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麻風病防治知識問答

麻風病防治知識問答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8 09:29:13

麻風病防治知識問答(疾病防控防治麻風病)1

麻風病防治知識問答(疾病防控防治麻風病)2

麻風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至少已流行了三千多年,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成為引起畸殘的一大原因,曾長期被視為“不治之症”,一度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目前麻風病疫情處于較低水平,但自古以來,對麻風的恐懼、歧視、偏見從未減輕。

麻風病防治知識問答(疾病防控防治麻風病)3

麻風病的定義:

由麻風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

病原體麻風菌的三大特點:

傳染性、嗜神經性和潛伏期長。

傳染源:

是未經治療的麻風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膚黏膜含有大量麻風杆菌,是最重要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

直接密切接觸和呼吸道傳播。

麻風病的早期症狀:

出現淺色或紅色皮膚斑片,常伴有感覺喪失。

臨床表現:

皮膚損害:麻風病人早期有不同程度和數量的皮膚損害,有斑疹、丘疹、結節、斑塊、浸潤、和少見的皮膚原發性潰瘍等。

神經損害:神經損害為麻風病一個主要的表現,臨床上可觸及神經粗大,局部皮膚麻木無汗、肌肉萎縮、局部皮膚和關節營養不良和功能減退。神經損害可迅速發生,功能急劇惡化,及時處理可獲得改善或完全恢複。有些神經損害是緩慢發生,不易為人察覺,待發現時即出現明顯畸殘,稱之為無痛性神經炎。臨床上較難恢複。有時在麻風皮損消退後甚至在停止治療後,仍然會發生神經損傷。

神經損害可引起的畸殘,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面癱、爪形手、垂足、嚴重的局部功能紊亂可引起骨骼改變如指(趾)骨、掌骨和跖骨的吸收,無痛性足底潰瘍,足底潰瘍的足部損害。

麻風病的危害有哪些:

一是麻風病緻病、緻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勞動力喪失,對人民群衆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二是由于社會對麻風病的不了解,對麻風病人産生歧視和偏見,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三是麻風病流行和造成殘疾,增加社會負擔及對衛生資源的消耗。

麻風病的可疑症狀:

皮膚出現不痛不癢皮疹(紅斑、白斑、淺色斑、丘疹、結節等),久治不愈。

皮損的感覺喪失或減退,麻木閉汗。

眉毛稀疏、脫落。

眼睑閉合不全、口角歪斜。

面部或耳垂出現水腫或腫塊,面如醉酒。

爪形手、虎口肌肉萎縮。

手、足麻木或有麻刺感。

手、足或眼睑肌無力。

垂足。

發生無痛性傷口或潰瘍,久治不愈。

周圍神經粗大、疼痛或觸痛。

麻風病的預防:

密切接觸活動性麻風病患者時戴口罩接觸後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加強營養、 提高機體抵抗力等可以減少患麻風病的風險。如果懷疑自己得了麻風病,應該主動去綜合醫院皮膚科或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系咨詢。

内容來自南充疾控

姿勢已擺

就等你點啦

【來源:南充疾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