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20:10:00

閨蜜的女兒馬上就要進入小學階段,前個階段本來已經報名幼小銜接班又因為疫情停課,閨蜜不得已辭職在家自己輔導,卻忍不住的焦慮,幼小銜接到底要做什麼準備?

帶着她的問題,我當時在線咨詢了一下哥哥現在的班主任,一個教齡八年的小學老師,試着從小學老師的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從一個幼兒園的孩子,轉變為一名小學生,到底什麼樣的準備才是合适的呢?陳老師說:“上過幼小銜接班,也要注意下面這七件事兒。”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1

第一件:别提前學太多

《育兒基本》指出:提到幼小銜接,爸爸媽媽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小學的學習内容,其實這恰恰是孩子整個幼升小過程中,最不需要擔心的部分。

一些家長會認為,幼小銜接就是将小學的知識提前教會孩子,以免孩子“跟不上”。所以會在幼兒園大班就開始讓寶寶學習寫字、拼音、數學甚至還有培訓班讓寶寶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2

但班主任告訴我們,在剛剛進入小學階段,孩子學會了太多東西,并不利于他學習好習慣的養成,甚至還會形成反效果。她帶的班上曾經有一位男孩,一看就是經過系統的“幼小銜接”訓練,而且腦子很聰明。

所以,老師課堂上講的東西他都會,就開始做小動作打擾别的同學。随着課程的難度增加,他的優勢開始不那麼明顯了。因為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後面反而被基礎沒那麼好的孩子反超了。

讓孩子提前學一點雖然是好事兒,但上學後通過認真聽講,完成作業逐步提升成績,才能幫孩子建立起好的習慣,為日後的進步打下更紮實的基礎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3

第二件:态度比知識量更重要

有的家長會在孩子上學之前擔心,如果自家娃一張白紙到了班上,老師問啥啥不會,跟不上進度,是不是會被老師讨厭?但其實,就像在班級群裡,老師總是去@那些不太注意孩子學習的家長一樣。老師比較在乎的并不是孩子的知識儲備量,而是家長對學習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和投入時間。

即便有些孩子在一年級很難跟上,如果家長能好好配合學校,将孩子的一年級看的和六年級一樣重要,那麼老師也會格外關照這個孩子。畢竟第一年就是一個适應和打基礎的時候。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4

第三件:遵守紀律、思維活躍的孩子老師最喜歡

《一年級我來了》作者告訴爸爸媽媽:在幼小銜接階段,要培養孩子的六大習慣:傾聽習慣、表達習慣、反饋習慣、任務習慣和注意習慣。

為什麼要上幼小銜接班?我們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孩子真正重要的能力,是坐在教室裡能跟着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并且完成一堂課的能力。這也是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目标。在現今的教育體系内,課堂教育還是很重要的一環。就算是上了大學,教授的課上講授也是作為主體的。

然而,有些家長更重視課後的作業、輔導,而忽略了孩子課上的學習能力,這樣不是本末倒置麼?對于準備上小學的孩子,我們可以刻意安排一些需要坐個二十分鐘以上進行的活動,有目的的訓練他們的注意力,以适應日後的課堂學習。

如果你家娃是幾分鐘也不會老實待着,推薦這本充滿趣味的專注力訓練書,通過豐富的小遊戲和畫面,鍛煉孩子的想象力。會讓思維更活躍,在遊戲中學習到的多領域百科知識。#618好物趨勢#戳下方鍊接即可購買。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5

第四件:孩子要經曆一個“學習挫折期”

對于老師說的這點,我深有體會:哥哥由于沒有上幼小銜接,上小學一年級後,經常會哭着說自己不會這個,不會那個,臉上寫着那種深深的挫折感。由于要從一個沒有目的沒有考核的幼兒園遊戲狀态,切換到一個學習能力和成績都會被不斷評估的學校階段。孩子會遇到有生以來第一波挫敗感,心态崩了也是肯定的。爸爸媽媽對此要有心理準備,也要掌握幫助孩子面對困難的方法。

哥哥的班主任當時就對我說,即便她告訴我哥哥這次作業很差,或者上課回答問題完全不在狀況,也不要過分的苛責他。反而每次家校溝通冊上有一點進步都要大力表揚,幫他度過這段難挨的日子,讓孩子體會到通過努力獲得進步的快樂,這也會成為日後學習的動力。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6

第五件:考試也需要學習

我的兩個孩子在小學階段的第一次考試,都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哥哥第一次考試數學和語文加起來都不夠60分,妹妹好一點,總分能湊夠100。一些家長看到孩子第一次考試的分數就絕望了。曾經有個朋友就對我說,當時他覺得孩子可能是智力有問題

雖說考試是為了檢測學習的情況,但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而言并不合适。班主任告訴我:考試是需要學習的,從習慣用現有知識回答問題,到讀題、安排時間。如果要為小學準備,孩子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考試。如果有條件,可以提前讓孩子少量做題,熟悉形式。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7

第六件:孩子應該如何度過這6年

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不僅僅需要孩子進行習慣、作息、知識上的準備,父母也要面對現實,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在一次家長會中,班主任問我們:“你們想讓孩子怎麼度過這6年?”有的家長說想讓孩子快快樂樂,有的還說要以重點小學作為目标,有的家長說順其自然

小學階段說是孩子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也不為過,這點帶班老師最清楚,很多日後考上重點大學甚至國外名校的孩子,其實在小學階段就能看出來了。

作為家長我們要在孩子上學前就明白,在小學裡,孩子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還要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接受審美熏陶和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這幾個方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8

第七件:孩子在校接受的不是“天才教育”

班主任聊到一位家長,三年級下班學習私信她,質疑學校和老師的教學水平。因為這所小學在本市甚至區域内都是很有名的,對本校的水平很有信心。所以班主任約了這位家長詳談,想看看孩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結果是孩子遭遇了常見的“三年級危機”,這位女生入校時很優秀,說是“天才”也不為。無論是課上的表現,還是作業考試,都是讓老師啧啧稱贊的好學生。

二年級還代表學校參加了區裡的知識競賽。但在三年級時,她的成績遭遇了“滑鐵盧”,家長認為是學校耽誤了家裡的“天才女兒”。而事實則是因為太想讓孩子優秀,施壓過度,讓孩子産生了厭學情緒

幼小銜接需要做哪些知識準備(幼小銜并非隻是學)9

在這裡班主任想建議孩子即将入學的家長,要對我們現有的教育體制有個大概的了解。在學校的教育中,雖說應該因材施教,但整個義務教育的目标并不隻是培養天才,而是和家長一起将孩子培養成為心智健全的普通人。

要有了這個意識,才會了解到自己在孩子的學業生涯中,應該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态,和學校配合好。首先是要性格健全心理健康,其次養成好習慣,最後才是最終能學到多少,變得多天才。

淩晨媽媽來叨叨:

這篇班主任老師給我的“幹貨”,也是我在陪伴兩個小學階段的孩子感受最深刻的。我們小時候每次考試結束,父母更重視試卷上的分數。而現在我更關注孩子的表現,聽到孩子認真的說:“這次我努力不夠,下次我會更努力時”即便分數再慘,我也會松一口氣。畢竟人生處處都是考試,學會怎麼下次更好才重要。與你共勉,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學業有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