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圈幾乎被類似于“1988年的中年女子”、“24歲已經是中年人”、“34歲老來得子”的言論刷爆。
翻了翻前因後果,這股熱潮的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五四青年節那天“聯合國”的一條微博——
“[嚴正聲明]聯合國對于“青年”的定義是年齡介于15歲與24歲之間的群體。祝大家節日快樂!”。
按照聯合國的說法,92年出生的寶寶都已經人到中年……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随着深入查閱資料發現,聯合國内部各機構對于青年的定義完全不同。
比如聯合國人居署的青年是15—32歲,聯合國非洲青年憲章是15-35歲,而世衛組織給出的青年是44歲以下群體。
對了,還有現代漢語詞典中,“青年”是指15/16-30歲。
所以,如果你恰好因為這些言論産生了恐慌,那這鍋必須聯合國背。
但不管如何,我還是就“中年危機”這個話題采訪了周圍出生于94—88年的朋友,畢竟在聯合國的定義裡,這是即将步入中年和已經步入中年的群體,但我關注的當然不是年齡,而是他們的生活狀态。
我畢業後有兩年當兵經驗,所以真正踏入社會是2015年下半年,也就是24才踏入社會,所以我的危機來的會晚一點。
我現在唯一心裡有點壓力的就是工作,有點在青年和中年的縫隙裡左右掙紮的感覺,比如說關于結婚,自我感覺自己還小,還可以再自由兩年,但是一想到馬上27歲,又覺得并不是可以随意的年齡了。
但是我經常自我催眠,忽略現實,其實讓我能這樣自我催眠的“罪魁禍首”是我家庭,太不給我壓力了,所以我就感覺有人給我撐腰一樣,對現實的恐懼會少了很多很多。
可是人就是這麼難搞,心裡想着不要有壓力要随心所欲,可是當家人真放任你随心所欲,自己反而覺得自己不應該了。
“中年危機”還好耶,因為我都不太提自己的年齡,身邊一堆98、97、99的同學,所以我也感覺自己就這麼大。
但是有時候晚上會想“卧槽 我都特麼要到30了,啥都沒有呢,還在上學,男票都沒有”。
前兩天我在健身房還聽見兩個小姑娘說“那個男的找了一個92年的女朋友 ,好老啊”,我的内心就是“去尼瑪的”……
但是好吧,其實還是有中年危機的,當你身邊充斥着一堆不到20歲的小朋友的時候,而且現在的小朋友們啊,都很會打扮,身材好,整天買買買、玩玩玩、喝喝喝、整整整……感覺他們就不太有壓力了。
我是從高二開始,突然決定學藝術,從很差的基礎開始跟學了十幾年的藝術生趕到一個起跑線上,就是因為我特别想在北京上大學,所以整個高三基本都是在畫室度過的。
18歲生日那天,是我頭一次對年齡有了很深的危機感,因為覺得從那一天起,就要對自己做過的選擇負責任了。
然後就是24歲那年,本命年我從芭莎辭職,當時覺得,人生還是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不能局限于自己擅長的事情裡。
到現在26歲,創業一年了,每分每秒都覺得自己是在緊趕慢趕往前跑。
我感覺30歲自己必須要成功了,但是這個成功不是有錢也不是有名,是能把自己想做的這個事情,盡可能地做到最好,也能和我的合夥人帶着團隊,一起進步。
20歲的時候,你總覺得30歲是很遙遠的事,但是一到30歲,很多适用于20歲的優勢就沒有了。20 可以迷茫,但是30就應該樹立一個沉穩的形象了。
但要嚴格說來,其實我也不是對年齡恐慌,是想更高效率地利用年齡和時間,創造出價值,這份恐慌源于内在。外在對女性年齡的框條,我倒不是很在乎。
我一直都有危機感,但不覺得這是什麼中年危機。
非要說中年,那我也30歲了,也沒問題。
就是常人會遇到的,在北京買不起房啊,搖不到号啊,工資多高都覺得不夠花啊,父母要退休了,而自己能陪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之類的,還有就是越來越跟不上年輕人的腳步了……也沒什麼中年的特點。
中年可能隻是個讓大家可以更容易理解的概念,其實就是到了什麼年齡就應該考慮什麼樣的問題,有多大屁股就要考慮做多大的褲衩。
24歲中年危機,這個說法在大城市沒什麼問題,因為24歲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是從學校進入社會一兩年左右吧,而這個時候又要面臨組織家庭的問題。
另外,學校是一個社會階層不是特别明顯的地方,更多是以天賦和努力來衡量人,但到了社會裡就不一樣了,與生俱來的部分開始慢慢體現,社會階層固化明顯,等級差别特别大,20-30歲可能是最容易被時代拉開差距的時候。
除此之外要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從多養一到一養多,高稅負,社會生态環境變差,機會變少。又因為自己見識了很多高山,而眼高手低,追不上時代就開始務虛,素質教育讓人缺乏生存的技能。
橘子君獨家福利!關注橘子娛樂 微 信 公 衆 号 :(juziyule),發送“橘子福利”,免費赢取《金剛狼3》電影票! 快關注起來吧!
所以我覺得在現在的中國,特别是大城市,這種說法沒什麼問題。
國外沒研究,但在我老家那樣的小城市裡,這個标準肯定是不合适的,信息越開放,人壓力越大。
但是聯合國發這些真是跟營銷号沒什麼區别了,一個20多歲的人面對什麼樣的問題自己應該是最清楚才對。
通過别人發布的這種信息,來為自己找依靠,感覺上更能說明現代人精神空虛,要是年輕人都信這個,可見現在對信息的分揀能力有多弱。
之前看過一句話,大意是說“随着我年紀漸長,慢慢開始喜歡起喇叭褲、蛤蟆鏡以及一些媽媽的舊衣服,他們說我這是複古,但我覺得,複古就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去接受一些既定的事實”,朝九晚五,一日三餐,生活漸漸演變成那個段子“走過最長的路是上班的道路”。
覺得我熱愛工作?哪兒有!不過是不敢停止工作,特害怕被世界冷眼相待。内心有一萬個理由告訴自己并不适合目前的崗位,但不再敢輕易辭職,害怕找不到更好的,畢竟比我年輕的一大把,甚至昨天還在想,我的公司會不會哪天也像華為一樣采取年齡淘汰制,如果真趕上了,那我該怎麼辦?
超害怕生病,身體稍微有點不适就會胡思亂想,畢竟沒了年輕的本錢,每天吸霾,真的特害怕哪天身體垮掉讓爸媽擔心,說到底是不再敢生病,畢竟我是中年人,那我爸媽不都是老年人了 ,不能欺負老人啊。
還有,追星的時候,我已經不屬于“迷妹”這個群體了,照娛樂圈現在這個生長态勢,像我這樣的,那得算大多數愛豆的阿姨粉。不過,阿姨粉并不是最紮心的...最尴尬的是,各種資訊app發來的推送,裡面的明星我特麼都不認識啊…深深感覺被娛樂圈所抛棄。
我覺得,中年就是這樣一段時期,你前1/3人生得到的東西經過養成轉化為你本體的組成部分,舍不得抛棄,又不敢推倒重來,所以就在這個基礎上叠代升級吧。中年人,大概就是在不斷權衡夢想和現實的一個群體吧。
最後一句,聯合國說,1992年出生的人現已步入中年,劃重點,1992年出生的人,強勢邏輯植入,隻有92年的人是中年人!而我,并不是該年生人,所以結論是,我還沒到中年呢。
不會被逼婚啦,哪有這麼誇張?台灣很少逼婚欸,年齡到35歲快40才會,年輕很少。但是工作壓力還是有的,台灣工作并不好,大家都在考公務人員。大家都希望你穩定,錢又多,而且台灣女生很多是看你經濟,就像我就在考公務員。
去年年底的時候遭遇了很嚴重的“中年危機”,那是我遇到的人生第一個很麻煩的瓶頸期,一個是當時工作上的壓力很大,然後是年齡上有威脅,加上你身邊确實有些發展很快,也很明确自己未來規劃的人。
當時就是感覺工作不順,壓力過大,期望過高,找不到興趣愛好,想不清楚未來……每個晚上都睡不着,失眠的太厲害,真的超級迷茫,不知道未來我該有個怎樣明确清晰的規劃,并且手頭上的工作對于未來來講又會有怎樣的神助攻?我自己的路該怎麼走,尤其是随着年齡的增長。
我還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抑郁, 然後瘋狂的買買買,然後就不僅遇到年齡焦慮的問題,還遇到窮的問題了。
我的“中年危機”是:今年過年的時候,我父母就問我,你跑那麼遠,那以後我們老了怎麼辦?
那我想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在父母還可以獨立生活然後也不是那麼急需自己在身邊的時候,再充充電提升自己,那麼等到以後他們需要我的時候,我可能會更有經濟或者說更有時間來陪伴他們。
這算是對中年危機的一個提早規劃,就是現在我出來上學是為了以後更好的陪在他們身邊。
但是我覺得我對年齡危機的感同并不是那麼深切,年齡其實有時候對我來說更多的還隻是數字。
我理解的中年危機其實就是在我們人生當中一個重要的階段,來處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的生活,以及自己孩子的這種關系,那我覺得如果說自己想好過哪一種生活,然後在處理好父母的贍養和孩子的撫養之後,那就去過這樣的生活,那相對的其他社會壓力和觀點,就都不是很大的壓力了,隻是需要一步一步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實現就好。
我自認為離中年還有十萬八千裡呢……
我是女孩,而且有個哥哥,可能更多的壓力還是他來承擔了。
最關鍵的是我在這些年跟父母博弈中感覺到,在他們心裡,與其說他們在意我的年齡,不如說他們在意我在獨立之後,沒有家庭的庇佑之後,過的好不好。
比如說,在過年回家的時候,我可能更多的會表現出,我在更加成熟的同時會很開心,還偶爾表現出小時候在他們面前時的天真,他們會覺得在北京生活的壓力,并沒有給我帶來什麼,我完全應付的來。
他們在我身上完全感受不到年齡的危機感,也就沒有那種強調什麼年齡必須做什麼事的意識了。
所以對于我來講,如果我30多歲依然保持這個狀态,然後35歲開始結婚,40歲家庭穩定,開始面臨各個方面的壓力的時候,才算是我個人的中年危機。
所以說我現在完全沒有年齡的危機,隻不過希望在每一年過去之後,希望看到自己身上更大的進步,如果沒有,我可能會很惆怅,怎麼又浪費了一年。
中年危機是個社會性名詞,這個名字在運用的同時應該更多的包含了社會、家庭、事業的生存環境因素。聯合國的年齡界定和咱們普遍意義上的社會角色扮演沒有那麼相符,不結合社會因素的話,即使界定為中年,也是談不上中年危機的。
另外,我真沒覺得單純的年輕,就是青少年有什麼特别值得羨慕的。
因為我也經曆過,而且我覺得大部分人的青年時期沒有太大的區别:迷茫、學習、找尋,隻不過特别牛逼的小孩會讓人覺得可能壓力大一些,不過要敢于承認比自己牛逼的人多得多,而且以後等到更大的年齡,還見到比自己牛逼又小的人更普遍,這種事情要習慣啊,不然怎麼活。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和橘子君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