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朋友熟悉一些所謂的“二次元語錄”甚至“二次元黑話”一類的麼?比如什麼“生草”,比如什麼“JOJO語錄”,比如一些動漫角色的中二名台詞一類的。
之前看網絡上有些搞笑圖片,說某個學校的動漫社團,入社的時候還要做一堆測驗題,那個題啊,比當初B站入站考試題難度還要高幾十倍,涉及各種動漫作品的名台詞、梗等等,我差不多08年正式開始追新番、看漫畫,這些年也參與過不少動漫作品的宣發,也采訪過不少業内人士,比如聲優、導演一類的,自诩也算半個職業人士了,對這些東西都不一定了解,我覺得看動漫本身就是個興趣愛好,去追求這些是不是本末倒置了,搞得比高考還難,圖個啥呢?
我是個看動漫的,不了解一些所謂的二次元語錄怎麼了?喜歡動漫又不意味着喜歡所有動漫作品,不意味着必須對所有東西都了如指掌,就算某部作品大火特火,百分之九十九的動漫愛好者都看過了,我就不喜歡,就不看又怎麼了呢?完全沒問題嘛。
現在有的人提到所謂的“動漫愛好者”,可能很多時候會覺得這個人應該是一位動漫的狂熱愛好者,各種新番都追,同時對各種動漫名詞、“二刺猿語錄”了如指掌,甚至還以此作為論資排輩的依據,我覺得不太好。
比如前面提到的“JOJO語錄”吧,不顧他人感受到處玩梗的JO小鬼可能會不顧場合到處亂刷;到處出警的JO警察可能會在别人還沒刷之前就提前出警大肆批判;更多的友善的朋友會做的是不到處亂刷,在别人問到的時候給别人解釋科普,而不是帶着戾氣在那對切口對語錄。
之前JO小鬼的行為受到大家批評,但是一些人把打擊面擴大開始無差别批評之後JO警察也被人批評,直到現在大家都更加理性了,對于兩種極端行為都有了客觀看法, 我覺得這才是正常的。
玩梗是一回事,把其當成“聖經”當語錄背下來又是一回事,我覺得動漫産業要真正發展,應該是讓這些動漫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動漫中的流行語一類,應該是和網絡流行語一樣普遍正常,而不是以對某些動漫流行語的了解程度來判斷某個人的動漫愛好者“濃度”。
實際上在日本,不少老人家也喜歡動漫,但是可能喜歡的也就那麼一兩部,就和我們追電視劇追綜藝一樣正常,動漫已經融入進日常生活中了,相較于那些狂熱愛好者,絕大部分都是些偶爾看看的普通愛好者,正是這種已經融入生活的氛圍,才讓這份産業能夠蓬勃發展,并最終成為一份大産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