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央視春晚亮點不多,引發網友各種吐槽,其中由沈騰、馬麗搭檔演出的小品《坑》引發熱議。
沈騰扮演的體制内幹部“郝主任”,工作中不思進取,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屬于“躺平”幹部。
春晚結束後,除夕夜深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連夜刊文《快評|不能讓“躺平式幹部”再坑人了》,釋放“是幹部就不能這麼混日子”的強烈信号。
網上的評論幾乎也是一邊倒的批判“郝主任”,但筆者想為郝主任鳴不平:不應該讓郝主任背鍋,起碼是不該隻由郝主任背!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郝主任為什麼要躺平?無非是兩方面原因:一是自身問題;二是體制問題。
如果是自身問題在這不多說,必須嚴肅執紀問責。
在筆者看來,體制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最根本的問題。不解決好體制問題,“躺平”問題無法根除。
1.問責機制:泛問責。
最準确的一句,盛行在體制内的一句“行話”就是: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
舉個例子:一個認真做事的人,做成了很多大的項目,業績突出。審計部門例行審計項目,這時候,“躺平”幹部因為沒做項目,所以也就不會有項目問題,一身輕松。而你因為做了大量項目的經辦,可能因為程序上的瑕疵或者事先沒有的規定而被寫入審計報告,被問責。即便查清沒問題,你在領導眼中也是問題幹部,很難再有提升的機會。
前面有坑,後面有刀,如何抉擇?
2.提拔機制:重關系。
勤奮努力不一定能夠獲得職務上的晉升。
在體制内工作,沒有背景資源,不會來事,不懂擡頭看路,隻會埋頭幹活,除非你運氣好,碰到伯樂,否則你隻能做一隻隻能散步的千裡馬。
為啥躺平?因為幹好了是本職工作,沒有關系還是不能提拔!幹不好,出錯要擔責任!
想通了以上兩點,很多人理所當然地選擇了躺平,在工作上能糊弄就糊弄,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造成躺平背後的問責和提拔體系才是問題根源!
你會怎麼選?
寫在最後羅曼·羅蘭曾說過“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盡管不能通過勤奮工作,來獲得自己想要的職務晉升,但我們可以做到不焦慮、不内耗,隻把工作當做賺錢的工具,經營好自己的家庭生活,8小時工作外多陪陪孩子,找到自己工作之外的興趣點,看書、釣魚、養花、旅遊,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内心。
我們都是普通的平凡人,不願做溜須拍馬的勾當,又不肯犧牲自己的辛苦,那就選擇開心快樂地過自己的生活,又有什麼不好呢?
創作不易,歡迎留言讨論并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