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多讀點書好不好

多讀點書好不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0:38:47

多讀點書好不好(多讀點書不要太有用)1

國慶之後,有不少朋友找我聊天,有的是想開辟副業,有的是想考研深造,還有的單純是聊聊天,吐槽吐槽生活和工作。

不過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他們的閱讀量太小。

由于工作性質,我身邊的朋友也大多是同行,身處在較為封閉的環境中,導緻視野比較狹窄,語言的邏輯性也不是很強,很多時候都是我在說。

比如學習這個話題,考研的朋友說最近一直在刷題,但現在年齡二十好幾,總是記不住答案。這時候我就跟他交流一些學習的方法,比如交替學習法,1小時學數學,1小時學英語,交替進行,研究證明這個方法對學習效果的提高很有幫助(Robert Kerr&Bernard Booth,1978)。但他對這種學習方法知之甚少,對學習的認知基本還停留在高中的題海戰術上。

再比如,有位想跳槽換工作、但遲遲不見行動的朋友,他說“隻要你有能力,去哪裡都行,即便現在裸辭都可以”。

但這句話在我看來,完全是一句大道理,更是一句廢話。他更應該問的是:我可以培養什麼能力?這項能力在未來有什麼前景和貢獻?如何培養這項能力?如果一個人經常用這些“大道理”、“廢話”來告訴自己,那他就是缺乏批判性思維,也就會變成“知道很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典範。

多讀點書好不好(多讀點書不要太有用)2

缺乏閱讀量,就會使自己的見識受限, 對世界的理解過于片面,除了自身周圍的一小圈子,幾乎認識不到其他可能性。

閱讀的目的是什麼?

阿蘭•德波頓認為,讀書是為了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環境。所以,讀書時一個很高的境界就是:你長久以來心有所感的那些事,那些模模糊糊有感覺,但是又沒辦法明白表達出來的東西,你就去讀書,好的書會幫你清楚地說出來。這才是閱讀的價值,書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艾德勒和範多倫認為,閱讀是為了增進我們對世界的理解。

确實,閱讀經濟學,你可以了解經濟機器的運行規律;閱讀心理學,你可以增進對自己的認識;閱讀曆史學,你可以獲得對宏大叙事的了解。

在我看來,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三種關系:

1)自己與自己的關系:你對自己的認知有多少?你做什麼事情能感到無比滿足和快樂?你的理想和目标是什麼?

2)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你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和底線是什麼?你如何看待自己與家人、愛人、孩子的關系?你在工作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3)自己與世界的關系:你認為現行經濟政策對你有什麼影響?你怎麼看待新的房産規定?你覺得自己獲取财富的目的是什麼?

一旦你能清晰地回答這三種關系,那你的思維就已經登堂入室,邁向卓越了。

多讀點書好不好(多讀點書不要太有用)3

當然,要回答這三種關系,你必須閱讀好書和好文章。

一本消遣或娛樂的書可能會給你帶來一時的歡愉,但除了享樂之外,你不能再期待其他更多的收獲了。還有一些新聞媒體,隻是報道一些你不知道的或引發你興趣的事實,卻沒法增進你對這些事實的理解。

我并不是反對娛樂性、新聞性作品,隻是覺得不能把閱讀這些作品,當做自己在成長進步。

為了訊息或娛樂而閱讀,沒有辦法促進你的心智成長,除了增加一些茶餘飯後的談資,隻會讓你自以為懂了很多。

你看再多的言情小說、霸道總裁、溫柔殺手,隻會徒增你的幻想,甚至蒙蔽你對現實的正确感知,讓你活在夢裡,不斷期待白馬王子的出現。

你看再多的武俠小說、金融巨子、互聯網新貴的崛起,也隻會徒增你的焦慮,甚至讓你對成功産生一些誤解,以為緻富與成功,隻要努力就行,讓你在焦慮與混沌中,迷失自我。

所謂對世界的理解,并非是通過這些娛樂新聞、即時訊息來增進的。

因此,為什麼很多人缺乏閱讀量?

我覺得有幾種原因:

1)以為看垃圾信息、心靈雞湯就是在看書,提高自身認知。

2)日程安排太滿,一點時間都不願意留給閱讀,或者根本就心浮氣躁,看不下去任何嚴肅一點的文字。

3)越是缺乏知識的人,越不喜歡看書。達克效應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多讀點書好不好(多讀點書不要太有用)4

所以說,現代人的基本素養之一,必然是要有基本的閱讀量,起碼對經濟、社會、管理、心理、政治、法律、醫學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不然知識面真的太狹窄了,你的人生也會随之狹隘起來。

懂點管理學,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

懂點心理學,更好地與自己相處、與他人相處;

懂點法律,幫助你避坑;

懂點醫學,知道如何吃、如何運動。

你的人生,會随着你的閱讀量的提高,越過越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