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遊西山村古詩拼音版

遊西山村古詩拼音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1:21:53

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遊西山村古詩拼音版(遊西山村)1

這首詩寫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時作者已退居山陰。乾道二年,陸遊因為曾經積極支持張浚北伐,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被罷免了隆興(今江西南昌)通判之職,回到了故鄉山陰,居住于三山鏡湖。《宋史·本傳》稱:“言者論遊交結台谏,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遊山西村》就是陸遊回鄉後不久寫成的。

詩的題目“遊山西村”标明這是一首記遊詩。“遊”,遊玩,觀賞,遊覽。“山西村”,似不是确指一村。今浙江紹興鑒湖附近有“山西村”,但詩中有“又一村”,可知在這首詩中并非一村專名,作“山西旁的村莊”解或更為穩妥貼切,不必拘泥。

這是一首七絕。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以議論開頭,點明這次出遊的時令,并在議論中寫出了遊山西村受到朝氣熱情接待。“莫笑”,不要譏笑。“農家”,農村的人家。指農民百姓。“臘酒渾”,臘月裡所釀造的酒稱為臘酒。渾,指渾濁,說明酒的質量差、時間短。酒以清者為貴,放置的時間愈久愈好。“豐年”,豐收年景,指年成好的時候。“足雞豚”,“雞豚足”的倒置。足,多。豚,豬,代肉。這裡是說菜飯豐盛。首聯兩句是用倒插筆的方法,先寫了山村人們的熱情好客。詩人一路遊賞,來到村中,受到人們的熱情款待。他們拿出了自己釀造的臘酒,殺了自己喂養的雞、豬,款留詩人,共話鄉情。盡管臘酒渾濁,可是他們的真誠和友好,卻使詩人十分感動:隻要條件許可,他們就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招待客人。“豐年”使他們有了招待客人的基礎

詩人起筆便寫山村人們的好客是有深意的。作者通過農家的熱情好客,寫出了山村人們的淳樸善良的美德,這與官場險惡,恰成鮮明的對比,詩人不能不深有感觸,故于首聯突出地描寫了農村的人情。這是詩人遊山西村感受最深、印象最深的,所以放在開頭來寫,表現了作者對這種誠摯淳樸習俗的熱愛。在結構上,則為尾聯的收束作了鋪墊。

颔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叙述出遊過程中見到的景色和當時的感受。“山重水複”,山巒重叠,水流繁多。這是途中的景色,詩人以素描的手法,緊緊抓住“山”、“水”的不同特點,勾勒其形象。“柳暗花明”,着眼于樹木,突出其色彩,柳色深綠,故曰“暗”;花光紅豔,故曰“明”。這兩句寫路上的風光。在去西山村的路上,詩人走過一層一層的山巒,涉過一道一道的水流,心中正在疑惑前面是否有路可走,擡頭一望,一個被柳蔭花樹所籠罩的村莊忽然出現在眼前,使詩人又驚又喜。

此聯是傳誦千古的名句。作者不僅以極其凝煉的語言描繪了山中清新秀麗的圖畫,而且還帶有耐人尋味的理趣,以至千百年來,或借以描繪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景,或用來形容文藝作品的情節出人意料,引人入勝,或用來說明從一個優美的風景區進入到另一個優美的風景區,甚至有人用來比喻生活道路上的轉折點。凡此種種,都說明了這兩句在思想内容上的容量是極大、極深,也極含蓄。在形式上,這兩句對仗工穩,“山重水複”對“柳暗花明”,“無路”對“一村”。“疑”與“又”兩個字用得最妙,不“疑”,便顯示不出後面的驚喜,無“又”則不能充分表達出欣喜的程度,“疑”與“又”相互配合,使内容的内在聯系更加密切。

那村中情景又是如何呢?頸聯兩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寫的就是詩人在村中看到的情景。“箫鼓追随”,即“追随箫鼓”的倒裝。箫和鼓都是吹打樂器,此代指樂隊。人們追随着祭神的樂隊往前走。“春社”,在古代,人們把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作為祭祀土地神,以乞求保佑豐收的日子,這一天稱為“春社日”。據《荊楚歲時記》說:“社日,四鄰并結綜社牲醪,為屋于樹下,先祭神,然後飨其胙。”這裡的“春社”,是指祭神的地方。“簡樸”簡單樸素。“古風”,古代淳樸的風氣。

頸聯描寫了詩人在村内看到的情景。人們圍繞跟随着吹箫打鼓的樂隊,向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走去,他們的衣着簡單樸素,表現出一種淳厚的氣質,依然保留着古代人儉樸的作風。出句通過描寫熱烈的場面,反映了山村人們的習俗;對句通過人們的衣着,表現山村人們的樸實。從而流露了作者對山村人們生活習俗的熱愛。這種感情,使詩人主動縮短了自己同村民之間的距離,而決心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知已,而在尾聯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從今若許閑乘日,拄杖無時夜叩門。”這個尾聯是詩人内心活動的展現。“若許”,如果允許。此指朝廷允許。“閑乘月”,是說空閑的時候趁着月色拜訪。“無時”,不論什麼時候,随時。“叩門”,敲門。

詩人想,從今以後,如果能夠在家閑居,我将趁着明月之夜出遊,那時我将用拄着的手杖敲門,到農民家作客,與人們共話家常。這兩句寫了出遊的感觸,總結了全篇,照應了首聯。

這首七律記述了詩人出遊的經過,描寫了秀麗的鄉村風光和農村節日的熱鬧景象,贊揚了農民的好客和淳樸,反映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首詩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首先,在材料的取舍上匠心獨具。作者注意了寫景,而且寫得優美秀麗,色彩鮮明,具體生動,這與“遊”字是相符的。但是,作者要突出的是“人”,因此詩筆的重心落在了農民身上,寫他們的美德、衣着、氣質和生活,從而表達了詩人與農民之間的深厚的情感。這就不同于一般紀遊詩,而顯示了深刻的思想性。其次,形象鮮明、具體、生動。颔、頸兩聯最為突出。首尾兩聯是議論,仍然具有鮮明的形象。另外,語言自然淳樸,通俗易懂。

前人論詩往往認為宋人律絕遠不如唐,就整體而言,不無道理,但并不是所有的詩都如此。象這首《遊山西村》就大有唐律神韻,全詩形象鮮明、具體,情感深厚、真摯,語言自然、圓活,色彩清新絢麗,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