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十三篇,六千字左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缜密嚴謹,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被譽為“兵學聖典”。
作者孫武(約公元前545-前470),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縣)人。孫家本姓田,曾祖田無宇以勇武著稱,受到齊莊公寵信,官至大夫。祖父田書也官至大夫,齊景公賜姓孫,田書遂改名為孫書。父親孫憑在景公朝中為官,地位顯赫,權傾一時。孫武出生在這樣一個精通軍事的家庭,家人希望他繼承和發揚将門武業,給他取名“武”。
孫武8歲進正規學校接受系統教育,逐漸顯現出對軍事的愛好和特有的天賦。他遍覽《黃帝兵法》《太公兵法》《軍志》《軍政》《軍禮》,以及上自黃帝、夏、商、周,下到春秋早中期有關戰争的竹簡。齊景公二十二年(前526),19歲的孫武赴蒙山求學。兩年後漫遊天下,考察曆史古戰場。通過考察,孫武對春秋末期頻繁、激烈、多樣的戰争感受更為深刻,覺得有必要寫一部兵書,來指導和約束人們的戰争行為。
齊景公三十三年(前515),高昭聯合栾、鮑、田三家反對晏嬰為相。孫武也參與到這場“謀反”當中,結果以失敗告終。為避免遭到株連,他逃到了吳國,在這裡完成了兵書的寫作。歸納起來,這部兵書所講兵法的主要原則有:出兵前要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并制訂作戰計劃;制訂好作戰計劃後進行必要的戰争動員;攻城不必專用武力,而是要采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戰争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争的物質準備,也會有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等;在戰術上要采取分散集結、包圍迂回,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弱,以多勝少。
這年,阖闾奪取吳國王位,任用伍子胥做行人(相當于宰相)。伍子胥向吳王推薦了孫武,孫武帶着十三篇兵書去見吳王,吳王看了之後大為欣賞。孫武和伍子胥一起輔佐阖闾治理内政和軍事,并幫他制定了以破楚為首務,繼而南服越國,爾後進圖中原的争霸方略。
吳王阖闾三年(前512),吳軍攻克楚的屬國鐘吾國(今江蘇宿遷東北)、舒國(今安徽廬江縣西),準備接着進攻楚國,孫武認為“民勞,未可”,阖闾不能急于求成。伍子胥提出了“疲楚”戰略,反複襲擾楚國,卻不急于進攻。孫武得知楚國令尹子常生性貪婪,因索賄得不到滿足而拘留了蔡、唐兩國國君,緻使蔡、唐兩國對楚國萌生怨恨,就聯合蔡、唐,共同對付楚國。蔡、唐雖是小國,但居于楚的側背,為吳軍戰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條件。
公元前506年,吳國襲擾楚國已達六年之久,楚軍疲于奔命,攻楚的條件已經成熟。孫武協助阖闾制定了一條出乎楚國意料的進軍路線,他們從淮河逆流西上,然後在淮汭(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陸,再趁楚國北部邊境守備薄弱之際,從義陽三關直插漢水。吳軍的千裡奔襲取得奇效,占領了楚國都城郢,取得了争霸進程中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公元前496年,阖闾在與越國的攜李之戰中,被越國大夫靈姑浮揮戈斬斷了腳趾,傷重不治而死,夫差繼位。随着吳國霸業的蒸蒸日上,夫差漸漸自以為是,重用讒臣伯嚭,不再勵精圖治。由于伍子胥一再進谏,夫差大怒,逼其自盡。孫武意識到吳國已經無可救藥,于是悄然歸隐,息影深山。
戰國時期,天下大亂,戰争頻仍,時勢造就了“孫子熱”。衆多軍事家、政治家對孫武“十三篇”做了大量解釋、闡發、增益的工作,使兵書變得越來越龐雜、繁複,甚至不乏抵牾之處。到三國時代,曹操給兵書做了“瘦身”,他從《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選注十三篇,稱《孫子略解》。曹操注重文字訓解,他本人又是軍事家,更重實際運用,因此,《孫子略解》兼具理論性、實踐性,對後世産生重大影響。
◎本文摘自《中國名著誕生記》(山東畫報出版社),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