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6日電 據生态環境部微信公衆号消息,近日,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集中通報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山東省泰安市甯陽化工産業園違法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
具體通報如下:
2017年第一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進駐山東省期間,群衆投訴甯陽化工産業園企業廢水偷排,磁窯鎮海子河因企業排放廢水,臭氣熏天。2021年8月,第二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發現該園區整改不力,工業污水長期直排,環境污染問題依舊突出。
一、基本情況
甯陽化工産業園位于泰安市甯陽縣磁窯鎮,隸屬于甯陽經濟開發區,以基礎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工為主導産業。該園區是2018年通過山東省認定的第一批化工園區,目前園區内共有化工企業28家,其中建成投産20家。
二、主要問題
(一)煤量替代弄虛作假,違規建設“兩高”項目
園區企業山東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退城進園壓煤搬遷技術升級項目(120萬噸/年焦化項目)于2016年2月開工建設,2020年1月建成投産。督察發現,該項目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案弄虛作假,虛報替代煤量35.4萬噸标煤。山東晉煤明升達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和尿素項目批小建大,項目于2016年2月開工建設,2020年6月建成投運,批複為年産40萬噸合成氨和60萬噸尿素,但實際建成産能為60萬噸合成氨和90萬噸尿素,為批複能力的150%。
(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不力,偷排問題依舊
甯陽化工産業園長期忽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8月,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第一批化工園區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其于2020年6月完成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但相關工程直至督察進駐前尚未開工建設。督察發現,由于管網破損和設計缺陷,園區污水總管沿海子河存在多個溢流口,特别是鄭莊大橋北側溢流口常年溢流,高濃度化工廢水長期直排。經測算,2021年1月至6月,該溢流口78%的時間段存在溢流現象,每日約4000噸化工廢水直排海子河。督察組取樣監測發現,外排廢水化學需氧量濃度最高為1115.6毫克/升,氨氮濃度最高為26.1毫克/升,分别超控制标準(海子河入大汶河口斷面控制标準)36.2倍和16.4倍。
園區污水處理廠原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置工藝簡單,難以有效處置化工廢水。特别是2021年6月以來,污水處理廠生化系統受上遊企業來水沖擊,生化活性污泥菌種大量死亡,雖然廠方持續投加活性污泥,但現場檢查發現,污水處理廠生化池基本無活性污泥,沉降比小于5%,遠低于正常值,基本失去除污能力。
圖1 鄭莊大橋北側溢流口常年溢流,高濃度化工廢水長期直排
圖2 溢流口積水呈紅色,化學需氧量濃度最高為1115.6毫克/升,氨氮濃度最高為26.1毫克/升,分别超控制标準36.2倍和16.4倍
督察還發現,第一輪督察舉報園區企業偷排工業廢水問題依舊。園區内三個雨水溝排口,化學需氧量濃度最高為102毫克/升,氨氮濃度最高為23.1毫克/升,總磷濃度最高為4.14毫克/升,分别超控制标準2.4倍、14.4倍和12.8倍,污水偷排、超标排放問題嚴重。
由于大量污水偷排直排,海子河水質受到嚴重污染。督察組在海子河入大汶河口斷面處取樣監測,河水化學需氧量濃度121.5毫克/升、總磷濃度1.92毫克/升,分别超該斷面控制标準3.1倍和5.4倍。
督察組了解到,海子河河水常年呈紅褐色,水質長期為劣Ⅴ類,兩岸居民反映強烈,在2017年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期間,曾兩次投訴海子河污染問題,但當地未徹底解決問題,就上報整改完成。
圖3 海子河河水常年呈紅褐色,水質長期為劣Ⅴ類
三、原因分析
甯陽縣綠色發展理念樹得不牢,生态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力,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滞後,工作不細不實,緻使海子河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督察組将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