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釉裡紅梅瓶、清雍正粉青釉盤口尊、清乾隆的禦制琺琅彩……在曆年的拍賣當中,無論市場大趨勢如何,在古陶瓷拍品中“清三代”官窯精品瓷器扮演的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态勢,其地位未曾被撼動過,有時候,雖然不是單品最高,但也一定會在數量和質量上占據優勢,為此這三代瓷器一度被認為是行業内的“抗跌股”或是“瓷堅強”。清三代精品瓷器何以備受收藏市場熱捧?
綠彩龍紋盤 清代乾隆
清三代瓷器是專指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制作的瓷器。近年來,“清三代”官窯瓷器備受市場熱捧。這就讓不少愛好宋瓷、追逐明陶瓷和癡迷元青花陶瓷的愛好者不淡定了,論曆史地位和文化研究價值,“清三代”瓷器憑什麼備受藏家們喜愛呢!
綜合不少陶瓷鑒定專家以及在研究“陶瓷發展史”中頗有名望的一些藝術專家的觀點和看法,後人們可以窺探到,其實中國陶瓷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到了“清三代”,瓷器燒制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不但技藝精湛,很多精品更是彰顯出了其他朝代少有的那種高雅和富貴,這是擺在展台上“清三代”瓷器帶給藏家們的直觀感受。
不過從一般的經濟發展規律來看,藝術品市場的波動雖然不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但是社會的穩定繁榮必将帶來經濟市場的蓬勃發展,進而對藝術品市場産生積極的影響。所以對“清三代”精品陶瓷發展産生深遠影響的重要原因還在于,康、雍、乾三朝帝王開創的繁榮盛世景象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影響。
螺旋裝飾梨形瓶 景德鎮 清康熙~雍正
曆史告訴人們,所有的文化藝術發展形态實際上都與其背後的思潮有關,藝術形态的發展受社會思潮的影響。康、雍、乾三朝帝王執政期間,是中國社會發展史上又一個繁榮時期,在這三代帝王統治時期,國内繁榮安定,國家鼓勵并大量雇傭文人編書,又是十八世紀成為中國思想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法國20世紀下半葉著名的漢學家、曆史學家謝和耐認為,十八世紀的中國文史完全可以與法國啟蒙時代的文人與哲學家相媲美。
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思想都比較開放,對西方繪畫、建築、機械均感興趣,同時愛好文學藝術。康熙時期的中國畫家焦秉貞研究歐洲透視法,曾作有名版畫《耕織圖》四十六幅,其中一些圖畫奉康熙之命被複制在陶瓷上。
法式座架香爐 福建德化 清康熙
乾隆命人裝飾其位于北京西北的夏宮——圓明園,裝飾圓明園的畫幅出自神甫郎世甯與王緻誠之手。郎世甯頗具繪畫才能,留居中國為宮廷效力近五十年,直到去世為止。統治者們對藝術及對西方科學、繪畫與建築的熱愛,以及對傳統倫理教化的重視,影響了當時中國陶瓷藝術題材和内容的選擇,也影響了其裝飾手法與風格的形成。尤其是從康熙到乾隆時期的督窯官,不僅是行政官員,同時也是技術官員,如康熙時期的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瓷器。據說朗氏對陶瓷史研究頗深且酷愛古器。
可以說,這三位清朝帝王對瓷器的熱愛在中國陶瓷史上都具有真真切切的記載,“清三代”的禦用瓷器,必須經過督窯官的精心挑選,如有瑕疵立即銷毀,不惜耗費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精品,所以但凡留存下來的精品瓷器都具備較高的升值潛力,市場價格也是十分驚人。
青花錦紋雙耳蓋豆 清代乾隆
從傳世的官、民窯器物中可以看出,康熙瓷器大部分都燒制得很精緻,而且造型多樣,品種豐富。除官窯器外,民窯日用也相當可觀,青花和五彩器廣泛流傳。官窯和民謠互相促進,技術迅猛提高,品種不斷創新。
康熙時期盡管胎土精細,瓷胎堅密,但在明末器形敦厚的影響下,早期的胎體,仍未能擺脫胎體厚重的特征。到中晚期,胎體彩逐漸變薄,但又有别于雍正時期的輕薄隽秀。此時瓷器造型之衆,規格品種之多,難以計數,與明代宣德、嘉靖、萬曆三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謂開清一代造型的先河。
琢器中的大件,如樽、魚缸等,式樣之多,尺寸之大,制作之規範,更勝于明代嘉靖、萬曆時期。常見的青花、五彩、粉彩、琺琅彩、郎窯紅釉等,均燒制出許多新穎器型,并多有模仿同期的型制。順治以來出現的新型将軍罐、香爐、筆筒等此時更為普遍。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對外和文化交流史中占重要地位的康熙外銷瓷,造型新穎,千姿百态,至今仍廣見于西歐各國。
雀綠釉荷葉式洗瓷器 清朝康熙
雍正時期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時期渾厚古拙之風,代之以輕巧俊秀、工藝妩媚之貌。器型之美,可與明永樂、明成化瓷器相提并論,各部分之間比例協調,恰到好處。外形上素有“線條美”之譽。造型品類中,除大量的創新之作外,還有諸多的仿古款式,其中以仿宋名窯器尤為突出。這些秀美端莊的器型,出神入化,高雅之至。此時的瓷期造型之美,數量之巨,式樣之多,達到空前的境地,并為乾隆瓷的造型工藝奠定了基礎,也大大提高了當時整個社會的審美觀和欣賞水平。
乾隆時期,是清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景德鎮荟萃了一代能工巧匠,在總結和發揚康熙、雍正瓷器藝術的基礎上,把清代制瓷業推向了一個創造性的階段,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曆史的頂峰,比如,造型精美,色彩缤紛,華麗多姿,特殊的品種亦為一代之奇,尤為突出的是,工藝技巧,鬼斧神工,讓人歎為觀止。之後,外國列強入侵,封建社會逐漸衰敗,清代後期制瓷業也急劇下降,為此,乾隆時期也是清代制瓷業由勝極而衰的轉折點。
康熙瓷器的裝飾有繪、印、刻、堆貼、镂雕、瓷塑等工藝。青花和五彩的繪畫,内容豐富,題材廣泛,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康熙中期的瓷器繪畫,深受明末清初畫家董其昌、陳洪绶、劉泮源及四王等人的影響,構圖舒展,意境深遠;同時,由于青花呈色完美及新創材料的豐富,使得瓷畫臻于完善的境界,中晚期出現的粉彩、琺琅彩裝飾更為繁多的圖案增色不少。康熙三十年之後,由于康熙皇帝廣開科舉,弘揚漢文化,瓷器上開始大量地書寫詩文辭賦。
康熙晚期瓷器的繪畫,承上啟下,大多數器物繪工細膩,用筆精細,人物景緻的布局縮小,引導出一種雍正一朝繪畫的風貌;有些官窯款字的寫法及體式,也和雍正時期有相似之處。
康熙晚期,仿明代成化青花及彩器較為成功;仿品色調淺淡,施彩色美與成化瓷一樣,但繪畫的筆路卻顯呆滞,有形無神是其一大弱點。落款“木石居”、“卉庵”、“鼎臣”、“片石”的,紋飾都極精彩。
青花及彩器紋飾,以龍鳳紋為主,并沿襲至清末;其次為羽毛花卉、人物故事、山水樓閣、飛禽走獸等。民窯的瓷畫,尤其是某些署圖記或齋軒堂款的器物,不循蹈官窯成規限制,筆觸酣暢,畫意生動,具有典型的時代特色。為适應國外市場的需要,康熙時的外銷瓷,重視造型藝術和材料精選,畫工藝術造詣很高。
雍正瓷器的裝飾以繪畫為主,兼用刻、印、堆塑和镂空工藝。繪畫上承康熙晚期的清秀典雅風貌,筆觸更趨精細輕柔,構圖舒朗,簡介清晰、紋飾中,花卉内容最為豐富,常見有牡丹,桃花,海棠,菊、三秋、九秋,落花流水等。
乾隆時期,紋飾,深受同時期繪畫的影響,禦用官窯瓷器,圖案趨向規範化,用筆細緻入微,構圖拘泥,繁缛。另外在清代,由于瓷器工藝受到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因而在瓷器上出現了具有西方繪畫風格特點的花紋圖案。如在琺琅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時常可以看到一些繪畫西洋人物,樓房,船和狗之類的花紋圖案。民窯瓷器,寫意寫實并存,用筆豪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