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部分體檢機構亂象調查

部分體檢機構亂象調查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26 00:49:01

部分體檢機構亂象調查?來源:法制日報體檢機構被曝誘導消費做假體檢 行業監管力度小處罰流于形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部分體檢機構亂象調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部分體檢機構亂象調查(誘導消費做假體檢)1

部分體檢機構亂象調查

來源:法制日報

體檢機構被曝誘導消費做假體檢 行業監管力度小處罰流于形式

治理體檢機構頑疾需下哪些猛藥

這兩天,體檢行業正處在風口浪尖。

近日,國内某體檢機構CEO張黎剛在公開場合曝光了體檢行業亂象,稱一些體檢中心提供的是“假體檢”,甚至出現“假醫生”,“有的同行‘用護士假冒醫生做超聲檢查’,抽了血做都不做,然後把血倒掉就出結果”。

此話一出,一片嘩然。

近日,有媒體調查體檢市場時發現,各種體檢套餐項目令人眼花缭亂,價格從100元到上萬元不等,有的甚至高達6萬餘元。而在體檢過程中,不少市民都遭遇了“臨時加項”誘導消費的情況。

随着健康理念不斷深入,人們對體檢越來越重視,商業體檢機構數量也不斷增加。然而,目前商業體檢機構良莠不齊,存在許多問題。對此,《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體檢行業處于不規範狀态

今年8月,媒體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0.4%的受訪者去商業體檢機構做過體檢。工作人員不專業和體檢項目過多過雜被認為是商業體檢機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67.7%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對體檢行業的監管力度。

兩年多前,就曾有媒體發過一篇題為《媒體曝光北京體檢行業亂象:最貴套餐近4萬元》的報道。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體檢行業亂象“濤聲依舊”,而且在消費者看來,“宰你沒商量”反而變着法兒升級了。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琴希(化名)近幾年一直在單位安排的商業體檢機構做體檢,今年她想讓父母也做一次體檢。

“我查了幾家體檢機構的介紹,體檢項目很多,有針對老年人的夕陽紅套餐,也有針對職場人士的,還有根據性别區分的套餐。”琴希說。

在浙江省杭州市某企業工作的肖炳(化名)告訴記者,他每次去商業機構體檢選擇的都是一般的體檢套餐,“身高體重、心電圖、抽血,每年都是這些基本項目。我看到有其他的套餐,但不知道自己需要查什麼,如果能有體檢前的評估,再有針對性檢查就更好了”。

在某國企天津分公司工作的朱亞去年錯過了單位組織的體檢,今年年初,他在一家體檢機構做了一個常規體檢,結果檢測血常規時發現有異常數據。“拿到體檢結果後,我詢問體檢中心的工作人員,問這個數據異常是什麼意思,他們隻是讓我再去三甲醫院做肝髒檢查,并沒有告訴我導緻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感覺不夠專業,而且一些咨詢建議不是很到位”。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琴希發現一些體檢機構打出了“基因檢測”等廣告語,讓人感覺非常高級專業,“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營銷搞出來的噱頭”。

幾年前,有人曾以調侃的語氣總結:“體檢必有病,而且病得很重。”

在北京市民王曉飛看來,這話雖說得過于籠統、刻薄了一點,不過也掐住了某些商業體檢機構的“七寸”,戳穿了它們的“生财之道”。

“就拿女性婦科檢查來說,近年來各種科普都在強調宮頸糜爛不是病,隻要常規檢測沒有發現炎症,就不需要特别治療。可是,這兩年隻要是去所謂的體檢機構檢查,都被體檢醫生反複強調宮頸糜爛是病,要治療。”王曉飛說,治療則是好幾大盒的藥物,“我問了賣藥的,一共要四五百元”。

“我們通過媒體報道可以發現,體檢行業确實存在很多問題,某些體檢機構組成的合理性、使用試劑的程序方法以及實際效果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都表明體檢行業現在處于一種非常不規範的狀态,以後确實應當繼續規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衛生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解志勇對記者說,目前體檢機構存在的問題有很多,比如體檢機構的人員是否全部具有專業資質、他們的工作流程是否都能按照統一的醫療标準來執行等,這些方面都受到普遍質疑。

法規滞後監管不力處罰過輕

“底線其實已經很低了”。

在采訪中,不少受訪者向記者表達了上述觀點——諸如額外收費、套餐名目繁多、價格高等問題,都可以忍受,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業内人士曝出的所謂“抽了血倒掉”的假體檢。

“這是會出人命的。騙點錢我都能忍,但明明有問題但沒有檢查出來,這就太可怕了。”王曉飛的觀點很有代表性——這已經觸碰了人性的底線。

“假體檢”讓人瞎耽誤功夫、浪費感情倒在其次,關鍵是體檢行業亂象在多大程度上耽誤了病情的診斷。

盡管張黎剛在爆料中将自家公司排除在“批評名單”之外,自稱“過去十幾年當中堅守做真體檢”,但是,“假體檢”波及的是整個行業。在這場危機之中,沒有哪家機構能獨善其身。行業信譽的修複需要所有體檢機構共同努力。

公衆之所以願意“采信”張黎剛的說法,除了他本身就是“局中人”,與一般的批評者相比更加可信之外,也與親身體驗有關。

在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鄭雪倩看來,如果有明确的證據證明确實有體檢機構存在此類行為,那這種體檢機構不僅違反了職業道德,也違反了診療規範和相關法律規定,是一種違法行為。

如果真的存在諸如“假體檢”等問題,該如何處罰?鄭雪倩告訴記者,國家實際上已經出台過相關規定,最嚴重的可以吊銷其營業執照,“但有的違法行為還未達到吊銷執照的程度,隻進行罰款,給人感覺就比較輕”。

近年來,不少地方的體檢市場一再被拖到聚光燈下,但卓見成效的“整頓”報道似乎不多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不少民衆認為,法律規章沒有保持懲戒的剛性,是造成眼下這一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

解志勇對記者說,目前如果僅從健康體檢管理的暫行規定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來看,對于違規行為的處罰确實比較輕。目前體檢行業有三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法律相關規定滞後于現實發展;二是監管部門監管不力;三是監管處罰措施過輕,流于形式。

“核心原因是管理部門重視不夠、監管不力。目前,我國健康體檢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期,如果加以嚴格規範能夠得到很好發展的話,可以減少很多重病的産生,相應可以減少在醫療方面不必要的投入和花費。”解志勇說,目前對體檢機構業務監管的法律規範是有的,但是其有效性、規範性還不夠,所以才導緻了目前亂象叢生的局面。

社會治理模式需盡快轉變

體檢機構怎麼管、到底由誰來管?在采訪中,這是受訪民衆提出最多的問題。

對此,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嶽的回答是,主要是體檢機構太多,執法成本太高。隻通過行政機關監督執法,已經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需要,應當盡快轉變社會治理模式。

解志勇直言,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不力,已經成為一個實際問題。體檢行業諸多問題暴露已久,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也已過時,種種迹象表明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規則制定、規則執行以及具體監管措施的施行上,做的還不到位。

的确,在體檢市場發展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問題被曝光後一再被束之高閣,“治理亂象”僅僅流于運動式“整頓”。

有業内人士認為,由此造成的“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惡性循環,未來隻會給社會與民衆帶來更大的麻煩。對于體檢行業來說,該下猛藥了。

解志勇認為,想改變現狀,就要盡快進行立法,把目前的相關規定升格為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或者寫進法律中。“目前健康體檢應用的市場越來越廣泛,人們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健康體檢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行業并且是确保人民健康的一個有效舉措,所以應該把相應規定轉型升級,讓相關法律規定更加符合實際,确保健康體檢工作能夠做得更紮實”。

在鄭雪倩看來,對于體檢機構的監管,最重要的還是要靠企業機構自律。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具有法律意識,恪守職業道德規範。“在監管上,應當采用計算機聯網的模式,建立起一套監管制度,定期對相關機構日常業務進行抽查檢查,一旦發現違法行為要對相關機構嚴肅處理、嚴厲處罰,對企業負責人也要作出幾年内不能從事相關行業的處罰”。

“其實早就存在相關法律法規,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到實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當加強建立誠信體系進行自我約束而不是光靠外力監督。企業機構自身要有法律意識,不能造假和違法;相關管理部門要通過加大處罰力度、吊銷營業執照等方法進行監管。”鄭雪倩說,在體檢機構的成立審批時,要設立一定的準入門檻,要做好質量監控,有能力、講誠信、負責任的機構才可以批準成立。更重要的是提醒大衆,在需要做體檢時不能貪圖便宜,要選擇有規模有誠信正規的體檢機構,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對此,王嶽也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僅僅靠相關部門的監督還不能達到一種社會共治的理念。“換句話說,體檢行業應該通過行業内部互相監督,通過行業自治組織的監督、建立體檢患者的保護體系等方式實現社會共治,這都是今後應該抓緊做的”。

關于行業自治,王嶽的意見是,由于我國醫療行業的理念比較落後,應該借鑒互聯網的一些做法。規範行業發展,一方面主管部門應該加大監管、處罰力度;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放權,允許行業組織發揮自律的作用和能力,讓優秀的體檢機構對行業進行管理。

“可以建立内部舉報人制度。相關部門更習慣用處罰代替獎勵來規範行業發展,實際可以通過給内部舉報人重獎的方式,鼓勵從業人員發揮内部監督的作用,從而規範經營者的行為。”王嶽說。(記者 趙麗 實習生 李文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