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競争激烈、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節奏下,無形中會對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這不僅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更要及時調整心理狀态(平衡),以防止“耗竭綜合征”的發生,從而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問:心理健康的有哪些特征?
答:對個體心理健康歸納一下,一般會有以下五個共同的特征:
1、生活目标積極向上,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能自覺駕馭自己的生活,有幸福感。
2、有正确的自我意識,能把握自己的真實現狀和個人特點。
3、能給予愛,也能接受愛,情緒、生活等成熟健全。
4、個性結構完整,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對工作、對社會有高度的責任心,工作有成效,過有效率的生活。
5、人際關系積極穩妥,在人際交往中,能彼此謙讓;适應環境,有良好的社會适應能力。
問: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個人的人格、應付方式、生活事件與社會支持等,在心理健康中發揮重要的作用。1、人格:指一個人穩定的、持續的、獨特的、感知、體驗、思維、應付與行為方式,即個人全部心理過程特征之總和。
2、應付方式:指人們為了擺脫精神緊張而采用的恢複情緒穩定、達到心理平衡的一種心理機制,與本身固有的、無意識的防禦方式有關,常常大緻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種。
3、事件:Ausubel(1958)指出:“并不是說被感知到的現實是真正的現實,但感知到的現實卻是心理的現實。而正是心理的現實作為實際的變量影響人的行為和發展。”
4、社會支持:指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的依存關系。這種關系能使人應付短期挑戰和應激。即通過社會聯系而獲得的他人的支持。社會支持可分為客觀地支持和主觀的支持。客觀的支持:如物質、經濟的幫助;主觀的支持指個體體驗到的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的情緒體驗與滿意程度。
問:有促進心理健康的方法嗎?答:1、改變認知,(用語言擺脫自己的困境)。
2、改變自己的緊張情緒和身體(用深呼吸法)。
3、負性情緒抽離法。
4、開懷大笑是一種愉快的發洩方法,傾聽或彈奏輕松的音樂也是不錯的選擇,閱讀書報最簡單易行,還可使人感受到增加知識的樂趣,在僻靜處高聲喊叫或放聲大哭,也是一種方法。
5、一旦煩躁不安時,請眺望遠方, 看看天邊會有什麼奇特的景色,既然昨天和以往的日子能過得去,那麼今天和以後的日子也一定會安然度過,多念念“車到山前必有路”。
6、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在适當的時刻對某些人說“不”,學會拒絕,超然灑脫面對人生,淡泊名利,知足常樂。
7、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甚至也缺少絕對的公平公正,努力了盡力了就好,沒做好也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的錯。
總之,在非原則問題上不去計較,在細小問題上不去糾纏,以聰明的“糊塗”去應對。
上面介紹的這些促進心理健康的小方法,供大家了解學習并進行自我調适。如無緩解和改善,必要時一定要及時就診專業機構的精神心理科,尋求專業的幫助。
來源:沈陽市安甯醫院
審核:高德江、宋震
校對:王會秋、張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