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寶是一個話痨,每天都能說很多話:
“媽媽,你看我今天漂亮嗎?”
“媽媽,我想讓你永遠都陪着我,你永遠都不要上班,好不好?”
“爸爸去哪了?爸爸是上班去了還是出去玩了?爸爸很快就會回來的吧?”
......
安寶每天都能說出新的詞彙和語句,每天都給我驚喜。
朋友們都誇安寶“特會說話、語言特别豐富”,同時他們也會抱怨:“為什麼我家寶寶總是不說話呢?大多數時候都不出聲,想要什麼,就用手指着‘啊、呀、咿’的,唉,愁死我了!”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隻要沒有生理上的缺陷,孩子就都會說話。
近幾年,孩子說話晚的現象越來越多,其實這與家長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語言環境非常重要我們衆所周知,學習語言的時候,“語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遲遲不開口說話的寶寶的家庭,大多存在着以下兩種問題:
1、沒有語言環境
現代人都離不開手機,甚至有很多人的生活是被手機所“支配”的。爸爸媽媽要麼一天到晚抱着手機不撒手,要麼下班回家後就一直抱着手機,沉迷手機中,根本不與家人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整個家裡靜悄悄,沒人說話,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想開口說話,都沒人教說話、也找不到人對話,又怎麼能學得會說話呢?
有專家表示:近年來,這樣的孩子已經越來越多,基本達到了7%-8%的比率。
2、多語言環境
相比于第一種沒有語言環境的家庭,“多語言環境”也是不利于孩子學習說話的障礙。現在的父母都很注重對孩子說“普通話”,但是夫妻之間的聊天,卻用家鄉方言;有些爺爺奶奶帶孩子,老人和孩子對話時的普通話說不标準、帶着很濃的地方口音,正常大人間的聊天,更是直接使用方言土語。
這種“多語言環境”導緻的結果就是孩子“懵圈”,在這種環境裡,讓孩子來學習說話,真的“太難了”!
本篇文章的開頭部分,我的朋友就說中了一個問題:寶寶想要什麼,就用手指指,咿咿呀呀幾聲,爸爸媽媽就能秒懂孩子的需求、幫孩子達成目标。
既然咿咿呀呀的發音,能代替說話,那寶寶何須費勁學習說話呢?
家長的耐心最重要沒有人生來就會說話、也沒有孩子一遍就能學會說話。很多父母教孩子說話的時候特别沒有耐心:“笨的像頭豬,教了這麼多遍,都學不會!”你的一句打擊,有可能讓孩子徹底失去學習說話的興趣。
不光是學習語言,孩子在成長中學習任何知識的時候,家長的耐心和鼓勵,都是寶寶學習的最大動力。
讓寶寶開口說話并不難,隻需要我們家長從自我身上找一點原因,寶寶很快就能“妙語連珠”。
孩子成長、我不缺席,關注我,安寶媽和你一起陪伴孩子共同進步!#我的育兒日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