕證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邊有齒印,苔白膩。而濕熱證候的人士常是舌紅苔黃膩。
7、看耳朵、頭發
耳朵裡耳屎呈油狀易流出也提示濕熱證候明顯。此外,如果毛發容易油膩出油,面部皮膚油膩油亮或早晨眼皮腫,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發黃也常提示體内有濕氣。
體内有濕氣别急,教大家幾招祛濕好方法,這些方法是針對比較輕微的人或者預防患濕氣的人。要是濕氣很重的,建議去醫院。
Ⅰ、蒸汗
蒸汗是通過高溫發熱流汗,使體内的濕氣化作汗水從皮膚排出,這是時候皮膚的毛孔比平常的啊喲大,要注意不要着涼了,不然體内濕氣沒有除,反而受寒得不償失。
Ⅱ、拔罐
人要是拔罐後,刮出來的痧顔色越深,證明體内的濕氣越重,醫生恰恰是從這裡看人是否濕氣重,也可以分辨症狀,切忌八小時内不要洗澡!
Ⅲ、多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人排出體内濕毒,還可以緩解人的生活壓力,同時促進身體各個器官運作,提高身體代謝效率。
Ⅳ、食療
祛濕效果較好的食物就是咱熟知的薏米,在古代有名醫書《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所以薏米對祛濕能起到顯著的作用。
紅豆薏米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将薏米、紅豆等洗淨,紅豆、糙米、薏米要提前浸泡1小時。然後将所有材料盛入炖盅,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炖3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Ⅴ、姜湯
1、鹽醋姜湯
盛夏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别是老人容易複發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裡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幹,敷于患處,反複數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浸熱姜湯敷于四肢酸痛處。
2、紅糖姜湯
紅糖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裡,可改善體表循環,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隻适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後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介紹一種做法給大家參考:紅糖蔥姜湯
[原料]紅糖20克,老姜4片,蔥白3段,水适量。
[做法]
1、砂鍋内加入老姜和水,上火煮10分鐘。
2、加入紅糖、蔥白小火再煮5分鐘。
3、去掉姜蔥後服用。
總結:姜可以吃外還可泡腳,治療效果也是不錯的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