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非常喜歡吃甜品,尤其是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吃幾塊糖巧克力或者是蛋糕,一下子心情就變好了,很多人也都認為經常吃甜食的确能讓我們的心情變好。但是長期攝入過多的糖分,也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一些傷害,像是一些常見的肥胖糖尿病等問題,可能都是因為你攝入糖分過多所導緻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吃糖過多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哪些影響。
吃糖過多有什麼影響?
1
過量會導緻過度肥胖或營養不良:糖是單純的能量物質,在正常進餐的基礎上再額外攝入大量糖,無形中增加了熱量攝入,長此以往,體重悄悄增長,在沒有增加鍛煉的情況下,很容易變成肥胖。同時,也會增加消瘦、營養不良的風險。例如,兒童青少年,因為吃糖而影響正餐的攝入,導緻蛋白質及小分子營養物質的攝入,影響身體發育。口腔中殘留的糖類細菌,也會腐蝕牙齒表面,形成齲齒。
2
皮膚變差,加速老化:過量飲用甜食,血糖容易迅速升高,這時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來降低血糖。但胰島素還會促進脂肪的合成和皮膚油脂的分泌,導緻面部出油、悶痘。同時,糖對膠原蛋白會起到糖化作用,糖化讓膠原蛋白纖維斷裂、流失,最終導緻皮膚彈性變差、暗黃、長斑,有皺紋,加速衰老。
3
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大量吃糖以後不僅僅是血糖短時間的升高,還會幹擾體内胰島素、尿酸、血脂、血壓等各種指标的穩定性,從而誘發糖尿病、痛風、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同時,糖分攝入過多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特别是中老年人,對鈣的吸收能力本來就減弱,長期容易導緻骨質疏松。
4
易患陰道炎:女性大量吃糖後,會生理性尿糖。糖呈酸性,整個尿道周邊的堿性環境會發生變化,打破平衡。這就給各種細菌生長的機會,從而誘發陰道内菌群失調,導緻陰道炎。
正确吃糖四部曲
一
少吃糖:培養低糖飲食習慣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每天食用糖的數量,應控制在50克以下。如何把握這個量?首先要“少吃糖”。有意識地在日常烹饪和飲品中盡量不放或少加糖,耐心培養一個低糖飲食習慣。
研究表明,糖類帶來的味覺享受,一般隻維持在30分鐘左右,之後人又會重新希望去吃甜食,進而造成不斷想吃甜食的循環。味蕾至少需要一周時間去慢慢适應沒有甜味的食物,所以有專家甚至認為,戒甜食同戒煙、戒酒那樣,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恒心。
二
多算賬:精打細算卡路裡
其次,要“多算賬”。每天控制進食不多于50克糖,不精打細算,是很容易“爆表”的。
芝士蛋糕的熱量大概是349大卡每100克,香蕉的熱量是93大卡每100克……生活中太多食品含有糖,而且不少食品含糖量較高。比如,一瓶汽水含糖量在20克左右,一塊奶油點心的含糖量是30克,“烘焙類”“糊糊類”産品——無論是蛋糕、餅幹還是其他甜點,含糖量都較高。
三
會吃糖:餐前和睡前不吃糖
再次,要“會吃糖”。盡量避免在餐前和睡前吃糖。尤其對兒童來說,餐前進食甜食會影響兒童正餐食欲,而在睡前給兒童進食甜食,可能會導緻齲齒的發生。
在攝入糖的時候,要盡可能減少食物中的脂肪攝入,特别是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内髒、肥肉、肥瘦臘腸、含有可可油的餅幹等加工食品。多吃蔬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限量飲酒。同時,堅持适量鍛煉,盡量減少過多攝入糖。
吃完糖,應用白開水漱口,把口腔的含糖量降到最低限度。另外,還要注意堅持吃早餐。如果不吃早餐而去找零食和甜點充饑,會導緻肥胖風險高出4.5倍。
四
會看糖:看清楚食品标簽
最後,要“會看糖”。要學會查看食品标簽。營養成分标簽中,要留意“一包”還是“一份”。營養标簽上一般是對單位重量的食品營養含量進行标注,如“每100克”,有時也以“每支”“每份”作為單位标注,此時要看清單位重量的具體數值。需要注意的是,“一份”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是相對于整袋零食而言的。不要小看這些标注,當我們吃下一整袋零食,所攝入的熱量将是營養标簽上的幾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