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冬奧外籍志願者李遐

冬奧外籍志願者李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7:45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在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國際奧委會新聞服務台前,一名來自中國高校的大學生志願者吸引了衆多的目光,金發碧眼的她,張嘴便是一口流利的中文,讓前來尋求幫助的媒體記者忍不住問“中文怎麼這麼好?”“你是混血嗎?”其實,她是土生土長的烏克蘭姑娘,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研二留學生李遐(VERONIKA MARTSENIUK)。

13歲便來到中國學習生活的李遐說,這裡就是她的第二故鄉,這屆冬奧會上,她要為烏克蘭隊和中國隊一起加油。

志願服務很“暖心”

李遐是中國傳媒大學2020級文化産業管理學院藝術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也是中傳一名外籍冬奧志願者,她和536名志願者在主媒體中心服務。國際奧委會新聞服務台設在主媒體中心地下二層,平時,李遐和兩名中國志願者一起在台前服務,主要解決各國媒體的問題,比如采訪登記和協調等工作,近期大家的問題還是以問路為主。

“媒體中心特别大,我們1月24日正式上崗服務,那天就一直在迷路。”李遐笑着說,作為志願者肯定不能被服務對象問倒,自己得好好熟悉工作現場。于是,到崗第一天她就在現場逛了好幾圈,熟悉環境,并提前設想了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備不時之需。這十天下來,她感覺工作很順暢,忙時一天能接待幾十人,不忙時,她會抽時間看會兒書,放松一下。如果沒有輪到自己值班時,會在駐地寫論文。

對于這幾天的志願經曆,李遐總結了兩個字:“暖心”。媒體中心就像一個小聯合國,各國的媒體記者都在其中忙碌着,很多老記者路過李遐的服務台時,會停下來跟她熱情打招呼。“他們過來祝我們早上好,我問需要幫助嗎,他們微笑着說‘我隻是打招呼’。”

李遐印象最深的是2月4日下午服務的一位女士,她是瑞士人,來自國際奧委會,請李遐教她用中文說“生日快樂”。“她說冬奧會期間剛好是女兒的生日,她在中國工作沒辦法回去,想學會一句中文祝福女兒。”于是,李遐将“生日快樂”幾個字和發音寫在小紙條上,一字一句教會了她。

冬奧外籍志願者李遐(中傳外籍冬奧志願者李遐)1

留學生志願者李遐工作照。受訪者供圖

精通五門語言的“小學霸”

在主媒體中心,李遐常在中英文間切換,其實她可是精通中、英、法、俄、烏5門語言的“小學霸”。李遐的母親畢業于法語專業,對語言學習有系統性了解,父母非常看重語言的學習,從女兒三歲起就開始教她學習法語和英語,“語言對我來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工具,想要在世界各地展現自己,一定要掌握外語這門技能。”李遐說。

父母熱愛旅行,在來中國之前,全家人假期時會去世界各地旅行。2009年,李遐與家人來到中國,成都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讓這一家人為之着迷,2013年他們選擇移居成都,徹底留在中國。那時李遐剛13歲,還是個從來沒接觸過中文的小女孩。父母告訴她,學會中文這門語言會非常加分,在中國發展也會有更多的機會。

“學習法語和英語還有相通的地方,中文太難了,特别是漢字和聲調,完全不是一個語系。”李遐說,她先是在中國學了兩年語言,剛開始積累漢字和詞彙量的過程比較複雜,進步很慢,有時學了挺長時間,走在大街上很多還是看不懂。但她喜歡挑戰困難,就越發努力積累,越過了語言學習的瓶頸期。此後,她戰勝了另一項挑戰——本科考上了西南财經大學的法學專業,“我當時才16歲,不可能知道30歲做什麼,于是選了最有難度和挑戰的專業。”

現在的她不僅普通話流利,也聽得懂成都話,考下了漢語水平考試的最高級别6級,還考入中國傳媒大學讀研。在學校,每當同學們抱怨“怎麼學了十年還是考不過英語六級”,李遐就打趣說“沒事兒,我中文六級都過了”。

成為冬奧志願者 父母感到并不意外

在李遐的生活和選擇中,随處能看到父母帶給她的影響。在中國生活的這幾年間,全家人利用五一、國慶、寒暑假等到處旅行,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如今,李遐已經去過26個省市區的60多個城市,就在這兩天,李遐的父母還在廣州旅行。

遊覽各地博物館的經曆,讓李遐從小便喜歡藝術文化,決定了考研的方向。來北京後,她發現北京的文化活動和藝術節非常多,也有了很多實踐經驗。

這個烏克蘭姑娘還是一名小“網紅”,在微博上有超過13萬的粉絲。穿着唐裝遊曆中國的知名景點、将烏克蘭習俗帶到藏族小朋友的課堂上、分享在學校的舞蹈訓練和生活……李遐創作了一個個Vlog視頻,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點贊。

父母對志願工作的熱愛也讓李遐對志願服務充滿熱情。她從7歲起便在父母的帶領下參加烏克蘭當地的志願服務活動,幫助當地修繕文物做登記工作。李遐說,成為冬奧會志願者一直是她的夢想,從去年春季起,她便通過各種平台申報冬奧志願者,在父母的幫助下完善自己的申報資料。

“我寫對于志願工作的期待,他們寫對我的期待和教育。被選上那天,我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時,父母說,并不意外,你一定會選上。”李遐笑着說。

冬奧外籍志願者李遐(中傳外籍冬奧志願者李遐)2

志願者們練習七步洗手法。 受訪者供圖

為烏克蘭隊和中國隊加油

熱情、幽默、漢語特别好,是李遐給團隊成員的印象,在中國傳媒大學這六十多人的志願者團隊中,這個金發碧眼的姑娘是像“吉祥物”一樣的存在。

中國傳媒大學主媒體中心帶隊老師蔡夢迪介紹,李遐是傳媒大學在主媒體中心的唯一一名外籍志願者,她第一次接觸這個女孩,就被她的熱情感染到了。

“我們都是1月23日進入駐地,1月31日在駐地有慶新春的活動,她不僅擔任主持人,還做了禮儀小姐,在抽獎環節給大家發小獎品。”在蔡夢迪眼裡,李遐參與活動非常積極,一言一行都能夠感受到她對中國的喜歡。聽到老師評價自己熱情、幽默,李遐淡定回應,“不錯,形容得很準确。”話音剛落就爽朗地大笑起來。

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當天下午,李遐沒能進現場,而是堅守在媒體中心值班。當晚,學校組織志願者們一起在駐地觀看開幕式。一下班,李遐就沖進班車往回趕,為了不錯過每一分鐘,她路上就打開手機看直播,“唱國歌時,大家都站起來合唱,我們一起感受到了開幕式的力量。”

如今,這個烏克蘭姑娘已經把中國當成了她的第二故鄉,她最愛成都,她說因為那裡是她的家鄉。“我在冬奧會支持烏克蘭隊和中國隊,他們對我來說一樣重要。”

記者問她“如果中國隊和烏克蘭隊相遇,你支持誰?”她反應很快,“那就祝他們賽出風采!”緊接着又是一串笑聲。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缪晨霞 校對 楊許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