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扶貧艾草加工項目

扶貧艾草加工項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2:41:11

扶貧艾草加工項目(小艾葉變身脫貧緻富)1

張大姐和同事在縫制艾絨枕 劉晨曦攝

人民網平頂山2月1日電(肖懿木) 河南省魯山縣倉頭鄉薄坪村的貧困戶張大姐,已經在自家門口的工廠上班兩年多了。舒心的工作、不斷增加的收入,讓張大姐家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這天一早,張大姐像往常一樣,來到村頭半山腰上的工作車間,與同事唠了幾句家常後,開始帶上袖套,挽起頭發,調試自己的縫紉工具。

臨近過年,工廠收到的訂單增多,車間的生産任務量很大,張大姐不敢耽誤太久,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态,按照既定計劃,制作艾草枕套。在離她不遠的倉儲區,嶄新的艾草枕頭一層層疊放,足足有2米高,這些都是張大姐和同事們前幾日的勞動成果。

近年來,魯山縣倉頭鄉依托地理、自然、荒山優勢,在發展傳統産業的同時,創新思維,注重發展特色種植産業,艾草種植加工等種植業蓬勃發展,助力貧困群衆脫貧增收。

張大姐所在的魯山縣一強山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于2016年,業務涵蓋艾草種植、生産等環節,輻射帶動薄坪村周邊上萬畝土地艾草種植業發展。

合作社的工資模式是“底薪 計件”。談起自己的工作待遇,張大姐贊不絕口:“在家門口上班方便,早上來,晚上回,不耽誤照顧家人,一年四季都有活幹。我來這上班兩年多了,開始一年10000塊,第二年又漲了1000塊!”

像張大姐這樣的長期工,合作社有11位。到了艾草收割季,合作社還會雇傭勞動能力較弱的貧困戶來工作,一人一天60塊錢,可同時雇傭40人左右。“艾草每年收割兩季,需要大量工人割草、分揀、晾曬,活兒都比較輕松,拿着鐮刀和闆凳就能幹活掙錢。”合作社總經理張強說。

回鄉創業前,張強已在北京打拼多年。2016年,已經站穩腳跟的張強,回到魯山牽頭成立了一強山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深耕本地艾草種植加工行業。

“我之前有風濕性關節炎,後來用老家屋後的野生艾熱灸了一段時間,沒想到好了。從這以後,我就對艾葉市場比較留心,發現包括北京在内的許多城市,艾制品的消耗量都很大。”張強說,看着老鄉們守着這麼好的山艾資源不利用,他覺得非常可惜,決定回來為家鄉脫貧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據張強介紹,薄坪村周邊以山地為主,非常适合艾草生長,且艾草精油含量高,藥效好。目前,合作社生産的艾絨枕、艾灸條、足浴桶、功能椅等産品,銷往北京等地,在行業内逐漸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如何通過合作社,帶動村民脫貧?張強早有詳細的規劃。“艾草種植簡單,很多貧困戶都在種。目前,合作社已經在周邊管理種植的2000畝土地上通過聯耕聯種、代耕代種的模式,與農戶深度合作,艾草市場行情不好時,我們保底收購,讓貧困戶不虧錢,有錢賺。”

下一步,合作社計劃提高艾草加工工藝,進行山艾精油提煉。“該工藝投産後,預計艾草消耗每年能達到6000噸以上,本地艾草種植面積将進一步擴大,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參與其中并受益。”張強說。

扶貧艾草加工項目(小艾葉變身脫貧緻富)2

工人收割艾草 資料圖

扶貧艾草加工項目(小艾葉變身脫貧緻富)3

工人制作功能椅 劉晨曦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