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南京十條步道

南京十條步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1 07:26:45

南京十條步道(南京綠道連綴古都之韻)1

長江沿城而過,紫金山鐘靈毓秀,徜徉在六朝古都南京,總能覓到綠道的蹤迹,或石闆,或塑膠,或木棧道,錯落在自然山水間、文化景點旁,勾勒出山水城林之美。

目前,南京市已建成城市型、郊野型、濱水型、山地型等不同類型的綠道863公裡,形成結構性綠色開放空間體系。

因地制宜 構建綠色空間

600多年曆史的明城牆矗立在那裡,淺灰色牆體,映着盛開的桃花和櫻花。

城牆三四米開外就是一條綠道,一些市民正沿着綠道健步。還有一些遊客,從綠道走到城牆下,觸摸着牆磚,聆聽曆史的回響。

移步換景,在明城牆綠道和紫金山綠道交彙處,自然與文化相交融。

在鐘山風景區的郵局、地震台等區域,在綠道的設計、植被的選擇上踐行的是因地制宜的理念。利用群衆爬山踩出的小路和已經廢棄不用的老舊道路建設綠道;在原有喬木與灌木較為成熟的山林地帶,相應布置不同類型的地被植物,如鸢尾、小葉栀子、麥冬、蔥蘭等,豐富林下空間;在場地相對空曠的地帶,選擇性地種植一些香樟、銀杏、榉樹等形成背景骨架,補種中下層植物的同時,預留出足夠的通透空間。

“綠道本身是活态的,當面對自然或文化遺迹的時候,綠道不是裝飾它們而是呈現它們,通過視點選擇達到交融的效果。”曾參與明城牆綠道設計的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成玉甯介紹,南京綠道串聯起了自然闆塊,構建起了生态體系,展示出了南京的曆史文化。

科學設計 落實生态保護

滾滾長江,百舸争流。

站在江心洲觀景平台憑江眺望,貨船鱗次栉比,長江五橋正在施工建設。沿觀景台前行是一條棧道,這條300多米的臨江棧道繞了15個彎,而每一個彎處都是為了避讓一棵樹。這樣的大樹僅在江心洲的堤外就有1.5萬餘棵。

“根據長江水位不同階段的特征,在堤壩不同位置選用了不同生态植被組合。你看,這個位置,汛期的時候會被淹沒,岸線容易被侵蝕,就選用了根系發達的耐水濕固土植被。江堤迎水坡采用石籠與聯鎖塊護坡等生态技術,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為水生物種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同時,地帶性觀賞草以及宿根類生态野趣組合的運用營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低維護景觀。”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島開發有限公司總景觀師餘曉琨告訴記者,島上綠道設計運用了近300種各類植物,近100種觀賞地被,以及30餘種的野趣組合,形成了符合江心洲獨有生态風貌的植物特色,對長江岸線的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老山綠道珍七路段是行人登山健身的打卡地之一,站在大椅子山腳下,綠道蛇形蜿蜒,若經過大樹,必有留出的保護點。這段近10公裡長的綠道,路面材料采用了塊石鋪裝,架空塑木台階,石質台階,碎石路面等多種樣式,施工過程中未破壞一棵樹木,部分路段就地取材,最大限度保護了原有生态環境。

服務先導 方便群衆出行

為方便群衆出行,南京每條綠道上都設立了供遊客休息的驿站,在下馬坊段、地震台段的青果文化驿站,行人可享受若幹便民服務:免費供應檸檬水、自行車租賃、提供食品、免費WiFi,還配套建設了衛生間。

明城牆綠道秦淮河段,之前沿岸廁所、座椅、垃圾箱等服務設施偏少,除橋下外沒有避雨的地方,周邊居民一直意見很大。借助綠道建設,沿途在合适地點增建了驿站、廁所、避雨亭、座椅、垃圾箱等服務設施。

紫金山綠道全線共設置出入口12個,連接通道利用原有道路,主要出入口均連接地鐵站點或城市交通道路,輔入口均連接居民區。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副局長毛海城介紹,未來,南京的綠道還将繼續延伸,按照《南京市綠道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至“十三五”末南京綠道總裡程将達到1400公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