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有哪些養生功效?
1、除熱煩滿,安心
中醫認為烏梅性味酸溫,尤其是适合夏季吃的藥食兩用的食材,所以夏季有款經典飲品叫做“酸梅湯”,主料就是烏梅。《神農本草經》記載烏梅可以“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惡肉。”
2、利筋脈、去痰、治自汗
對于筋脈不适、有痰、嘔吐和自汗的人群,也适合服用烏梅。比如《名醫别錄》中記載烏梅可以“利筋脈,去痹。”《本草拾遺》中記載烏梅可以“去痰,止吐逆。”《本草求原》中記載烏梅能“治自汗,口燥咽幹。”
3、治骨蒸、消酒毒、助眠
《日華子本草》中記載烏梅能“治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骨蒸是一個中醫名詞,這裡的“骨”表示深層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裡透發而出,故稱為骨蒸。骨蒸是虛熱的一種,臨床常稱作“骨蒸潮熱”。骨蒸潮熱乃久病陰虛而緻,即感覺有熱感自骨内向外透發。
4、殺蟲解毒
《本草綱目》中記載烏梅能“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
烏梅有哪些使用禁忌?
1、不宜多吃,容易傷骨,發熱患者要忌食。《日華子本草》中記載烏梅:“多啖傷骨,蝕脾胃,令人發熱。”
2、《本草經疏》中提示:“不宜多食,齒痛及病當發散者鹹忌之。”
3、《藥品化義》中提示:“咳嗽初起,氣實喘促,胸膈痞悶,恐酸以束邪氣,戒之。”
4、《得配本草》中提示:“瘧痢初起者禁用。”
如何鑒别真假烏梅看這裡!
一些商家,為增加盈利,用杏幹冒充烏梅幹。如果将曬幹後的杏包上一層糖衣,在焖一段時間後,杏幹的賣相與正宗的烏梅幹沒太大差别。而這種杏幹的制作成本遠低于烏梅幹。
另外,為了增加收益,也有一小部分的商家會将烏梅幹放到糖水裡浸泡,再焖幹,如此一來,原本重1公斤的烏梅,分量能增到兩三公斤。
值得提醒的是,在購買烏梅幹時,消費者要查看烏梅幹的外形是否幹燥,果實是否厚實。正宗的烏梅幹煮後水裡的顔色呈黑色,口感偏酸,還帶一點淡淡的煙熏似的氣味。
(圖片來源于網絡,藥用請遵醫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