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訓練的體育測量的方法有哪些?在表演教學的基礎訓練階段,形體與語言表現力的訓練,不是要去學習某種體現的程式,它的目的是要使同學們通過訓練使自己的形體的、物質的體現器官,具有一種可塑性由于演員在創作中體現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形體,聲音和語言,因此,這種訓練主要是針對同學們的形體、聲音與語言的可塑性與适應力上但是,這種訓練不是要取代形體課和聲樂、台詞課的訓練,因為形體、聲樂和台詞這些專業基礎課,不僅同樣在培養與發展演員體現方面的創作素質,而且還給予同學們許多技能與技巧的訓練表演基礎訓練中的關于形體與語言的表現力的訓練、則側重于解決體驗與體現的關系的認識,培養同學們從一開始就重視内外部創作素質的齊頭并進,自覺地在創作中把内心體驗與外部體現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且為同學們在表演課與形體、聲樂、台同的訓練搭上一座橋梁,使同學們對這些專業基礎課給予更大的重視,并自覺地把在這些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和技巧運用到表演創作中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形體訓練的體育測量的方法有哪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表演教學的基礎訓練階段,形體與語言表現力的訓練,不是要去學習某種體現的程式,它的目的是要使同學們通過訓練使自己的形體的、物質的體現器官,具有一種可塑性。由于演員在創作中體現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形體,聲音和語言,因此,這種訓練主要是針對同學們的形體、聲音與語言的可塑性與适應力上。但是,這種訓練不是要取代形體課和聲樂、台詞課的訓練,因為形體、聲樂和台詞這些專業基礎課,不僅同樣在培養與發展演員體現方面的創作素質,而且還給予同學們許多技能與技巧的訓練。表演基礎訓練中的關于形體與語言的表現力的訓練、則側重于解決體驗與體現的關系的認識,培養同學們從一開始就重視内外部創作素質的齊頭并進,自覺地在創作中把内心體驗與外部體現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且為同學們在表演課與形體、聲樂、台同的訓練搭上一座橋梁,使同學們對這些專業基礎課給予更大的重視,并自覺地把在這些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和技巧運用到表演創作中去。
這一單元的教學實際上和前面各單元的教學是有聯系的。盡管在以前的各個單元的訓練中,主要是強調演員内部素質的培養與發展,但是或多或少也與表現力的訓練有聯系。例如從松弛與控制訓練開始。絕大部分的訓練都與體現器官訓練有關,存在着内心感受與外部變化的聯系,而這一單元教學中,在強調體現器官的訓練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同學們在訓練中的内在感受,不應該成為單純的、機械的形體技巧和聲音、語言技巧的訓練。另外,這種訓練還應該持之以恒,有些練習應該成為同學們每天的“梳洗”,不斷堅持下去。
(一)面部肌肉活動練習
這一練習可集體進行。同學們或坐或立,内心放松,同時也放松面部的肌肉,然後将眼睜開,雙眉緊皺片刻後再放松,并反複數次;然後雙唇緊閉,兩個嘴角向外拉緊片刻後再放松,并反複數次;接着雙唇緊閉後嘴唇用力向上提片刻後再放松,并反複數次;此後,雙唇緊閉後,嘴唇用力向前努出片刻後再放松,并反複數次。這些動作在反複慢動作之後,可以再反複快動作數次。最後,整個面部肌肉緊張起來,并将五官盡可能地縮在一起片刻後,再放松并反複數次後,整個面部肌肉放松,并閉目靜靜地休息片刻。
在做完這一練習後,教師可以詢問同學們面部肌肉放松與緊張時心理上的不同感受,也可以了解同學們在皺眉等活動時的内心感覺。同學們如果談出的一些感受是真實的,即給予肯定,并可以引導同學們注意,身體的變化往往會引起人的内心的變化。在這一練習中,不僅要注意自己外部的變化,還要善于随時發現這種變化給予你内心帶來的細微的、也許是稍縱即逝的感受。如果有的同學開始談不出什麼感受,也不必苛求,而應該鼓勵他們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漸抓住這種内在感受。
(二)眼部練習
這一練習可以集體進行。同學們可以或站或坐,開始練習之前,要求同學們盡量松弛片刻,然後根據教師的提示來活動眼睛。首先是平視,從放松自然的平視,逐漸緊張起來用力地瞪視前方,然後再放松下來。接着是雙目向上向左、向下、向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各個方向轉動,每轉到一個方向都稍停片刻,并從松弛到緊張,再又從緊張到放松後再轉到下一個方向。在做完上述分解動作之後,教師可以要求同學們兩眼從上到左,然後向下再接着往右連續轉動。這樣轉動數次後放松片刻,接着再反方向地連續轉動數次,然後放松下來,并可以閉目休息片刻。
做完這一練習後,教師仍可以像面部練習結束後那樣引導同學們去談感受,并指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就像我國戲曲表演藝術家們所說的“眼是心之苗”,因此必須重視對眼睛的表現力的訓練,并鼓勵同學們在這一訓練的基礎上,自己去尋找眼睛在表情上的各種各樣的變化,同時注意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感受。如瞟、眇、眺、瞪、瞧、睨、睬、瞅、盯、眯、瞄、盼、睃、睥、觑,等等。
(三)身體各部分分離動作練習
分離動作練習是啞劇訓練中的基礎訓練,而在我們的教學中是為了訓練同學們在身體各部分的活動中,能夠更為靈活,更能聽從指揮并具有可塑性。這種身體(形體)表現力的基本訓練,應該不斷地反複進行。
練習進行的方式是由教師先示範再帶領同學們一起進行。同學們在教室中可排列成數行,插空而立。站立時兩腿分開與肩寬,身體自然站立,不要過于放松,但也不要僵硬。當同學們站立并檢查自己的身體已達到要求時,即可以開始活動。一般來說,分離動作往往是從頭部開始。具體活動如下:
1.頭部與頸部活動練習
(1)頭部向前低垂,然後回複到正常狀态;頭部倒向右側,耳朵盡可能去觸及右肩,但注意肩部不要聳起,再回到正常狀态;接着頭部向後倒下,此時下腭要放松,口可以張開,片刻後再回到正常狀态;接着是頭部倒向左側,耳朵盡可能觸及左肩,但肩部不要聳起,再回到正常狀态。在做完上述分解動作後,按照上述要求,頭部從前向右向後再向左向前連續轉動。轉動數圈後,再反方向轉動。
在做這一活動時,身體要始終保持基本姿态,頸部要放松,轉動時不要太快,一定要注意動作的規格。
(2)頭部平移動作:開始時,頭部處于正常狀态。在做分解動作時,頭部先向前平伸,再回複到正常狀态;然後頭部向右平移,再回到正常狀态;接着頭部向後縮,再回到正常狀态;最後頭部向左平移後再回到正常狀态。由于頭部向左、右平移比較困難,教師可以提醒同學們在平移時不要聳肩,不要左右扭頭。目光要注意前方的一個點,由頸部移動來帶動頭部平移。
做完分解動作之後,就可以從向前伸然後平移至右邊再縮到後方,接着又平移到左邊,再回到前方這樣反複轉動數圈,然後再反方向轉動數圈。
做完這一練習後,可以讓同學們做一些頭部的自由活動,使頭部和頸部放松。
2.肩部動作練習
(1)雙肩上擡下壓練習:練習開始時,全身放松,自然站立。雙臂自然下垂,雙肩松弛,在正常位置放平。然後雙肩盡力向上聳起,但注意不要縮脖子。聳肩到最高處後,再放松回原來的姿态,然後再将雙肩用力下沉,但注意不要伸脖子。當肩部壓到最低點後再恢複到原來的姿态。如此反複十幾次後,可稍事休息,微微抖肩活動,放松一下,再反複練習
在做完上述練習後,可以繼續做雙肩交替上擡下壓練習,即左肩上擡時,右肩下壓,交錯進行。并可以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但必須注意胸不要幫助使勁,頸部不要伸縮。
(2)雙肩前後活動練習:練習開始前要求與上一個練習相同,練習開始時,雙肩肩頭由原來位置盡量向前推,推到無法向前時,再回到原來位置。然後,再盡力向後推,直到推不動為止,再回到原來位置。如此反複地進行十幾次後可稍事休息,抖肩放松一下再繼續進行練習。
做完上述練習後,可做雙肩前後交錯的活動練習,即左肩向前時,右肩向後,亦可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反複多次進行練習。
(3)雙肩轉動練習:練習開始前,雙臂下垂,兩肩放松自然站立。練習時,雙肩由向前推向上聳,接着向後掰,再向下壓,像用雙肩在畫圓圈似的轉動,反複進行十數次後,再反方向轉動,即由下,向後,向上再向前反複進行十數次後,稍事休息,抖肩放松。
做完上述練習後,可以做雙肩反方向轉動練習,即左肩由前向上向後再向下轉動時,左肩反方向由向上、向前、向下轉動,并可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反複練習。
(4)雙肩抖動練習:可以由同學們随意上下、前後交錯抖動雙肩,抖動頻率越快越好。
3.胸部動作練習
(1)胸部分離動作:練習開始前,雙臂下垂自然站立。練習開始後,胸部由原來的位置,盡可能向前挺出後再回到原來位置。接着,胸部盡量向後推出,再回到原來位置。然後再向左推出後回到原位,并繼續向右推出後回到原位。在每次向前、後、左、右推出後回到原位時,可以稍稍放松一下,如此反複練習十幾次。
在做上述四個方位的胸部分離動作練習時,可以發展為八個方位的胸部分離活動,可增加前方、左前方、左方、左後方、後方、右後方、右方、右前方位等方位的胸部活動。
在做這一練習時,要注意是由胸部發力,肩部是随胸部帶動而活動,不可主動用力,在胸部活動時,要讓同學們把注意力放在胸椎的活動與變化上去。
(2)胸部轉動練習:在上一個練習的基礎上,要求同學們自然站立,胸部先向前挺出,然後順時針方向經右前方推出再經右方,右後方向後推出,接着經後方向左推出,最後經左前方再向前推進,用胸畫一個圓圈,反複十數次後,可反方向轉動十數次。開始練習時,可以慢慢轉動,注意挺出與推出胸部時必須到位。在同學們達到要求後,可以逐漸由慢到快。
在做此練習時,要注意是胸部發力,而不是腰胯或肩部發力。
4.雙臂動作練習
(1)雙臂位置練習:練習開始前,雙臂下垂自然站立,練習時,雙臂先向側方張開與身體成45度角伸直,停頓片刻後用感覺檢查一下雙臂的位置是否正确後,雙臂再上擡成側平舉,稍事檢查後,繼續上舉,雙臂向上與身體成5度角後,再用感覺檢查一下雙臂的位置,然後再向上舉直。稍停後,接着雙臂由前方放至與身體成直角的位置,最後雙臂繼續放下,恢複到自然站立姿
此練習可反複進行十幾次,在雙臂放在各位置時,注意肩部不要緊張,同時不要用眼睛去看自己雙臂的位置,要用感覺去檢查。如果發現自己雙臂位置不準确,應憑感覺及時糾正。
(2)大臂轉動練習:練習開始時,自然站立,雙臂側平舉。然後雙臂在體前向下交叉劃圈,在雙臂交叉畫圈時,盡量與身體保持在一個平面上。如此反複十數次後,可反方向轉動,即雙臂由平舉,然後向上交叉畫圈,轉動十數次後,可抖臂松弛一下臂部的肌肉。
(3)小臂轉動練習:練習開始前,自然站立,兩臂側平舉。然後大臂保持原狀不動,僅由小臂由下向内、再向上劃圈。畫圈時大臂盡可能與身體保持在一個平面上。如此反複十數次後,可反方向轉動,即小臂向上、向内、向下、再向外劃圈,同樣反複十數次後,可抖動臂部使肌肉放松。
5.手與手腕動作練習
(1)準備活動時,雙手手腕可自由轉動與抖動,手指可自由活動:伸開手指、握緊拳頭、手指分開與并攏等活動。
(2)手腕轉動練習1:練習前,自然站立,兩臂側平舉。練習時,雙臂保持原狀不動,僅用手腕部帶動雙手,先由下向内,再向外轉動。轉動時,雙手盡可能與身體保持在一個平面上。反複十數次後可反方向轉動。即由上至内,再向下至外轉動十數次後停止。然後可抖動腕部,放松休息。
(3)手腕轉動練習2(小“雲手”練習):練習時,自然站立,雙手腕部貼在一起,手心一上一下,然後以兩個手腕為軸心,反方向交錯轉動。如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經右方轉到左手下方,然後向内轉動再翻到上方;而左手則經左方轉到右手上方,再向外轉動後返回右手下方,如此反複十數次,并可由慢到快,然後再反方向轉動十數次。
做這一練習時,注意兩個手腕要貼緊,盡量不要離開。
(4)手的練習1:練習時,自然站立,兩臂前平舉,雙手握拳,手心向下。然後,手腕上擡、雙手用力伸開,同時雙手十指盡量張開。稍停後,雙手再握拳、再伸開,如此反複十數次
(5)練習2:練習時,自然立,兩臂前平,雙手張開,手心向上。開始先由小指收回,接着是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一個接一個回收成握拳狀。此時翻腕變成手心向下,再由小指開始一個接一個地将手指伸直。掌心向下後,再由拇指開始一個接一個地将雙手五指回收成握拳狀,并翻腕向上。然後再由拇指開始一個接一個地把五指伸開。接着又由小指開始,按上述要求重複活動十數次。此外還可以由慢到快地進行練習,直到動作做得流暢自如為止。
(6)手的練習3:練習時自然站立,雙臂微曲,舉到前方,雙腕上擡,掌心向前,五指并攏,雙手距離略寬于肩。開始練習時,先将拇指與其他并攏的四指分開。然後,食指與其他并攏的三指分開,并與拇指并攏。緊接着中指與無名指和小指分開,并與拇指和食指并攏。接下來是無名指與小指分開,并與中指等三個手指并攏。最後是小指與其他四個手指并攏。做完這一過程後,再由小指開始和其他四個手指分開,然後再一個個手指重複這種分開與并攏到小指方向的動作。如此反複十數次為止。
做這一練習時,要注意每個手指張開時,其他手指應盡可能不動,開始練習時,不要求快而應該做到使每個手指的動作都盡可能地準确到位,能夠聽從控制。在反複練習後,手指逐漸能夠自如地控制的基礎上,再加快速度。
6. 胯部動作練習
(1)胯部分離活動:練習時,自然站立。開始時,胯部先向前推出,然後回到原來自然站立的狀态;接下來,胯部向左推出後再回到原位;此後,胯部向後推出後再回到原位;最後,胯部向右推出後再回到原位。如此反複活動十數次。注意在胯部推出後不要挺腰或彎腰,因此身體的其他部位要注意有所控制。
(2)胯部轉動練習:在胯部分離活動練習的基礎上,讓同學們用胯部由前向左、向後再向右劃圈轉動。胯部的轉動盡可能大一些,但身體的其他部位要有所控制,不能随着胯部的轉動亂動。
為了鞏固與逐漸強化同學們胯、胸、頸、頭部的活動能力,每次練習中還可以反複做松弛與控制訓練中的旋轉練習
7.腿部動作練習
(1)大腿活動練習:練習時,自然站立。練習時先擡起右腿與左腿呈45度角,腳面繃直。然後,大腿發力,帶動整個大腿先由内向前向外再向後劃圈轉動。十數次後,再反方向劃圈十數次,做完後放下右腿自然站立。接下來換成左腿擡起,同樣先由内開始向前向外再向後劃圈轉動十數次。兩條腿都做過之後,可以抖動雙腿,放松一下腿肌肉,并稍事休息
(2)小腿活動練習:練習時自然站立。練習時擡起右腿,大腿擡平,小腿下垂,大腿與小腿成90度角。大腿保持控制,小腿發力。先向内向前,向外再向外劃圈、轉動十數次後,反方向再轉動十數次後放下右腿。然後再用左腿做同樣的活動。兩條腿都做完後,抖動雙腿,放松肌肉,稍事休息。
8.腳與腳腕動作練習
(1)腳腕轉動練習;練習時,先自然站立,然後擡起右腿成15度角,用腳腕劃圈轉動,轉動十數次後再反方向轉動。做完右腳腕轉動後,放下右腿,擡起左腿,正反方向做同樣的活動十數次後,放下左腿。抖動雙腿,稍事休
息。
(2)提踵練習:練習時先兩腳并攏,自然站立。然後,擡起腳跟引體向上,隻用腳趾支撐全身,停頓片刻後,再放下腳跟,恢複自然站立狀态。如此反複十數次後,抖動腳腕,稍事休息。
(3)腳趾活動練習:練習時,先自然站立。然後,先擡起右腿成15度角。回收腳趾後再伸開,如此反複十數次後,放下右腿,再擡起左腿,同樣再活動左腳趾十數次後停下。
(4)壓腳掌練習:練習開始時,先自然站立。然後,先擡起左腳跟僅以腳趾觸地,左膝随之而彎曲。接着,左腳掌往下壓,壓時,腳心一點一點地壓向地面,直到腳跟觸地為止。與此同時,右腳由腳跟部一點一點地往上擡,直到僅以腳趾觸地支撐為止,然後再往下壓右腳掌,同時又擡起左腳掌。如此雙腳交替擡起壓下,反複十數次後可停下來稍事休息。
注意在壓腳時,既要有力,又要柔韌、連貫,不要僅僅擡腳跟。如果是這樣,這一練習就失去了作用。
(四)分離動作組合練習
經過分離動作練習的反複訓練,同學們逐漸能夠控制自己身體各部位的活動之後,即可進行分離動作的組合練習。
練習時,同學們可站成圓圈行走,在自然行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示同學們注意進行某一部分的分離動作。如可以先讓同學們去做頭部與頸部的分離動作,在活動中,自己可以去找到一個頭與頸的位置,如把頭頸向前伸出,
或者把頭部歪向右肩等,當同學們找到自己頭、頸的适當位置時,就保持在這種位置和狀态下,繼續行走。這時,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去感受自己的形體在這樣一種姿态下生理與心理上有些什麼樣的感覺。然後,教師又可以提示同學們在保持頭、頸部的狀态下去活動肩部,在找到一個自己感到有興趣的姿态,如沉肩、聳肩、或一肩向前一肩向後等姿态後,就保持不變并感受這種頭、頸與肩部組合起來的形體變化,注意這種狀态引起了自己什麼樣的感覺。按照這種要求,教師可以在同學們行走的過程中,按順序提示同學們去變化胸部、胯部、膝部及腳掌等部位,并發現這些變化引發自己在感覺和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最後,由于全身各部位的分離動作組成了一個很誇張,甚至十分畸形的形象,這時,教師要讓同學們去感覺這種狀況下心理的變化。然後,教師要求同學們保持這種心理上的感受,身體逐漸恢複到接近正常的狀态,但仍可保留那些引起自己内心感覺的某種細微的特征,比較自然地繼續行走,直到同學們既能保持某種特有的心理狀态,但在形體上又不過分的誇張,而是内外部基本上處于一種和諧統一的狀态下即可。
在做完這一練習後,教師和同學們可以一起來讨論這種分離動作組合練習給自己帶來的體會和感受。如有的同學感受到由于自己的頭部側面上揚使自己感覺到了一種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感覺,因而在肩部活動時找到了一肩高一肩低的姿态,接着又把胸挺出,胯部一側上提,雙膝向外,兩腳八字行走,最後使自己覺得好像是一個本身并不怎麼樣、但卻神氣十足的教師爺。總之,盡可能讓同學們在分離動作的組合之中去感覺心理上的某種變化并找到一種形象的感覺。教師還可以就此提出形體與心理的相互關系,講明“容動而神随形現而神開”的道理,并可以要求同學們在生活中去注意觀察不同的人的形體特征帶給人的感覺。
這一練習可以反複進行,因為在不同的分離動作的組合中,同學們會有許多不同的感受與感覺,并且會使同學在反複訓練中,重視内部與外部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五)行走練習行走練習1:
這一練習可集體進行。同學們可站成一個圓圈,然後向左或向右轉。教師發出口令後即開始行走,首先是正常狀态下正常速度的行走。行走時要求同學們頭部像一個氣球一樣不緊不松地正好放在自己肩頭上,但仍然有一種向上的感覺。兩眼平視,胸部帶動全身,兩臂自然擺動。腹部與臂部不僵不松,兩腳交替地行進在一條中心線的兩側,腳尖稍稍向外,但不要成為外八字或内八字。在同學們自然行走時,教師可以不時提醒同學們糾正不正确的姿勢和排除身體某個部位不必要的緊張,如聳肩、挺腹、腆臀等等。然後,教師可以擊掌進行指揮,讓同學們加快或放慢速度,也可以要求同學們加重步子的力度和使步伐變得輕盈。在步伐的輕重變化時,教師要提醒同學們注意腰部的力量變化與氣息變化的控制。
行走練習2:
這一練習可以集體進行。同學們仍然可以站成圓圈順序行走,開始是正常狀态行走,然後教師可以要求同學們改變行走時的姿态:
(1)上身保持原有姿态,膝部彎曲或半蹲着行走;(2)身體繼續下蹲,兩手抱膝行走;(3)身體下蹲,兩手抓着腳尖行走;(4)身體直立,用腳尖行走;(5)身體直立,松胯行走。(六)中心練習
這一練習可集體進行。同學們站成圓圈後向一個方向按順序行走。開始時是自然狀态行走,然後教師就可以對同學們說:想像你身上有一個中心,當教師提到哪裡是你的中心時,你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一點上。這時教師就可以不斷變化同學們應該注意的中心。如頭頂、兩耳之間的中軸點、胸部、腹部、臀部、膝部、腳掌等等。教師在每提出一個中心點後,都可以讓同學們在行走中去感覺一下,不要急于馬上變換到下一個中心點上去。另一方面,也要要求同學們注意在行走中由于中心變化而帶來的感覺,而不要想着去表現給别人看。
在做完這一練習後,教師可以詢問同學們由于中心變化所引起的感覺。一般來說,同學們會感覺到中心從頭到腳的變化過程,自己的身體也從輕到重。有的同學甚至會感覺到人的年齡的變化。如中心在身體上部時,覺得自己好像年輕;中心到腹部時,好像人到中年;而中心到腿、腳時,仿佛是人到了老年。此外,還可能有的同學感覺到了心情上的變化,如中心在身體上部時心情就比較輕松、愉快,而中心在身體下部時,心情就覺得比較沉重等等。教師對這些體會與感覺都應該給予肯定,并引導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意識地注意自己在不同的情況下中心有什麼變化,以及在生活中去觀察不同人物的中心有什麼不同,還有他們在不同的狀态下,中心有什麼變化。
這個練習在做觀察與模拟訓練和舞台行動的練習時,都可以反複運用。(七)自由尋找中心練習
這一練習可以集體進行。同學們可以自由行走,在行走中自己可以尋找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可以是自己上一個練習中身體的某個部位。也可以是眼耳、鼻、肩、嘴等等,也可以是身體某個部位的外面,如額頭的外面、鼻子的前方等等。開始做這一練習時為了感覺到自己的中心部位,可以稍稍地誇張一些,等到感覺到這一中心之後,就可以保持這種感覺而恢複到一種幾乎近似自然的狀态。
同學們在做這一練習時,自己覺得已經對自己所選擇的中心有了感覺和感受之後,就可以另外選擇新的中心,再去感覺這個新的中心給自己帶來的感覺和感受。
練習結束後,教師可以詢問同學們在練習中的感覺和感受。一般來說同學們都會發現這些中心給自己帶來的感覺。例如有的同學把中心放在眼睛上,就會感覺到自己好像是一個看見什麼都覺得新奇、總想要去發現點什麼的人;而一個把中心放在前額之外的人就會感覺到自己好像是一個生活在夢幻中的人;而把中心放在鼻子下面的同學也許會感到自己好像是一個到處都要去聞一聞、總想找出别人有點什麼地方不對的人。
教師在同學們談到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之後,還可以引導同學們注意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中心的變化,并且注意觀察生活中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中心的變化,同時還可以去研究不同的人相對固定的中心。
這一練習對捕捉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在創作方法的訓練中出可以運用,甚至在創造完整的人物形象時也可以作為輔助練習來運用。
(八)“大”與“小”練習
這一練習,是讓自己的形體變化與想像和感覺聯系起來。“大”是指同學們通過想像感覺自己是一個龐然大物,可以是一個物體,如吊車;也可以是一個動物,如猛犸象;或者是一種植物,如大橡樹;還可以是一個巨人等等。“小”則可以通過想像感覺自己是一個大頭針、一隻螞蟻、一棵小草、一個侏儒等等。同學們可以發揮想像,自己找到“大”和“小”,在形體上産生出相應的變化與感覺,但不必追求形似,主要是通過想像引起形體上的感覺變化以及相應的心理變化。
(九)“大人物”與“小人物”練習
這個練習是在“大”與“小”的練習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揮,同時也與分離組合練習有關。
開始練習時,可以集體進行。每位同學運用想像,把自己想像為一個“大人物”,這個“大人物”可以是一個皇帝、一個大力士、貴婦人、大明星,也可以是一個很有權威的教授,或者是在家中一切都說了算的主婦,還可以是獨霸一方的土匪等等。總之,在同學們從想像中産生了這個“大人物”的形象,并且運用自己的身體給“他(她)”塑了型以後,就可以通過一些行走或其他活動,把這個“大人物”形象的感覺固定下來。當同學們對這個“大人物”在想像中已經活躍了起來,在形體與姿态上有了感覺之後,就可以用同樣的過程去尋找一個“小人物”的形象,如一個侍臣、一個害怕老師的學生、一個受氣的丈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個子、一個乞丐、一個侍候人的丫頭等等。同樣,最終要求同學們在想像中使這個“小人物”也能夠活躍起來,在形體與姿态上也産生相應的感覺
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出要求;要求同學們去想像這個“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間可能會有什麼矛盾,或者他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然後,要求同學們同時扮演這兩個“人物”,把所想像的在這兩個“人物”之間可能産生的矛盾或者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表演出來。例如流氓和一個擦皮鞋的孩子流氓來擦皮鞋,小孩小心翼翼地侍候他,流氓則百般挑剔;小孩膽戰心驚地辯解,流氓擦完皮鞋後不給錢,小孩央求流氓付錢,流氓将小孩打倒在地。此外,還可以是一個很厲害的妻子,在丈夫發工資的那一天要受氣的丈夫把工資全都交出來而産生的矛盾。總之,同學們可以充分地展開想像,并用啞劇的方式,交替地扮演這兩個“人物”。在同學們自己作好了必要的準備之後,就可以一個個地來表演他們的練習了。
在表演時,可以用一扇景片為間隔,表演完“大人物”後進人景片後,再從景片後出來時就可以演“小人物”了。也可以用轉身或跳躍跨步變化位置的方式來改變所表演的“人物”。但在表演兩個“人物”交替的瞬間,要注意他們相互之間動作的銜接。例如演員在演流氓時,舉手打了孩子,演員一轉身就可以演小孩用手捂着臉倒在地上,然後又撲過去抱着“流氓”的腿,不放他走開。這時演員又可以站起來一轉身,表演流氓先是想從“小孩”的手中抽出腿來,接着就用力一蹬,把“小孩”踢倒在地上後揚長而去。
在表演都結束後,同學們可以集體讨論,相互評論,找出自己練習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發現别人的練習的長處和問題,教師則可以在同學們讨論與評論的基礎上,就同學們想像豐富的程度、形象的感覺和形體上的變化,以及技巧上的運用等方面進行講評。
這個練習還可以從“大人物”與“小人物”發展為各種各樣的有鮮明特點的兩個人物變化的練習。如警察與小偷、父與子、售貨員與顧客、未婚夫妻等等。
在做這一練習時,形體上可以适當加以誇張,但是,在感覺上一定要力求真實。
(十)眼睛的表現力練習
經過前面所說的眼部練習之後,就可以進行這一練習。
這一練習以兩人為宜。要求進行即興表演。教師可以讓兩位同學在台上或站或坐,無論自己心裡有什麼想法要告訴對方,還是想要了解對方的想法,都隻能是通過眼睛來表達。例如兩位同學都坐在那兒看書,突然,同學A注視着對方的嘴角,當同學B發現了自己被人盯視後,擡起頭來注視着同學 A。這時同學A不好意思地把目光躲開。同學B用目光表現出對同學A的注視的疑問與不滿,正巧同學A又擡眼看見了同學B的目光,發現他目光中的疑網和不滿後,又不自覺地把目光移向了同學B的嘴角。同學B從對方的注視中,感覺到自己的嘴角上大概有什麼問題,伸手一摸,發現自己的嘴角上原來粘上了一顆米粒,一邊用手把米粒擦掉,一邊用目光表示出一種帶有數意的感激之情後,同學A則報之以和善的目光和微笑,然後他們二人又都低下頭去讀書了。
做這一練習時,同學們先不要商量要做的是什麼,而應該即興地當場産生想像和心理行動。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擠眉弄眼地用眼睛來說明自己的意圖。教師應要求學生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内心活動必須具體、細緻。在開始進行訓練時,可以不一定有一個完整的情節,隻要有真實的瞬間,雙方能夠從對手的眼睛裡看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然後在訓練中逐漸要求同學們能夠延長這種交流的過程和加強心理和情感的色彩。
(十一)手的表現力練習
1.手勢練習
教師要要求同學們輪流來做這一練習。
首先,教師要求同學們必須用單手或雙手做出10個具有行動性的手勢。如招手(要求别人過來)、鼓掌(歡迎)、豎起大拇指(贊揚)、握拳揮動(鼓勁),等等。同學們在開始做時可能很快就沒有什麼手勢可做了,教師就可以啟發同學們展開想像,同時還要同學們去發現一個行動可能會由于規定情境的變化而在手勢上出現很多細微的變化。例如揮手(告别),由于情境的不同和自己告别的對象不同,在告别時揮手就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變化。教師要引導同學們不僅僅是去做手勢,而是要學會把手勢變成有情感色彩的“語言”。
2.用手講故事
做這一練習時,教師可以要求同學們先想出一個簡單的故事,然後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用手來把故事的内容表現出來。例如“在一個地方有一座高山(将左手的手背隆起成一個山的形狀),有一個人要上山去尋寶,他從山腳下往上爬(這時可以用右手的食指與中指做出人走路的樣子向左手的手背攀登)。他走到了半山腰(右手的兩個手指頭停在了左手手背的中間),這時,他看見一輪紅日從遠方的地平線上升起(将左手伸平當作地平線,右手握成拳頭當作太陽從左手下慢慢向上舉起),如此等等。
當然,在做這一練習時,有些地方是很難用手勢來表現的,那也就不要強求,隻希望同學們充分地展開想像來利用自己的雙手。如果某位同學實在講不下去了,就可以另換别的同學來講,目的是為了引導同學們重視手的表現能力。3.手的交流練習
這個練習一般來說以兩個人為宜。在練習開始之前,先布置上景片使演員與觀衆隔開,僅在景片的中間放上一個窗片(或者是一個特制的中間有一個窗戶那麼大的框子的景片亦可),在窗口處可以放上一個與窗台一樣高的桌子,也可以不放(視練習需要而定)。做練習的同學可以事先商定一個簡單的情境、人物關系和相互之間的行動,然後在窗口處表演。由于觀衆隻能看見兩個演員的手,所以,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将主要是通過兩個人的手的行動表現出來。
例如窗口内的桌子上放着兩隻杯子,一雙男人的手在緊張地轉動着杯子一隻女人的手用調羹在杯中攪動着。少頃,男人的手縮了回去,然後拿出一個首飾盒放在了桌上,并把它緩緩地推到女方的杯前。女人用手打開了首飾盒,我們可以看到裡面放着一隻戒指。女人的手稍停了一會兒,又把盒子輕輕地關上,并緩緩地向男方推去,當她的手剛剛推到桌子中間時,男人的手急忙伸過來擋住了推盒子的女人的手。這時,兩個人的手碰到了一起,他們的手都停了下來。片刻之後,女人想抽回自己的手,而男人卻把她的手握住了。然後,男人的另一隻手打開了首飾盒,把戒指拿出來,給女人戴上,并充滿溫情地捏着女方的手……
這種練習,開始在課堂做時,可以是同學們簡單地商議後就即興地去做,教師根據學生所做的練習進行講評,對那些基本上合情合理,确實是以手為主來“表達”而不是用手來“說明”的練習,就可以加以肯定。但由于是即興練習,在表演上一定還會有許多地方缺乏表現力。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同學們在即興練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去琢磨,更準确地用手去進行交流,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使手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說話、有感情。
(十二)腿、腳的表現力練習
腿與腳是很難分開的,所以,通常總是結合在一起進行訓練。
練習開始前,先用景片或幕布在課堂内搭成一面可以擋住演員胯部以上的牆,使觀看的老師和同學們隻看見進行表演的同學們的腿部和腳。
練習可一人、二人或三人一起進行。教師在練習開始前要求同學們可以自己去設計一個情境,或者相互商議一個情境,以及相互之間的人物關系和相互行動,然後進行即興表演。由于觀衆隻能看到表演者的腿部與腳,所以表演者主要是運用腿部和腳去讓觀衆看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例如兩位同學商議的是要表現一段父女兩人去逛商店,女兒想讓父親給她買樣什麼東西,父親不同意,把女兒拉走了。當這兩位同學在做這一練習時,我們所看到的是:兩個人走了上來,走到台中時,跟在後面的人的腳停了下來,前面的那雙腳也停了下來。然後,後面那雙腳把腳尖轉向了台口,并踮起腳尖,左右移動了幾下,前面那雙腳也把腳尖轉向了台口,但是沒有随着穩動,隻是在原地換了一個位置,這時前面的雙腳挪向了後面的腳,然後回身向原來前進的方向走去,但是後面的腳沒有動,前面的雙腳也就停了下來。這時後面的雙腿和雙腳在原地扭動着,接着前面的腳跺了一下,又向前走去,而後面的腳卻在地上拖動着。前面的腳停了下來,後面的雙腳又扭了起來。前面的雙腳毅然地轉了過去,繼續向前走去,後面的腳無奈地跟着,并用腳尖踢着前面的腳的腳後跟。前面的腳停了下來,回來狠狠地跺了一下,又轉身走開了後面的腳一步一拖地緩緩走下
當這種練習做完之後,教師可以詢問觀看的同學們是否看明白了,哪些地方有表現力、并要求同學們一起來探讨還可能有什麼方法可以表現得更鮮明生動一些。教師可以結合同學們的讨論來進行講評,并要求同學們在這一即興練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去增強表現力。
在做這種練習時,有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很模式化的表演。教師就應該引導同學注意生活中人們的表現方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并且還要時刻提醒同學們注意:任何表現都是内在體驗的外化,在尋求表現時,首先要從真實的體驗開始,從認真的行動開始。在真實體驗的基礎上産生出來的表現方式往往是很可貴的、有色彩的、有生命力的,但也可能還比較粗糙,然後再在此基礎上加工,使之表現得更加準确。
(十三)聲音表現力練習
聲音表現力的訓練,是在培養同學們樹立起正确的聲音觀念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在素質訓練階段,松弛與控制訓練中所進行的發聲練習要反複地進行,同時還要要求同學們在練晨功時應認真地去完成台詞與聲樂課上所提出的訓練要求。下面提出的關于聲音的表現力的訓練,隻是台詞課的一些輔助訓練。
1.呼喚練習
這一練習要集體進行。同學們分别站在教室兩端,相互面對面的排列起來。練習開始時,先由排列在一側的第一位同學向站在另一側斜對着的第一位同學呼喊,先叫對方的名字,然後再任意說一句話。例如“張小群,咱們去看電影,好嗎?”對方聽到之後,以同樣的距離感覺做出回答:“對不起,我不能去!”在他做完了回答之後,就又由他向對面一側的同學呼喊。這樣一呼一答,直到每位同學做完為止。
然後,教師要求同學們繼續做這一練習,但是音量一次比一次減弱,直到用氣音呼喚,但都要使站在教室另一端的同學聽到你所喊的是什麼。這樣由強到弱、由弱到強地反複進行練習。
做這一練習時,無論是強還是弱,都要要求同學們注意呼吸,聲音放松吐字清楚,讓對方聽得清楚,聽得明白,而且要盡可能地讓人覺得好聽
2.叫賣練習
這一練習要求同學們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進行
教師首先要求同學們注意街道和集市上各種各樣的叫賣聲,然後模仿出來,盡可能從音色、聲調上都模仿得很像,并且還要感受到他們招攬顧客的心态。在課堂上做這一練習時,同學們可以先一個一個地把自己所模仿的“叫賣聲”先表演一遍,然後還可以根據這些叫賣聲,組織成表演練習,如“市場一角”、展銷會、夜市等等。
3.笑聲練習
這一練習同學們可以集體參加。教師先領着同學們做短促的呼吸練習,然後,随着呼吸的節奏,在吸氣時提起腳跟,呼氣時落下腳跟。随着呼吸與身體的起落,在呼氣時發出“哈、哈、哈”的聲音。然後,加快呼吸,并連續地發出“哈哈哈”的聲音。這時同學們之間可以在笑聲中相互嬉戲逗樂,使笑聲得以自然延續,直到覺得腹部已經笑得很累時就可以停下來。休息片刻後,再反複進行。
在做這一練習時,開始是從呼吸、發聲的純技術方面入手,但一定要引導同學們逐漸達到在内心中真正覺得有笑的欲望,并且又能控制自己的呼吸使笑聲連貫、響亮。
同學們在基本上掌握了放聲大笑之後,還可以練習由呼吸帶動,由鼻腔發出“哼、哼、哼”的冷笑聲,以及突然忍不住爆發出來的笑聲等等。
4.由笑發展到哭的練習
這個練習是在放聲大笑的基礎上進行的。練習開始時,讓同學們先放聲大笑,笑到一定的程度後,采用倒抽氣的方式,即在吸氣時發出嗚咽的聲音,而在呼氣時又發出“哈、哈、哈”的聲音。這樣在吸氣時發出的嗚咽聲與呼氣時發出的哈哈聲相互交替,使“哈哈”聲也會帶上哭音,并逐漸完全轉化成哭聲。
這一練習,在解決了呼吸等技術上的問題後,一定要讓同學們在内心中有想像,心理活動要很具體。例如想像自己聽到了有人造他的謠言,說得完全不着邊際,因此你覺得非常可笑,但仔細一想,這個謠言又深深地傷害了你,使你覺得非常委屈,所以又不禁難過了起來。總之,在做這一練習時,不僅是外部技術的訓練,同學還應該使同學們盡可能地做到内外部的統一。
5.邊笑邊說的練習
做這一練習時同學們可以先選一段台詞,或者自己編一個故事。練習開始時,先以笑聲練習為引導,當笑聲與呼吸已經把握住了之後,就可以在笑聲中去說台詞或自己編的故事。對同學們的要求是:笑聲要持續不斷,語言要盡可能地清晰,感覺要真實。在同學們基本上掌握了技術上的要求之後,就可以先從台詞或講故事開始,然後再把笑聲加人進去,邊說邊笑。
6. 邊哭邊說的練習
做這一練習時,同樣可以先讓同學們先選定一段台詞或者自己編一段故事。練習開始時,讓同學們無論是用口腔還是用鼻孔吸氣時都要發出聲音,而在吐氣時則發出“呃、呃”的聲音,這樣先有了哭的感覺後,就可以在保持這種聲音的同時說出台詞或者講出自己所編的故事,邊哭邊說。在掌握了技術方法之後,就可以在内心體驗的基礎上,先說台詞或者講故事,然後再發展到邊哭邊說。但在練習中,要讓同學們注意哭一定要給人以美感,台詞一定要清晰。
無論是形體還是聲音的表現力的訓練,都不是讓同學們掌握某種固定的模式,而是讓同學們認識到自己的身體(包括聲音)是創作的材料和工具,是可以表現出自己豐富的内心體驗的物質基礎。因此,重視對自己身體的可塑性的訓練,同時不斷地去探索新鮮的、生動的、最有特色的表現方式,是表現力訓練的最主要目的。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的是盡可能地發揮同學們在這方面的獨創性。除了技術方法上的規格之外,在表現上一定要讓同學們努力去尋求獨特的表現方式。要鼓勵同學們在表現上去探索、去追求那種最新鮮、最生動最有生命力的表現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