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複興路上——上海交響樂團的十月理想”音樂會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上演。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王永吉執棒,攜手大提琴家聶佳鵬及女中音歌唱家蔡靜雯,世界首演了上海交響兩部委約新作——青年作曲家方岽清創作的《複興·頌》,以及黃凱然、張巍、楊帆、鄭陽等四位作曲家一起聯手創作的《我們的世界》。
兩部委約作品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的倡議下,圍繞“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主題,以豐富多元的創作手法,年輕音樂人開闊的音樂視野,為時代畫像,描繪出中國文化精神内核。同時,也用音樂追溯曲折過往,展現我們的世界,勾勒幸福未來。
其中由青年作曲家方岽清作曲的《複興·頌》,在音樂中回望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光輝曆程,采用頌歌式的方法,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依托,應和時代的脈動,以充滿全新活力的音樂譜寫出了中國夢。談到創作靈感時,作曲家提及一次乘坐高鐵,看着窗外飛馳的景色,“瞬間衍生出來那種丈量祖國大地的力量和速度,心潮澎湃,很想化為音符。”
而《我們的世界》則由青年作曲家黃凱然、張巍、楊帆、鄭陽共同創作。四位作曲家分别創作了第一樂章溫暖中國,為大提琴與樂隊而作(黃凱然);第二樂章速度中國(張巍);第三樂章幸福中國,為女中音與樂隊而作(楊帆);第四樂章未來中國(鄭陽),這四個獨立樂章組成了以“極緻”為核心概念的音樂世界。并以感性視角出發,以高度藝術性表達與抽象聽視覺語彙為載體,從微觀與宏觀兩方面展現當下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
已經合作多次早已成為好友的作曲家們,此番聯手創作時如魚得水。第三樂章“幸福中國”的作曲家楊帆表示:“我們做了很多比如調性、強收還是弱收、風格走向等技術上的溝通,而情感上的溝通,因為大家語境是相通的,所以很容易共鳴。雖然寫作内容不同,但其實擴展到大框架下,我們的情感基底是一樣的,我們的孩子、父母、家人,我們的小區、公園、大好河山都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我們無需多言,我們用年輕人的情感肌理展現和想象現在所處的當下和未來的世界。”
巧合的是,上海交響為慶祝建黨百年委約四位不同代際作曲家而做的四部作品中的兩部——于陽的《中國頌》、楊帆的《父輩》,也于9月25日晚在國家大劇院由甯波交響樂團奏響。上海交響樂團的兩批主題委約創作京滬同步上演,某種意義上說明了上海交響委約作品的生命活力和傳播力。兩部作品再次被其他交響樂團演繹,也是上海交響從去年開始嘗試委約作品版權開放的成果之一。
而為何邀請一衆青年作曲家擔此重任,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做出了解釋:“近年來,青年音樂家已經讓我們見識到他們的實力。作為中國音樂的未來,年輕藝術家的聲音應該被聽到、被記住。同時我們也希望年輕藝術家能吸引更多年輕觀衆,一起在現場,共同表達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誠摯祝福,對美好中國未來的無限憧憬,以音樂抒懷。”
文/本報記者 田婉婷
供圖/上海交響樂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