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近視的患病率越來越高,青少年人數繼續大幅增加。據估計,到2050年,近視患者的數量将達到約40億。然而,近視發病的确切機制以及近視的進展的影響因素尚不十分清楚。佩戴ok鏡三到四周以後,近視患者脈絡膜出現增厚的現象。在近距離閱讀一段時間以後脈絡膜厚度又會減少。這表明脈絡膜變化的機制參與了人眼屈光狀态調節的變化。脈絡膜由高度血管化的組織構成,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給鞏膜和視網膜外層提供營養和氧氣。在近視發生的早期出現脈絡膜的變薄和血流灌注的減少,導緻供應鞏膜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不足,并最終引起眼睛軸向伸長和近視的發生。
為了排除個體脈絡膜結構的差異性,更好的體現脈絡膜血管密度與近視程度和眼軸發展之間相關性。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檢查了屈光參差(屈光參差通俗的講就是指同一患者兩眼的近視度數不一樣)患者兩眼間脈絡膜厚度、血管密度和毛細血管之間流動空隙的差異從而進一步探索了年輕患者的脈絡膜血流和近視之間的關系。
下面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項臨床試驗:
方法這項橫斷面研究招募了44個年齡在9至18歲兩眼近視度數相差至少1.0D的患者,同時每個眼睛的最佳矯正視力都高于等于1.0。所有患者,近視度較高的眼睛的度數小于-8.00 D,近視度較低的眼睛的度數小于-6.00 D,散光小于2.00 D。他們眼部健康,從未做過任何的近視防控。所有患者在白間上午進行主覺驗光後測量眼軸, 脈絡膜中心凹以及距離中央凹為 0.5、1.0、1.5、2.0、2.5 和 3.0 mm的鼻側、颞側、下側和上側區域厚度和血管密度,同時測量脈絡膜結構圖像。由兩個獨立的觀察者測量脈絡膜厚度,血管密度和流動空隙,然後研究脈絡膜厚度、血管密度和脈絡膜毛細血管的的流動空隙、近視度數和眼軸之間的關系。
結果1. 近視度數較高眼的眼軸和玻璃體腔深度明顯長于近視度數較低的眼睛(表 1)
2. 兩位獨立觀察者獲得的脈絡膜厚度和血管密度圖像處理結果密切相關
3 .1)垂直掃描顯示在近視度數較高眼中,脈絡膜厚度在所有點都明顯變薄(圖3b),水平掃描在中心凹,颞側的1.5mm,1.0mm,0.5mm,及鼻側所有區域均顯示近視度數較高眼的脈絡膜厚度明顯小于近視度數較低眼的脈絡膜厚度(圖3a)。
圖3:所有受适者平均脈絡膜厚度. a 表示在T3.0、T2.5、T2.0、T1.5、T1.0、T0.5、C、N0.5、N1.0、N1.5、N2.0、N2.5和N3.0處水平B掃描的脈絡膜厚度;b表示在I3.0、I2.5、I2.0、I1.5、I1.0、I0.5、C、S0.5、S1.0、S1.5、S2.0、S2.5和S3.0處垂直B掃描中的脈絡膜厚度。數據表示為SEM±平均值
2)同一患者不同近視度數兩眼之間脈絡膜毛細血管密度(在整個2.5mm區域的平均值)沒有顯着差異(圖4a),當近視度數大于1.50 D時,近視度數較高眼中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血管密度明顯小于近視度數較低眼(圖 4c),近視度數較高眼的流動空隙明顯大于近視度數較低眼(圖4d)。
圖4受試者眼内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血管密度和血流空隙。a表示所有受試者不同區域的血管密度。b表示屈光參差小于1.50 D的受試者的血管密度。c 表示屈光參差大于1.50 D的受試者的血管密度。d表示受試者眼部不同區域所有的流動空隙。e 表示屈光參差小于1.50 D的受試者毛細血管流動間隙。f表示屈光參差大于1.50 D的受試者毛細血管流動間隙。數據表示為SEM平均值。P1、眼部區域相互作用的P值;P2、P值對眼睛的主要影響
3)下圖中,除颞側外的其他各區域内,近視度數>1.50 D的患者脈絡膜的差異性大于近視度數<1.5D的眼部脈絡膜差異。
4)在中心、上、下區域脈絡膜厚度的兩眼差異與近視度數、眼軸的差異性高度相關,在鼻側或颞側部區域脈絡膜厚度的眼間差異與近視度數和眼軸的眼間差異無關。脈絡膜毛細血管密度和血流空隙的眼間差異與近視度數和眼軸的眼間差異無關,此外,上部區域流動空隙的眼間差異與玻璃體腔長度顯著相關(表4)。
本研究檢查了雙眼近視度數有差異的患者的脈絡膜厚度、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血管密度和流動空隙的眼間差異。我們能夠看到,同一患者近視度數不相同的兩眼相比較,較高度數近視的眼睛具有較薄的脈絡膜厚度。在黃斑中央凹和中央凹旁區域,較高度數近視眼的脈絡膜厚度明顯小于較低度數近視眼。但是,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血管密度沒有顯著性差異。隻有兩眼的近視度數相差超過1.50D時,近視度數較高的這隻眼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血管密度才降低,無灌注的脈絡膜毛細血管區域增加。這表明脈絡膜毛細血管血流量的差異在近視差異較大的組之間更為明顯。此外,有研究顯示,脈絡膜厚度與眼軸增長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負相關。幾項關于兒童和青少年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近視發展過程中脈絡膜變薄的情況。由此可見,脈絡膜在近視的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它的變化跟近視有着密切關系。
我們都知道脈絡膜是高度血管化的組織,由三個血管層組成(即脈絡膜毛細血管層以及中大血管層)。脈絡膜變薄主要發生在近視患者的中型和大型血管層。目前尚不清楚近視相關性脈絡膜變薄是否伴有脈絡膜血流減少。但有研究的結果顯示,近視度數不同的患者兩眼之間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血管密度沒有顯著差異,隻是脈絡膜厚度和流動空隙存在顯著差異。而當近視度數相差超過1.50 D時,近視度數較高的眼睛中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血管密度明顯低于近視度數較小的眼睛。所以,脈絡膜毛細血管的血管密度在近視的早期階段可能不會降低。
另外,近視刺激信号可以減少脈絡膜的血流灌注,使附近鞏膜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從而導緻鞏膜缺氧和變薄,并最終造成眼球軸向伸長和近視。這表明鞏膜缺氧依賴機制也可能是近視發展中潛在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脈絡膜在近視的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過脈絡膜厚度的雙向變化,改變焦平面與視網膜的距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近視成像模糊的問題。脈絡膜毛細血管流動空隙增加,毛細血管密度降低則出現在近視度數相差超過1.50D的患者的度數較高眼中。另外,近視與脈絡膜血流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認證研究。
作者的話
脈絡膜是最近幾年國内外研究的熱點,佩戴了ok鏡、離焦眼鏡或者滴用了阿托品的孩子有些時候會出現眼軸縮短甚至近視度數降低,就是因為脈絡膜增厚造成的,現在優目佳眼科增加了一台最新的Oct眼底成像設備,孩子複查的時候不僅可以監測眼軸長度還可以同時增加脈絡膜厚度和毛細血管密度/容積等參數,率先實現雙項監測、精準防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