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究竟能有多巧妙呢?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一提其中的代表——對聯。
對聯又稱作對子,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一種,其因為對仗工整,内容相互映襯,并且能通過短短幾個字表達出一種很完整的意趣,而頗受古代的文人墨客們歡迎。
從古到今,關于對聯流傳下來許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既包括文學大家巧妙地更改對聯,讓對聯的意思完全改變,也包括上下聯完全一緻,卻能夠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意思。
可以說,正是因為文人們妙筆生花,才賦予了對聯如此多的内涵。
那麼,這些文人們是如何創作出這些有趣的對聯呢?他們又将對聯做何用處了呢?
01 對聯的美妙之處對聯極為複雜,其往往能夠展現出文人們的文學功底,所以很多文人們都将對對子當作一種興緻,熱衷于在各種場合自己動手進行創作。
這樣作對後來人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給後世帶來了不少内涵豐富,引人思考的對聯。
我國的書法大家王羲之字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王羲之寫對聯也是一絕。
在王羲之身上,就發生過這樣一件有關對聯得十分有趣的事。
因為他的字好對聯也好,所以當他們家過春節的時候,王羲之所寫的對聯竟然每貼一幅就會被人偷走一幅。
這可把王夫人給急壞了。
眼看着除夕就要到了,大門上竟然連一副對聯都沒有,這可怎麼辦?
王夫人急得團團轉,王羲之卻是半點不着急,他思索了一會兒之後,突然笑了,将筆墨紙硯拿出來,大筆一揮,重新寫了八個大字。
王夫人湊近去看,發現他寫的竟然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大過年貼這樣的對聯,未免也太不吉利了吧!王夫人這下更急了,讓王羲之趕緊重新寫一幅寓意好的。
可是寓意好的話豈不是又要被人偷了?王羲之沒有選擇聽夫人的話,叫來兒子直接将對聯給貼到了門口。
果然,由于内容不吉利,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門口的對聯都完好無損地貼在那裡,再也沒有人來拿了。
到了大年初一的那一天,王羲之終于拿着筆慢悠悠地走到了大門口,沉思了片刻後,提筆在上聯和下聯上分别加上了三個字。
這三個字一加,對聯的含義一下子截然相反,從一開始的不吉利變得充滿了美好的寓意。
王羲之在上聯裡加上了“今朝至”,下聯裡則是加上了“昨夜行”,于是這副對聯就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福今朝就要到了,而禍已經在昨夜行完,這一對聯放在除夕這樣的節日當中,充分展現出了對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看到的人也無一不驚歎一句,這一改動當真是巧妙極了!
02 上下聯完全一緻除了王羲之的這副對聯外,還有一幅流傳至今的對聯也極其巧妙。
這副對聯的作者叫做徐渭,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有着戲曲家、書法家、文學家等多個頭銜。
他曾寫過的一副對聯,被稱為“史上最懶的對聯”,因為它的上下聯内容竟然是完全一樣的。
有人一定會問了,若是完全一樣,那上下聯的意思豈不是也重複了嗎?
對聯的巧妙之處正在這裡,雖然上下聯一模一樣,可偏偏能展現出完全不一樣的含義。
徐渭是怎麼做到的呢?這還要去看一看他所寫的對聯内容。
這副對聯是這樣寫的:“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乍一看上去,這就是完全一樣的兩句話,可是如果仔細分析,便會發現,原來這短短幾個字裡,竟然别有洞天。
當看到“好”這個字時,反應快的人一定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音字。
讀音不同意思也就不同,所以若是把上聯裡的兩個好字區分為先三聲後四聲,下聯裡的則區分為先四聲後三聲,那麼對聯的上下聯内容自然也就被區分開了。
當字音不同之後,上下聯所展現出來的含義也有了區别。
上聯講的是當人們正處年少,正是讀書的好時候時,往往會因為難以平心靜氣,将心沉下來,而不願意、不愛好讀書,而到了下聯,便是完全相反的意思,那就是當人們到了一定年齡,對知識開始渴求,喜愛讀書的時候,卻往往老眼昏花,腦子也轉不動,不好讀書了。
從這副對聯所展現出來的道理,不難看出,這是他做給自己孩子的,目的就是規勸他要趁着年輕用功讀書,不要等到年紀大了,不再具備讀書的能力時再去渴求知識。
03 千古名句徐渭隻通過七個字,做出了一幅一模一樣的對聯,而這副對聯雖然隻有這麼寥寥幾個字,卻講明了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讀書要趁早”。
這個道理有多重要呢?看看它給現代人帶來的影響就知道了。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心浮氣躁早已經成為一種常态,願意讀書的人多嗎?不多,而到年紀大了的時候後悔的人多嗎?很多。
直到現在,這副對聯所講述的道理都還适用,其依然能夠對當下的年輕人們起到一定的規勸作用,告誡這些年輕人們要趁早多學習、掌握知識,不要等到老了之後追悔莫及。
由此可見,這幅“史上最懶對聯”不愧是千古名句,其下聯雖然一字不差照搬上聯,卻是一直被模仿而從未被超越。
在千百年的文化洪流中,這副對聯始終屹立不倒,沒有随着文化的推陳出新而被沖刷掉,反而在這樣的不斷打磨中,始終呈現出光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