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RGB調色

RGB調色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1 08:17:24

學習調色,理論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知識點,有的同學可能認為這個學了也不懂,懂了也難以指導調色,還不如直接上手憑感覺去調,這種觀點有它的道理,但是不學色彩理論肯定不利于我們的調色,下面就給大家普及普及你必須要了解的色彩科學基礎。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1

一、從光與色的關系打開調色大門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光就沒有顔色。

任何顔色的産生,都是由光線的刺激而産生的,目前達芬奇調色研究的光主要是自然光,自然光又以太陽光為主。

1.光的色散

複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叫光的色散,牛頓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鏡觀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為彩色光帶(光譜)。色散現象說明光在媒質中的速度随光的頻率而變。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鏡,衍射光栅,幹涉儀等來實現。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色光組成的叫做複色光。紅、橙、黃、綠等色光叫做單色光。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2

2.光是一種人類可見的電磁波

光線都可以被設備所捕獲,捕獲就可以成像,作為調色師一般對可見光為(400nm-700nm)這一部分進行操作。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3

随着科技的進步,我們通過特殊設備可以捕捉肉眼看不見的光。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4

熱成像:本身是熱量,看到的這些顔色是人們賦予給他的,白色是熱的,黑色是冷的。

例如:吸管涼的(黑色)臉很熱(紅的)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5

3.人類感受顔色的必備要素:

如果沒有物體的話,光線直接照進眼中,我們依然能夠感覺到亮度和顔色。

①光源:沒有光源,我們什麼也看不到,光源有兩種,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陽是最常見最重要的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燈光。

②接收器:人類的接收器是眼睛,攝像機的接收器是膠片或CCD。

③處理器:人類的處理器是大腦,攝像機的處理器是芯片。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6

二、色彩模式與色彩空間

1.RGB的前世今生

在1931年,國際照明委員會規定三基色分别為:700nm的紅色光,546mn的綠色光和435nm的藍色光。為了确定三基色的單位,我們設定單位三基色光混合後可以生标準等能白光E白,實驗表明,配出等能白光的紅、綠、藍基色單位強度之比約為1:4.59:0.06。其中紅色曲線出現了負數,負數說明在配色實驗中在待配色彩一方增加紅色光。在RGB混色曲線中三條曲線所包含的面積是相等的。當R=G=B時,混合出等能白光E白。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7

2.RGB vs CMY

①加色模式—色光三基色(RGB)

RGB色彩模式是工業界的一種顔色标準,這個标準幾乎包括了人類視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顔色,是目前運用最廣的顔色系統之一。人的眼睛是根據所看見的光的波長來識别顔色的。可見光譜中的大部分顔色可以由三種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這三種基本色光的顔色就是紅(Red)、綠(Green)、藍(Blue)三原色光。這三種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達到一定的強度,就呈現白色(白光):若三種光的強度均為零,就是黑色(無光)。這就是RGB加色模式,這種模式被廣泛應用于電視機、顯示器等主動發光的産品中。

②減色模式—色料三原色(CMY)

在打印、印刷、油漆、繪畫等靠介質表面的反射被動發光的場合,物體所呈現的顔色是光源中被顔料吸收後所剩餘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作減色法原理。減色法原理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被動發光的場合。在減色法原理中的二原色顔料分别是青(Cyan)、品紅(Magenta)和黃(Yellow)。

這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種顔色,不過由于顔料純度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所以難以調配出純黑色,隻能混合出深灰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除了使用CMY三原色外還要增加一版黑色(K),才能得出更純正的顔色。因此,在印刷中常常會聽到CMYK的稱呼。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8

3. 色立體學說

色立體:色彩的體系就是将色彩按照三屬性,有秩序地進行整理、分類而組成有系統的色彩體系。這種系統的體系如果借助于三維空間的形式,來同時體現色彩的明度、色相、純度之間的關系,則被稱之為“色立體”。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9

4.HSL(色相、飽和度、亮度)/HSV——感性的色彩模型

HSL(色相hue,飽和度saturation,亮度lightness)也稱HLS或HSI(i指intensity)與HSV非常相似僅用亮度代替了明度。二者的區别在于,一種純色的明度等于白色的明度,而純色的亮度等于中度灰的亮度。

HSV(色相hue,飽和度saturation,明度value),也稱HSB(B指brightness)是藝術家們常用的,因為與加減法混色的術語相比,使用色相、飽和度等概念描述色彩更自然更直觀。HSV是RGB色彩空間的一種變形,它的内容與色彩尺度與其出處——RGB色彩空間有密切聯系。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10

三、調色公式

在講解調色公式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液晶屏幕上的像素是怎樣構成的呢?其實液晶屏幕是由三個次像素構成的一個像素,一個液晶發光體背後是三個小的發光體。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11

當三個液晶發光體:紅綠藍融合後,這時我們會看到的文字是白色的。這樣就引出了我們的調色公式了。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12

RGB—加色三原色模式

RGB色影模式是工業界的一種顔色标準,是通過對紅(R)、綠(G),藍(B)三個顔色通道的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到各式各樣的顔色的,RGB即是代表紅、綠、藍三個通道的顔色,這個标準幾乎包括了人類視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顔色,是目前運用最廣的顔色系統之一。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13

當RGB相等時形成無彩色,也就是沒有任何顔色傾向。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14

三原色RGB:使用三原色可以混合出二次色,這和觀察距離以及像素大小都有關系。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15

二次色CMY的混合:使用三原色可以混合出二次色,這和觀察距離以及像素大小都有關系。

RGB調色(你必須知道的調色理論)16

因此RGB的加色模式,其公式如下:

R(紅) G(綠)=Y(黃)

R(紅) B(藍)=M(品紅)

B(藍) G(綠)=C(青)

同樣也可以推出:

R(紅)的反色是C(青)

G(綠)的反色是M(品紅)

B(藍)的反色是Y(黃)

ps:反色也稱互補色,增加R(紅)就意味着減少C(青)。如果畫面偏C(青),你就可以通過增加R(紅)來減少偏色。

根據以上公式我們就可以推導出調色的基本規則了。例如,我們要為圖像增加紅色,則至少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

方法一:隻增加R(紅)通道的數值,由于每一個像素的R(紅)通道的數值都增加了,整個圖像就會偏紅,當然,這會同時增加整個圖像的亮度。

方法二:降低R(紅)的反色C(青),但是達芬奇軟件不讓我們直接操作C(青)顔色通道,不過沒關系,不要忘了C(青)=B(藍) G(綠),我們可以同時降低B(藍)和G(綠)的數值,這就等于降低了C(青),同時也就等于增加了R(紅),畫面同樣會偏紅,不過由于B(藍)和G(綠)的數值降低了,畫面的亮度也會降低。

通過上面的介紹,你完全可以推導出增加或減少某種顔色的方法,進而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整軟件所提供的滑塊或者旋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