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重度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該怎麼治療

重度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該怎麼治療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09:56:16

導語:潰瘍性結腸炎指發生于結腸黏膜慢性炎症性、潰瘍性疾病,典型症狀為血性腹瀉。可出現腸道外症狀,尤其關節炎。病者較健康者患結腸癌遠期風險更高。診斷依靠結腸鏡。治療方法包括:5-ASA、糖皮質激素、免疫調節劑、生物制劑、抗生素,有時需要手術。

重度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該怎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手段也不同)1

一、出現以下症狀,多半是患上了潰瘍性結腸炎,需盡早就醫診治

1、血性腹瀉

血性腹瀉持續時間及程度不一,間歇期無症狀。通常起病隐匿,後逐漸出現便意增加,輕度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及黏液血便。某些患者繼發于感染(如,阿米巴腸炎、細菌性痢疾)。

2、腸道潰瘍

潰瘍局限于直腸、乙狀結腸,大便可正常或為幹結便,但排便時或排便間期,可排黏液伴紅、白細胞。全身症狀輕微或缺如。若潰瘍向近端擴展,可有稀便,患者一日内排便可達>10次,常伴嚴重痙攣性疼痛、裡急後重,夜間無緩解。可見水樣便,或含黏液,往往為黏液血便。

重度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該怎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手段也不同)2

3、全身性中毒症狀

中毒性或暴發性結腸炎特征表現為驟起劇烈腹瀉、高熱40°C(104°F)、腹痛、腹膜炎體征(如,壓痛、反跳痛)和明顯毒血症。全身症狀和體征更多見于重症UC,包括:全身不适、發熱、貧血、食欲缺乏、體重下降。當出現全身症狀時,常常可見IBD的腸外表現(特别關節及皮膚并發症)。

二、确診潰瘍性結腸炎需要做哪些檢查呢?糞便培養與腸道鏡檢,可以幫助确診潰瘍性結腸炎

1、症狀診斷

若體征及症狀典型,尤其伴腸外症狀或既往類似發作史,高度提示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需與克羅恩病相鑒别,但與其他原因所緻急性結腸炎鑒别(如,感染、老年患者缺血性腸炎),更為重要。

重度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該怎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手段也不同)3

2、糞便培養

所有患者必須行糞便培養以查找腸道病原菌,通過新鮮糞便檢查排除溶組織内阿米巴溶組織内阿米巴感染。若根據流行病學或旅行史懷疑阿米巴感染,需行血清抗體滴度測定及黏膜活檢。若有既往抗生素使用史或者新近住院史,應急行大便艱難梭菌毒素測定。

高危患者應查HIV、淋病、疱疹病毒、衣原體和阿米巴感染。免疫抑制患者,需考慮機會性感染(如,巨細胞病毒、鳥型細胞内分枝杆菌)或Kaposi肉瘤。服用口服避孕藥女性,可為避孕藥誘發結腸炎;激素治療停止後,症狀常自行緩解。糞乳鐵蛋白和糞鈣衛蛋白檢測可以有助于區分IBD和功能性腹瀉。

3、鏡檢

需行乙狀結腸鏡,可直視診确診結腸炎,獲取大便或黏液行培養及鏡檢,并對病變區域進行活檢。盡管内鏡觀察和活檢結果不一定可做出診斷,因不同類型結腸炎間表現可有重疊,但急性、自限性、感染性結腸炎,可由組織學上與慢性、特發性UC或CD性結腸炎相鑒别。嚴重肛周疾病、不累及直腸、無腸道出血以及結腸非對稱性或節段性受累多提示克羅恩病,而非潰瘍性結腸炎。初期并非必行結腸鏡檢查,若炎症向近端結腸蔓延,超出乙狀結腸鏡所及範圍,可選擇結腸鏡檢查。

重度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該怎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手段也不同)4

三、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手段有哪些呢?患者病情輕重不同,治療手段也不同

1、日常護理

避免生食水果和蔬菜,可減少對炎性結腸黏膜損傷,減輕症狀。避免攝入牛奶飲食可對疾病治療有幫助,若症狀無明顯改善,則可開放相關飲食。對于相對輕症腹瀉,可予洛哌丁胺2 mg po bid。對于較重腹瀉,可服用較大劑量洛哌丁胺(晨起4 mg,每次大便後2 mg)。止瀉藥可緻中毒性腸擴張,故慎用于重症患者。建議所有炎症性腸疾病患者适量補充鈣及維生素D。

2、臨床治療

(1)輕症病例的治療

直腸炎或結腸炎,病變不超過脾曲患者,可每日給予5-ASA(美沙拉嗪)灌腸治療一次,或根據嚴重程度至每日2次。栓劑對于遠端病變有效,受患者青睐。糖皮質激素和布地奈德灌腸劑療效稍差,但可用于5-ASA治療不成功或不耐者。一旦達到緩解,劑量應逐漸減小至維持量。口服5-ASA,理論上能有效減少UC向近端擴展的可能性。

重度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該怎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手段也不同)5

(2)中度或廣泛性UC患者的治療

脾曲近端或左半結腸累及,局部用藥無效者,在5-ASA灌腸基礎上,予口服5-ASA治療。症狀較重時可予大劑量糖皮質激素,1~2周後,每日減量5~10mg。最大劑量5-ASA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選用免疫調節劑 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避免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

此外,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和戈利木單抗對某些患者有效,對那些免疫調節劑(巯嘌呤治療失敗)或激素治療無效或激素依賴的患者,亦可考慮使用。免疫調節劑和 抗TNF聯用,有時有助患者。最後,對于一些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或抗腫瘤壞死因子藥物無效患者,可以考慮試用維多珠單抗。

(3)重症病例的治療

若患者出現血便每日>10次、心動過速、高熱,或嚴重腹痛,需住院靜脈予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可續用5-ASA。根據脫水及貧血程度,予靜脈補液和輸血。必須密切觀察患者,以防中毒性結腸炎發生。靜脈營養可用于營養支持治療,但不作為主要治療。故可耐受經口飲食患者應該保持進食。

重度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該怎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手段也不同)6

若治療3~7天後無效,要考慮靜脈用環孢素、英夫利昔或手術治療。對激素治療有反應患者,可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内轉為強的松60 mg po qd,出院後根據臨床反應再逐漸減量。靜脈應用環孢素且治療有效者,可改為環孢素口服,并同時服用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口服環孢素可續用3~4個月,在此期間激素逐漸減量,同時密切跟蹤環孢素血藥濃度。一些臨床醫生建議聯激素、環孢素和抗代謝藥物時,需予 卡氏肺孢子菌預防性治療。

結語:UC病變始于直腸,可連續性向近段蔓延,病變連續,無正常黏膜。症狀為腹部絞痛、血性腹瀉間歇性發作。并發症包括:暴發性結腸炎,可緻穿孔;長期可緻結腸癌風險增高。輕度至中度疾病可予5-ASA直腸給藥,近端病變可口服藥物。廣泛性病變,可予大劑激素或免疫調節劑,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暴發性疾病,可靜脈予大劑量激素或環孢素和抗生素(如,甲硝唑、環丙沙星)。也可行結腸切除術,約1/3廣泛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最終需要手術治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