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分清左右的方法?昨天晚上陪弟弟看視頻,裡面有個遊戲題目是要區分上下和左右的這類題目在方位啟蒙中特别常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讓孩子分清左右的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昨天晚上陪弟弟看視頻,裡面有個遊戲題目是要區分上下和左右的。這類題目在方位啟蒙中特别常見。
生活中,有時候也會說到“左手、右手”,或者“左邊、右邊”,也許是生活中沒有時間上得緊迫感,所以每次也都能正确選擇。
昨天弟弟突然跟我說,自己常常分不清左右。其實這還好,因為畢竟弟弟三歲多,分不清楚也很正常,我心想,多多練習,多多熟悉也許就好了。
結果沒想到的是,(基本上是有點被雷劈了一下的趕腳),哥哥這時候突然說,他也分不清。
瓦特?明明平時都能弄對的呀?這怎麼回事?
細問之下,才知道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當我們沒有環境參照的時候,說起左右手,孩子基本沒有猶豫。可是他說,有一種情況,常常讓他很困擾:
當天轉身90度的時候,左右手所對應的方向,好像就發生了變化。
嗯?還有這個問題?
我之前真的沒有想過,這可能就是思維定勢吧。在我看來,左邊就是左手這邊啊,這有什麼好疑惑糾結的。
可是,孩子并不是縮小的成人。
他們的認知,他們學習的方式,也跟我們有所不同。他們就是會用很多我們想不到的方式,來跟世界say hello,所以,一定也會有很多我們沒發現、沒理解、沒注意的“死角”問題,不能通過成人的眼睛來發現。
接下來,針對哥哥的問題,我帶着他做了一些練習,來強化孩子空間方位的概念。
畢竟,如果這一關沒有過,可不僅僅是做題做不對的問題,以後還會有開車打錯燈、路癡等等一堆生活上的影響。看地圖啊,認路啊,凡是跟空間方位有關系的都不行。
所以别看是這麼小一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要好好對待的。
其實分清楚到底哪邊是左邊,重要就是兩方面:
一、以自己為中心
不論身體怎麼轉,使用自己的左手來标記左邊。
二、以别人為中心
以對方的左右手為标準,來描述左邊、右邊。
但是有個問題,這兩種方式,都是活動着的參照物。(這個概念,小孩子是不懂的,要6、7歲以上才能慢慢講。)
如果是怕描述方位不清楚,最好的辦法是按照東西南北來,不論身體如何轉,不論是你還是對方,東西南北都是不會動的。我們可以借助工具,來判斷方位,比如:指南針、路牌、路标、導航等等。
對于弟弟那樣的小朋友,4歲以下,我找了一本繪本——《左右》來幫助他更好的識别方位。
這本繪本呢,是讓孩子一邊玩,一邊動手,一邊來學習方位。
《左右》這本書,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會不會太簡單了,我想說的是,萬萬不要犯了跟我類似的錯誤,想當然覺得孩子都能知道。
而且你可以借助這本書來跟孩子進行很好的互動,比如:“左手找一找紅色的車。”
你可以聲情并茂地讀出來,然後問孩子說,“哪個是左手呀?”“用你的小左手來找出一輛紅色的車吧!”
要做到左手找到紅車,寶寶要知道哪隻手是左手,哪個是紅車,這個過程需要充分調動孩子的思考能力。幾次下來,對于提高寶寶的思維能力是非常有好處的。
左手、右手拍一拍,這個可以跟孩子一起邊做動作,邊感覺開心地體會手掌接觸的感覺,還可以引申成“你拍一,我拍一”的遊戲哦!
最後,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帶孩子去用左手、右手,不斷強化,不斷溝通,慢慢地孩子空間方位的模式就建立起來了,以後再慢慢增加位置的描述、立體圖形堆疊(小學數學題),逐漸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