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身體五髒的順序?春(噓)明目本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調理身體五髒的順序?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噓)明目本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
秋(呬)定收金肺潤,冬(吹)腎水得平安。
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身丹。
“噓、呵、呬、吹、嘻、呼”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六字訣為吐納法,通過六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同的髒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常念六個字,養出好五髒
噓:平肝氣
春天要多“噓”。用噓這種方式來吐氣,以通肝。肝旺于春季,春季要注意疏肝,清肝火。要達到這一目的,用噓的方式吐氣可以說是最簡單有效的。肝開竅于目,此舉還有明目的功效。
操作:兩手放于腰間,向左旋轉腰部,伸出右手向前伸,念“噓”字,這時要注意眼睛看着手掌。然後,手慢慢收回到腰間,再向右轉,伸出左手念“噓”字,最後複位。反複做6次,每天2組。
功效:“噓”字訣主要是疏肝理氣、清肝明目。
呵:補心氣
“呵”字訣與心相應。口吐“呵”字具有洩出心之濁氣、調理心髒功能的作用。人們常講笑呵呵,笑出于心。
操作: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掌心向裡由小腹前擡起,經體前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嘴說“呵”。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向面,經面前、胸腹緩緩下落,垂于體側,再行第二次吐字。6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功效:“呵”字訣可改善心悸、心絞痛、失眠、健忘、盜汗等疾患。
呬:補肺氣
“呬”字訣與肺相應。口吐“呬”字具有洩出肺之濁氣、調理肺髒功能的作用,帶有秋天肅殺的意味,它通于肺,它能幫助肺的肅降,排出肺中的濁氣。
操作: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在肚臍前逐漸向上擡到乳腺位置,然後立掌夾肘,仰頭縮項,使勁往後頂,雙手向前慢慢往前推,口說“呬”字。然後,雙手外旋,掌心向裡,逐漸站起來,雙手回到胸部約10厘米。重複6次,每天2組。
功效:“呬”字訣能補益肺氣、改善肺功能。
吹:補腎氣
冬季要“吹”。就是以發“吹”這個音的方式來吐氣,嘴要撮起來,具有洩出腎之濁氣、調理腎髒功能的作用。冬天最宜于這樣做,所以古人講寒則吹之。而且“吹”能去風氣,還可以溫腎。
操作: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擡起,兩手向後滑成弧形,撫摸到後腰部,然後向下滑慢慢下蹲,嘴說“吹”,兩手屈肘向前,虎口相對,逐漸收回起身。重複6次,每天2組。
功效:“吹”字訣可以強腰補腎,洩腎髒之濁氣。
嘻:調理三焦不暢
“嘻”通三焦。三焦往往多有浮遊之熱,所以口吐“嘻”字有疏通少陽經脈、調和全身氣機的作用。
操作:口型為兩唇微啟,舌稍後縮,舌尖向下。呼氣念“嘻”字,足四五趾點地。兩手自體側擡起如捧物狀,過腹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并向頭部托舉,兩手心轉向上,指尖相對。吸氣時五指分開,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并以意引氣至足四趾端。重複6次,調息。
功效:“嘻”字訣調理由三焦不暢而引起的眩暈、耳鳴、喉痛等疾患。
呼:培脾氣
“呼”字訣與脾髒相應。口吐“呼”字具有洩出脾胃之濁氣、調理脾胃功能的作用,還可以幫助運化。脾旺于四季,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用“呼”這種方式來吐氣。
操作: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把手放在腹前約10厘米的位置,緩慢下蹲,手向前撐成圓形,嘴說“呼”,起身恢複站姿,注意呼氣時要鼓肚子。重複6次,每天2組。
功效:“呼”字訣能補益脾氣、促進胃腸消化。■
【來源:内容綜合自中國中醫藥報、健康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