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浙江鄉村振興創新實踐

浙江鄉村振興創新實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1 21:30:32

浙江鄉村振興創新實踐(浙江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1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史濟錫作報告

中新網杭州9月28日電 (記者 趙晔嬌)正在舉行的浙江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正在審議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執行情況的報告》。根據這兩份報告,記者了解到,在高質量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的過程中,浙江堅持數字化改革引領,正在加快數字鄉村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于2021年頒布後,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就制定出台《浙江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簡稱“一法一條例”。

浙江鄉村振興創新實踐(浙江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2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高興夫作報告

本次會議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高興夫在作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時表示,浙江省以“一法一條例”實施為契機,以創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牽引,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取得明顯階段成效。2021年,浙江省糧食播種面積1510.1萬畝、總産量124.2億斤、單産411.2公斤,均創近六年新高。2021年,浙江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47元,連續37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94,居全國各省區第二。

浙江已成為全國農業現代化進程最快、鄉村經濟發展最活、鄉村環境最美、農民生活最優、城鄉融合度最高、區域協調發展最好的省份之一。

特别是浙江作為全國數字化改革最早、最快,也是成效最突出的省份之一,在高質量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數字化改革引領,通過重塑數字鄉村現代産業體系、構建數字鄉村治理服務體系、打造數字鄉村業務應用體系等措施,加快數字鄉村建設。

在重塑數字鄉村現代産業體系方面,浙江主要是探索“農業産業大腦+未來農場”發展模式,建設畜牧業、漁業、茶葉等“産業大腦”,認定首批未來農場10家、數字農業工廠210家。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促進農村電商提質增效,2021年浙江省擁有活躍的涉農網點2萬餘家,實現農産品網絡零售1238.9億元、增長11.7%,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6.7%,連續三年位居全國首位。

在構建數字鄉村治理服務體系方面,浙江主要是叠代升級“一中心四平台一網格”體系,紮實推進基層治理“縣鄉一體、條抓塊統”“一支隊伍管執法”等改革試點,2021年浙江省全科網格建設達标率96.5%,“基層治理四平台”事項辦結率96.7%。堅持以數字賦能鄉村治理,創新推行集體三資“雲管理”、黨務村務财務“雲公開”、村幹部“雲監督”,推廣“村民說事”“網上議事”“積分智治”等做法,2021年浙江省應用信息技術實現行政村黨務、村務、财務“三務”公開水平達99.8%,累計建成省級善治(示範)村8097個、占比40.9%。

在打造數字鄉村業務應用體系方面,浙江主要是圍繞“1612”體系架構和“兩年大變樣”總體目标,系統謀劃農業農村數字化改革整體構架,創新統建全省貫通的“鄉村大腦”+“浙農”應用體系。叠代升級以“11153”(1倉1圖1碼5庫3能力)核心構架為支撐的“浙江鄉村大腦2.0”“浙農經管”等16個“浙農”系列應用,日均訪問量超80萬人次。圍繞建設農業農村領域統一數據服務入口,打造“浙農碼”應用,對接應用場景43個,賦碼用碼超4000萬次。

記者了解到,今年5-9月,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在全省開展了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貫徹執行情況的檢查。在本次會議上,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史濟錫專門作了報告。

史濟錫表示,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頒布實施一年來,浙江省各級堅持數字賦能,構建數字鄉村新圖景。主要是構建省級統建多跨協同的“浙江鄉村大腦 浙農系列應用”體系,推進未來鄉村建設,推進鄉村生産、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數字化變革。2021年,浙江省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66.7%,居全國第一。

這份報告還就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提出意見建議。

報告建議要突出變革重塑,持續增強全社會推進鄉村振興的合力,其中專門提到要進一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短闆弱項,紮實有效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以數字賦能推進浙江省鄉村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重塑。(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