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在臨床應用中很廣泛,有些醫生喜用之,不過有些醫家認為“麻黃”為虎狼之藥,應用很謹慎。
中醫功效
麻黃,歸肺、膀胱經。辛、微苦、溫。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腫的作用。臨床常用來治療咳嗽氣喘、皮膚病、風寒感冒、水腫、風寒濕痹等症。
臨床應用
1. 治療感冒
麻黃發散之力較強,可以開通毛竅,發汗解表,臨床常用來治療風寒感冒。
例如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黃湯,用來治療風寒表實證。麻黃湯由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組成。
2. 治療痹證
西醫中說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屬于中醫痹證的範疇。主要表現為關節屈伸不利,疼痛,麻木等。
《藥性論》載:“麻黃,治身上毒風頑痹,皮肉不仁。”麻黃用在痹證中,具有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臨床根據情況酌加桂枝、雞血藤、土茯苓、路路通、威靈仙、當歸、川芎、忍冬藤、桑枝等通絡活血藥物。
3、止咳平喘
麻黃治療咳嗽,是臨床中使用很廣泛的。麻黃細分又有生麻黃、炙麻黃、麻黃絨之分。
我在臨床使用時,止咳平喘,一般用炙麻黃,小孩一般用麻黃絨。剛開始用時,比較謹慎,常規用量控制在10g以内,後面慢慢膽子大一些,有時用到15g,也沒有見明顯的不良反應,反而止咳的作用更強了。
對于小兒,如3歲以内,一般控制在3~5g左右,3歲以上的可以控制在10g以内。
不管是風寒咳嗽、風熱咳嗽還是痰濕咳嗽,臨床随證加減,效果都不錯。
如是風寒咳嗽,可加杏仁、厚樸等。如是風熱咳嗽,可加桑白皮、魚腥草、石膏、黃芩等。如是濕咳,可加半夏、陳皮等。另外配伍地龍、旋覆花、代赭石等藥,止咳效果更顯著。
細心的夥伴也可能發現,市面上許多止咳類的中成藥,都有麻黃的身影。
4、治療水腫
中醫認為水腫産生的原因跟肺、脾、腎有關系。麻黃可通調水道,治療風水水腫,如臨床中的腎病水腫,其中的代表方劑如麻黃加術湯。
5、皮膚科應用
寒冷性荨麻疹,主要表現為遇冷誘發或者加劇。臨床多辨證為風寒外襲。
曾使用過麻黃湯、陽和湯加減治療寒冷性荨麻疹,效果都不錯。陽和湯:熟地黃、鹿角膠、炮姜、肉桂、麻黃、白芥子、甘草。
另外臨床上許多過敏性疾病,存在寒熱錯雜情況時,配合麻黃使用,效果也比較顯著。
6、治療陽虛
麻黃同樣可以振奮人體陽氣,臨床使用可以配合附子、艾葉、紫石英、淫羊藿等溫陽藥物。
注意事項麻黃應用得當,的确能收到很好的作用。但臨床上也要根據具體情況,把握病機,合理調配劑量,不然也容易出現傷血耗氣的情況。
麻黃的量如果使用過大,也可能出現失眠、煩躁、氣促、血壓升高等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