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物生機盎然
照臨在上海給我發了一張圖片,說上海的溫度達到40.9℃,145年以來最熱。
其實全國幾乎都進入了烤爐模式,還沒有進入三伏天都熱成這樣。四川溫度賽過吐魯番,浙江全省在38-40℃,無論是新疆南部盆地,還是西南地區,東部沿海地區、江漢、江淮、江南、華南北部等地都持續高溫晴熱天氣。
這是不是人類破壞大自然的後果呢?
還是二氧化碳燃燒釋放的代價呢?
前面我在《金毛獅王約翰遜辭職後的一些随想》中表達了我的觀點:地球對人類這點“不節制”沒有這麼“脆弱”。
金毛獅王約翰遜辭職後的一些随想
簡單的說:高溫的背後,是地球要高溫,跟人類沒有關系。人類小朋友别想太多了。至于為什麼想要高溫,我來說兩句。
2曆史上的高溫代表什麼呢
我們來溯源一下溫度對人類的影響。
我們先不說人類的溫度是36℃-37℃這一偉大的設置。我們就從溫度的顯著的現象說起。
首先第一個影響就是:火。
火的出現,根據考古工作者的推測,大約在50萬年以前,中國的猿人就開始使用火了。我們熟知的“燧人氏取火”就是這一時期的故事。
人工取火,鑽木取火之後,人類從寒冷的黑夜中迎來光明與溫暖;才嘗到烤熟的食物是更加的鮮美;而且熊熊烈火可以驅散野獸保護家人的安全……
所以恩格斯說:“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分開。”
所以我們能理解為什麼“星期五”看到魯濱遜為什麼俯首稱臣,願意做仆人,除了魯濱遜拿出槍射殺要追殺“星期五”的野人,還有看到了魯濱遜掌握了“火”。
其次,蒸汽機的出現。
我找了一些資料,了解到蒸汽機分為:低壓鍋爐蒸汽機、中壓鍋爐蒸汽機、次高壓鍋爐蒸汽機、高壓鍋爐蒸汽機,溫度分别達到400℃、450℃、500℃、550℃。
我們都知道蒸汽機出現後面帶來的是什麼,就是工業革命,其主要表現就是大機器工業代替手工業,機器工廠代替手工作坊。工業革命也促使英國的社會生産力得到飛速的發展,一躍成為世界上頭号強國。
2020年有一個新聞,大家可能看到了也沒有在意,就是報道中國在核聚變領域獲重大突破!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放電是為了使HL-2M真空室内的氣體變成等離子體态,我們科研人員将在這個裝置上進行不同種類的放電,最終目标是讓足夠多的等離子體被加熱到1億度以上。因為等離子體隻有被加熱到了1億度以上才可能實現可控核聚變。
我不懂技術。
但是我看到了從50萬年,原始人掌握了火,到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1億℃的技術。
這意味着什麼?
你看蒸汽機的溫度才到500℃都這麼厲害。
那麼我們能達到1億℃,是不是無法想象啊?
你品,你細品。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世界的本原,世界過去、現在和将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燒,一定尺度熄滅,火與萬物可以相互轉化。
所以,為啥地球進入高溫模式,這可能和地球要帶領人類去新的方向有關系。小時候我每次發燒的時候,溫度特别高,我父母會說:發燒一次,就長大一次了。
3為什麼河南簡稱豫
為什麼河南簡稱豫,很簡單,就是以前河南是大象出沒的地方。随處可以遇見大象,就是豫。
大象出現的地方,自然就是溫度比較高的地方。中國氣候經曆了3個主要的溫暖濕潤時期,形成了三個太平盛世。
第一個盛世就是豫這個時期(夏商周時期)。這次溫暖時間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長達2000年左右,大約相當于新石器晚期和夏商西周時期。
第二個盛世:戰國秦漢時期,也就是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最後一統天下的這400年,乃至後面漢朝的西漢時期200年。前後600年左右時間。
第三個盛世:隋唐時期。前後這個溫暖期大約在400年左右。
大家簡單的想一下就是知道了:在古代的中國,東面是大海,沒有敵人。南面是小國還有五嶺,也不用駐兵,西邊是喜馬拉雅山脈也不用駐兵,唯一駐兵防守的就是背面的匈奴-蒙古,而草原文明侵略農耕文明的最瘋狂時期,就是在天氣特别冷的情況,大雪寒冷,沒有牛羊肉,也沒有其他吃的,橫豎都是死,不如來中原搶。如果但凡草足羊肥,他們才不願意來中原來冒險搶掠呢!誰吃飽了,想去殺人越貨呢。都是逼上梁山的啊。
(你看斯裡蘭卡的總統府都被老百姓占領了,老百姓都直接到遊泳池裡面洗澡。)
我們來彙總一下:
第一個溫暖期:夏商周
第一個寒冷期:戰國亂世
第二個溫暖期:秦漢
第二個寒冷期:三國魏晉南北朝亂世
第三個溫暖期:隋唐
第三個寒冷期:宋初年到清
那麼這些年的天氣溫度逐漸升高
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斷,是不是又是一個盛世來臨了呢
甭管怎麼說
今年東北的降雨這麼充分
起碼糧食到秋季必然大豐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