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小孩不分場合瞎說話怎麼教育

小孩不分場合瞎說話怎麼教育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4 06:47:24

小區的公園經常有許多寶媽和老人帶着孩子去玩,孩子有玩伴,大人也可以在一起交流。

最常見的就是相互之間逗孩子說話。

“來寶貝,叫阿姨!”

“阿姨好!”

“哎,真乖!這小嘴真甜!”

“你家孩子怎麼這麼會說話啊?你看我家這個就不愛說話,他還比你女兒大呢,真愁人。”

你是不是也有疑問,同樣的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就不愛說話,有的孩子小嘴一張,噼裡啪啦特能說?

在嬰兒期,父母就應該試着去和嬰兒說話,而不是對他們說話。

不是吧,那麼小的嬰兒什麼都不懂,怎麼和他對話?

如果你也認為嬰兒什麼都不懂,隻要讓孩子吃飽喝好,沒事的時候再逗逗孩子,把嬰兒照顧好就行,那你就錯了。

一、嬰兒的語言是理解先于生成的。

在嬰兒說話之前,他們能夠理解成人的很多話語,并能夠通過某些方式參與語言交流,包括使用面部表情,手勢,模仿和其他非語言的方式,這就是前語言交流。

家裡有小嬰兒的朋友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你每次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小表情都會有一些不同,例如你說的如果她不感興趣,她可能會哭,感興趣的她可能會笑,如果你說的事情他比較好奇,他會用眼睛直直的看着你。

小孩不分場合瞎說話怎麼教育(孩子的嘴巴為什麼噼裡啪啦特能說)1

前語言交流最明顯的表現是牙牙學語,即發出類似言語但又沒有意義的聲音,開始于2–3個月大的時候,一直持續到1歲左右。

一位媽媽用自己發出的“啊”聲對女兒的“啊”聲作出反應時,女兒會重複這個聲音,然後媽媽再重複一次,這就是母女正在進行前語言交流,雖然這個“啊”聲沒有特殊的意義,但是,對它的重複類似一種對話交流,嬰兒由此獲得有關交流需要雙方參與,輪流進行的意識。

如果你和一個很小的嬰兒待在一起24小時,你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咕咕的叫聲,哭聲,咯咯的笑聲,嘟哝的聲音和很多種其他的聲音。盡管這些聲音本身沒有什麼含義,但是它們在語言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真正的語言鋪平了道路。

嬰兒在早期就已經在嘗試跟人、環境、物進行交流了,而這種交流就是她後期學會語言的重要基點。

二、孩子是否愛說話,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1、家庭因素,親情越豐富,孩子越善于表達。

言語是人表達自己并與人交流的心理現象,是人通過感知和學習而獲得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出現早晚與發展情況取決于早年情感撫養的程度。

如果孩子出生後,周圍總是圍着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姑姑阿姨的關愛,家庭成員多,他們之間就需要交流,必定産生頻繁的語言詞彙,豐富的親情,給孩子一種有愛的撫養環境,孩子的情感豐富,心理也就健康快樂,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善于表達,不怕生,人際關系良好。

而如果家裡隻有媽媽在照顧嬰兒,恰好這個媽媽隻喜歡默默的做事情,平時對嬰兒除了照顧,很少和孩子互動,那麼這個孩子經常處于缺乏言語的背景,語言刺激就少,孩子當然沒有開口說話的欲望,在進入幼兒期後也仍然不愛出聲,不願表達,表現出說話語遲。

為了孩子,媽媽在照顧嬰兒的同時,要多和孩子說話,話越多越好,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出門,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多見見陌生人,讓孩子多接受語言的刺激。

小孩不分場合瞎說話怎麼教育(孩子的嘴巴為什麼噼裡啪啦特能說)2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說,在嬰兒牙牙學語的時候,如果大人能通過眼神交流、語言回複等方式予以積極回應,會有助于孩子的語言發展。

父母給予孩子豐富的語言環境,鼓勵孩子說話的欲望,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是可以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

2、重視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幫助孩子的發音器官更好的發育。

口腔是發聲的主要器官,它們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孩子能更早的開口說話。

嬰兒從呱呱墜地到兩歲前後,是會出現口腔敏感期的。大多數嬰兒的口腔敏感期高峰期出現在4月齡到12月齡之間,見什麼都要放到嘴裡咬一咬。

小孩不分場合瞎說話怎麼教育(孩子的嘴巴為什麼噼裡啪啦特能說)3

蒙特梭利曾經提出,假如父母不能給孩子創造好的環境,讓孩子滿足口欲的需求,那麼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就會延長。反之,要想讓孩子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父母就不要壓制孩子,而要鼓勵孩子用嘴巴去探索這個世界。

孩子正是通過嘴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系,同時能夠刺激孩子發展潛能,變得越來越強大。

父母不要因為髒就限制孩子,而是要在安全衛生的前提下盡量給孩子創造便利的條件,幫助孩子度過口腔敏感期。

比如,可以用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用嘴巴咬起某些玩具,對于小嬰兒的咬人行為,媽媽哪怕疼也不要表現得很誇張,否則有可能導緻事與願違,反而強化了嬰兒的咬人行為。有的時候,孩子的口腔敏感期表現明顯,父母還要學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把啃咬這件事情暫時忘記,這也能緩解孩子口腔敏感期的各種症狀。

在給嬰兒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要一味吃流食,在适當的時候要考慮輔食的硬度,吃需要咀嚼的稍硬點的食物,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口腔和舌頭的運用。

5-6個月為輔食初期,以可以直接吞咽的狀态為宜;

7-8個月為輔食中期,以用舌頭可以壓碎為宜;

9-10個月為輔食後期,以用牙龈可以壓碎為宜;

11-12為輔食完成期,以用牙龈可以嚼碎為宜。

食物大小,建議不要大于勺子,便于孩子學習自己用勺子進食。

3、不要過度照顧孩子的需求。

孩子不愛開口說話,有可能是家裡人過度照顧了。

很多父母因為熟悉自己孩子的動作,提前猜出了孩子的需求,并且馬上滿足了孩子,導緻孩子覺得不說話爸爸媽媽也能知道自己的要求,沒有需求可提,也沒機會說話,自然就會出現不開口的情況。

小孩不分場合瞎說話怎麼教育(孩子的嘴巴為什麼噼裡啪啦特能說)4

孩子會發出聲音之後就會帶表情的跟人哦哦哦哦的聊天了 ,再之後就有表達自己的欲望了, 尤其是對吃的東西。父母更要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說話,比如他想喝牛奶,手又夠不到,嘴裡可能發出“en–en”的聲音,并用手去指那瓶牛奶,以便引起媽媽的注意,這時候媽媽不要直接就去把牛奶拿給孩子,而是說:

“寶貝,你想要什麼呀?是不是餓了?”

“你是想吃這根香蕉?還是這塊面包?還是這瓶牛奶?”

“寶貝,你得說出來,媽媽才能知道你想要哪個呀。”

媽媽要反複幾次引導孩子開口說話,直到孩子說出“nai–nai”這個字的音為止,再把牛奶拿給孩子。

父母要創造更多的機會鍛煉孩子開口說話,讓孩子明白隻有開口說話才能滿足需求,才能更快地獲得關注和照顧。

3、發音的正确性,父母不要急于糾正孩子的發音。

孩子因為剛開始學說話,有些字會說的含糊不清,或者發音錯誤,父母不要急于要求孩子改正,父母隻要保證自己用正确的發音和孩子說話就行。

老是糾正孩子說話的錯誤,會打擊孩子說話的積極性,說錯這種情況是必然的,以後會随着孩子詞彙量的豐富而消失。

我兒子當初剛會說話的時候,老是愛把“車”字說成“zhe”,我就糾正他要說“che”,還把這個發音拆開來慢慢說“ch–ch–che”,結果他就偏要說成“ch–ch–zhe”,後來我也放棄了,現在他上學了,有時候說話還會反過來糾正我的發音錯誤。

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嬰兒期,就是自己的孩子說的話隻有父母自己知道是什麼意思,同樣年齡的别的孩子說話一般都聽不懂?果然還是親生的連心呀!

小孩不分場合瞎說話怎麼教育(孩子的嘴巴為什麼噼裡啪啦特能說)5

嬰兒學習語言的途徑就是通過跟外在的交流來實現的,這時候如果父母給予足夠的回應,你會發現孩子慢慢會變得非常喜歡看你說話的樣子,因為他正在觀察,而這些觀察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語言是什麼,在孩子發音器官發育完備後,如果在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裡(有交流需求的環境),當孩子發現之前的動作、眼神已經不足夠表達自己時,那孩子将會用他學習到的語言的方法去表達自己,慢慢他熟悉和熟練運用這些方法後,他就會自然而然的去使用語言,而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學說話。

大約在10到14個月的時候,嬰兒一般就會說出第一個字音,也許是ma–ma或者ba–ba或者别的音,父母一般都會喜出望外,甚至還會為孩子是先叫爸爸還是媽媽而高興。但很快父母就要失望了,因為同一個聲音還被嬰兒用來要牛奶,餅幹和玩具等等東西,這時候的嬰兒并沒有完全意識到一個字和具體事物的正确聯系。

為了讓嬰兒更好的學習和觀察語言,父母就要多和嬰兒交流,多用描述性和解釋性的語言。

比如:

“寶貝,這是一朵紅色的花。”

“寶寶,媽媽正在用水洗衣服呢。”

“寶寶今天穿了一藍色的衣服,和天空的顔色一樣,都是天藍色的。”

小孩不分場合瞎說話怎麼教育(孩子的嘴巴為什麼噼裡啪啦特能說)6

描述具體事物,同時多給嬰兒讀繪本,沒錯,就是繪本,因為繪本上有更多更豐富的語言詞彙,這些是平時生活中不常用到的。

通過描述繪本的情節,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觀察到語言,聽到更多語言詞彙,多和孩子互動,讓他慢慢發展出語言的需求,讓孩子了解到除了手腳眼神,還有一種更好表達自己的方法。

父母最好不要用孩子的兒語去和孩子交流,而是要用正常詞彙發音去和孩子交流,因為孩子需要觀察到的是正确的語言方式。

孩子善于表達,愛說話,往往願意接觸人,即使在接觸新認識的人時也不懼怕陌生人,他們更善于拉近彼此的心理關系,從而容易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擁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會影響一個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有利于他勝任今後的社會角色。

我是@南方橘子,關注兒童心理健康,做合格父母,陪孩子健康成長!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留言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