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你是怎麼做到的?常聽人說:“胖點有啥關系!胖不是顯得富态嗎?”其實,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更可怕的是接踵而來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痛風、心腦血管等疾病經研究,四成的糖尿病直接與肥胖有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減肥你是怎麼做到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常聽人說:“胖點有啥關系!胖不是顯得富态嗎?”其實,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更可怕的是接踵而來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痛風、心腦血管等疾病。經研究,四成的糖尿病直接與肥胖有關!
“那胖到什麼情況需要減肥呢?”當體重指數[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大于等于24,是超重;大于等于28,即為肥胖。另外,腹部脂肪堆積最危險,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啤酒肚”。我國成年人腰圍紅線:男性85厘米(2尺6),女性80厘米(2尺4),腰圍若超過此标準,無論體重如何,請立即減肥!
“怎樣才能減肥呀?” 減肥的根本就在于“少吃、多動”。“少吃”,是指一天所有飲食的總能量要适當低于消耗。“多動”,是多運動增加能量的消耗。消耗大于存儲,才能減肥。
有的朋友常抱怨:“我真吃得挺少的,可我喝涼水都長肉啊!”不能有效減肥,請對照找找原因吧!
提倡減肥者飲食規律、少食多餐,讓身體經常處于不太餓也不太飽的狀态。
有些食物外形看起來小,可所含能量卻很高,如煎炸食品、奶酪蛋糕、醬豬蹄等高能量食物,即使自我感覺沒吃多少,攝入能量也可能超标。減肥者要多吃能量密度低的新鮮蔬菜,每天至少1斤,又飽肚又不發胖。
要正規進餐吃飯,少吃零食。要知道零食的增肥能力不容小觑。
減肥者盡量不喝甜飲料,大杯XXX摩卡咖啡能量330千卡,一小瓶可樂215千卡,換算成饅頭也挺可觀。
少吃一餐不一定全天吃得少,刻意少吃一餐,導緻下一次就餐前餓得發慌,要麼中途吃零食,要麼就餐時大吃大喝,算一下總賬可能比一日三餐吃得還多。
即使全天總能量不是很高,晚餐所占比例過高也可能增肥。“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是健康原則。
要細嚼慢咽,增加每口食物的咀嚼次數,使食物能更快消化吸收,更容易興奮飽食中樞,較早出現飽足感而停止進食。吃飯不僅為充饑,還是一種享受,吃飯時應該集中注意力,用心體會美食。
“我又是節食、又是運動,為什麼體重不減呢?”
排除減肥不當,還有一種正常情況:很久不運動的人開始運動之後,脂肪減少的同時,肌肉在增加,表現在體重上可能變化不明顯。但是,隻要腰圍變小了,那就是瘦了。減肥的目的在于減脂肪,不必糾結于體重數字。
醫生的話:
“在正規的肥胖研究中,減肥前後瘦體重(就是指體重中的非脂肪成分)的維持是一個常用的評價指标。”
“減肥重在減肥肉,而不是減肌肉”。
“減肥在于吃得對,不在吃得少。吃太少可能肌肉丢得比肥肉還多。”
“肌肉是消耗能量的組織。肌肉少了,能量消耗減少,吃一點兒就超過身體的能量需要,超出部分長成肥肉。”
“肌肉流失可能導緻隐性肥胖——體重不超标,但肌肉太少,脂肪占體重的百分比超過正常标準”。
“肌肉流失也可能導緻腿部肌肉力量減弱,容易跌倒,更容易得骨質疏松“
怎麼知道自己減的是“肥肉”,而不是“瘦肉”呢?可到有條件的醫院營養科進行腰圍、皮褶厚度、握力及“人體成份分析”檢測,減肥前後對比各項參數即可知曉。(副主任醫師 丁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