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3 04:15:34
脾虛對人的健康有很大影響,不僅會造成腹脹、腹瀉等常見疾病,還會加快人的衰老。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脾虛?如果脾虛要如何調理呢?

01 怎麼判斷是不是脾胃虛弱?

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若因先天或後天的各種因素導緻脾胃虛弱,則其運化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乏源。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脾胃虛弱飲食有講究)1

脾虛的人,可以通過3個方面來自我判斷:一看形體,二看五官,三看症狀。

■ 一看形體

有的過于消瘦,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有的很胖,看似體格龐大,其實虛浮,一點都不結實;還有的說話有氣無力,精神不振,未老先衰。

■ 二看五官

臉色: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

流口水:《黃帝内經》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經常流口水,尤其是睡覺時。

口唇:一般來說,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紅潤、幹濕适度、潤滑有光。如果一個人嘴唇色淡無華,幹燥、脫皮,那就是脾虛了。

鼻尖:鼻尖色白枯槁,是脾胃虛衰,胃氣不能上榮之候。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脾胃虛弱飲食有講究)2

■ 三看症狀

沒胃口:食欲下降、吃飯不香。

早飽:稍吃一點東西就腹部飽脹。

大便稀爛:稍吃生冷寒涼油膩就會發作。

便秘:即使沒有大便幹結也會排便無力不暢。

睡眠不好:入睡困難、早醒、多夢等。

如果以上症狀你有大部分都符合,結合舌淡胖邊有齒印,苔白,脈弱無力,你可能就是有脾虛。不妨試試從日常生活及飲食調理。

02 脾胃虛弱,哪些食物要少吃?

第一,忌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咖啡、濃茶、酒等。這類食物可破壞黏膜屏障,刺激消化道黏膜或潰瘍面,加重原有症狀。我們常說不能空腹喝咖啡、茶、酒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些都會刺激胃酸過多分泌,攻擊黏膜屏障。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脾胃虛弱飲食有講究)3

第二,忌生冷之品,如冰凍雪糕和飲料,以及雪梨、火龍果等寒性水果。這類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加重體内寒濕,導緻疾病纏綿難愈。

第三,忌堅硬粗糙、油膩韌性、難消化之品,如花生、竹筍、糯米制品、煎炸食物等。這類食物可使胃黏膜受到摩擦,加重胃黏膜負擔及損傷。

03 脾胃虛弱,吃哪些食物調養?

養成規律的生活飲食習慣、保持心情平和對于脾胃虛弱者至關重要。以下食材具有良好的健脾作用,在平時煲湯煲粥或者做菜時搭配食用都是很好的選擇。

(一)山藥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脾胃虛弱飲食有講究)4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作用。民間有“白色山藥勝人參”的美譽。《神農本草經》言其能“補虛羸,補中益氣力,長肌肉”。麸炒山藥補脾健胃,常用于脾虛食少,洩瀉便溏。

■ 健脾養胃

山藥能滋補脾陰,以達到健脾養胃的效果。正如張錫純所說:“(山藥)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可以治療一切陰分虧虛之證”。對于日常食欲不振、身型瘦削、皮膚發熱、手足心熱、嘴唇幹燥的人群,就非常适合用山藥進行補虛健脾。

正所謂瘦人多火,瘦弱之人多夾陰虛内熱,秋冬進補不妨多吃山藥。《本草求真》:“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然氣雖溫而卻平,為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

■ 生津益肺

山藥能補肺氣,益肺陰,不寒不熱,補而不滞,滋而不膩。山藥富含皂甙、黏液質,這兩種成分都有滋潤功效,非常适合肺陰虛損者食用,健康人群日常保健食用更能起到生津益肺的功效。

■ 補腎澀精

很多人都知道山藥具有很好的補腎功效,《本草經讀》中說:“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因此,山藥對于一些夜尿繁多、尿頻、男子遺精等症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二)小米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脾胃虛弱飲食有講究)5

小米性味甘鹹,微寒,入腎、脾、胃經,具有和中健脾除熱,益腎氣補虛損,利尿消腫的作用。《本草綱目》中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民間亦多有“小米養胃”的說法。

用小米制作成的鍋巴,性味甘平、功能補氣健脾,消積止瀉。用小米糠制成的小米糠油又有祛風、殺蟲、止癢、收斂的功效。

但小米性寒,屬于寒證的患者需要搭配紅棗、生姜、紅糖反佐。

(三)薏米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脾胃虛弱飲食有講究)6

薏米味甘淡性涼,入脾、胃、肺經,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功效。

生薏苡仁偏寒涼,長于利水滲濕,清熱排膿,除痹止痛。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肺癰,腸癰,風濕痹痛,筋脈攣急及濕溫病在氣分。而炒薏苡仁、麸炒薏苡仁,經過炒制後寒涼之性偏于平和,長于健脾止瀉,可用于脾虛洩瀉,納少腹脹。

炒薏苡仁的制法是取洗淨的薏苡仁,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黃色,略鼓起,表面有突起,取出。麸炒薏苡仁是先将鍋燒熱,撒入麥麸即刻煙起,再投入薏苡仁迅速拌炒至黃色,微鼓起,取出,篩去麥麸即得。

嶺南多濕,健脾兼能利濕的薏苡仁非常适合嶺南地區的人食用。

(四)牛肉

小暑期間,天氣更加悶熱,西瓜、冷飲、冷氣自然是消暑利器,可吃多了寒涼之品,也會傷脾胃。若空調溫度過低,體質屬氣虛、陽虛者,則容易感受寒邪,怕風流涕,頭疼頸痛。宜溫經解表,和中散寒。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羅頌平教授給大家介紹一個客家地區的“牛兜”。客家“兜湯”,就是端在手上喝的肉湯。“牛兜”即姜蓉牛肉羹。

姜蓉牛肉羹

脾胃虛寒的人吃什麼健脾養胃呢(脾胃虛弱飲食有講究)7

材料:新鮮黃牛肉200克,生姜50克,新鮮紫蘇葉3片,香菜(芫荽)和小蔥各兩棵,紅薯粉(芡粉)适量。

做法:

先把牛肉洗淨,橫紋切丁,置碗中,加少許涼水,再加芡粉,用手把芡粉與牛肉丁充分拌勻,用保鮮膜蓋好,放冰箱冷藏半小時,再拿出來,加少許水和香油,用力抓牛肉15-20分鐘,讓芡粉充分滲入牛肉裡。

把生姜去皮、洗淨,切片,放料理機裡打成姜蓉。

紫蘇葉洗淨,切細絲。香菜洗淨,切段。小蔥洗淨,切蔥花。

在湯鍋裡,加水6碗,大火煮沸,加姜蓉,繼續大火煮,保持沸騰,将充分抓好的牛肉丁撕開,放入沸湯中,再煮開即加上紫蘇葉、香菜和蔥花,加鹽、香油調味,便可把牛肉羹上碗,趁熱飲湯吃肉。

功效:生姜,性溫,味辛,健胃助陽,并有祛痰止咳,和胃止嘔之效,可以改善食欲,促進胃腸功能。黃牛肉,性溫,味甘,擅長補氣,溫補脾胃,強壯筋骨,與黃芪同功。紫蘇、蔥白、芫荽皆為辛溫解表藥,并有溫胃和中之功。

中醫主張“春夏養陽”,尤其要照顧好脾胃。不可貪涼取冷,損傷陽氣。■

【來源:本文内容綜合自廣東省中醫院、羅頌平教授工作室、養生正道微信公衆号,醫學指導:羅頌平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張北平 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