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海沿線廣袤的灘塗上,生長着一種叫泥螺的帶殼軟體動物,其味鮮美,但卻又有不少朋友表示吃過一個就不想再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甯波地區最好的泥螺在慈溪龍山,野生龍山泥螺以春季桃花盛開時所産的質量最佳,此時泥螺剛剛長發,體内無泥,且無菌,味道也特别鮮美。中秋時節所産的“桂花泥螺”,雖然比不上農曆三月時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豐,極其鮮美。
在甯波,雖然也有很多鮮吃泥螺的做法,蔥油、做湯、炒茄子……都非常不錯,但是要說泥螺這種美食的最正确打開方式,那非酒醉黃泥螺莫屬。
醉泥螺的加工過程比較繁瑣,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着做做,需要時間的醞釀哦!1、首先是選料。
選體大殼薄、腹足肥厚、體内無沙、足紅口黃、滿腹藏肉、無破殼的黃泥螺為加工原料。
2、然後用鹽浸。
将選好的泥螺放入桶中,加20%的鹽水迅速攪拌均勻,直至産生泡沫為止。然後,靜置3小時--4小時。接着将鹽水浸泡過的泥螺撈起,攤放在篩上,用清水沖洗幹淨,并稍幹燥。
3、腌制。
沖洗幹淨後就可以腌制了,把洗淨的泥螺再放入桶中,加入鹽水,攪拌均勻。第二天,蓋上竹簾,壓上石頭,不使泥螺從鹽水中浮起。腌制時間約半個月左右。
4、制鹵。
将腌制泥螺的鹽水倒入鍋中,加适量白糖、茴香、桂皮、姜片等,煮沸10分鐘,經冷卻、過濾,即為鹵汁。把鹵汁倒入腌漬好的泥螺中并加入泥螺重量5%的黃酒。最後經密封存放10天,美味可口的醉螺就大功告成了。
外地的朋友對泥螺印象不佳,很大原因是不會吃。醉泥螺雖然味道鮮美,但要想品嘗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會吃。吃時需要牙齒、舌頭和筷子相互配合才能吃得起來,先用筷子夾住螺頭,然後用牙齒咬住螺頭,用舌頭往裡吸,筷子往外擠拉,泥沙盡入螺殼中。
怎麼樣?你嘗試過這種特殊的美味嗎?你的家鄉有什麼特色的美食呢?歡迎留言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