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鐵匠之鄉美譽和千年鍛打曆史的濟南市章丘區普集街道,通過淘汰落後産能,盤活低效閑置用地,用市場化手段打造以“一園六區”為核心的精品工業聚集區,不斷聚集發展新動能......
2020年12月30日,今年第50期新華社《高管信息•山東》以“新舊動能轉換的章丘“普集樣本””為題,對普集街道新舊動能轉換的成功經驗進行報道。
有着鐵匠之鄉美譽和千年鍛打曆史的濟南市章丘區普集街道,通過淘汰落後産能,盤活低效閑置用地,用市場化手段打造以“一園六區”為核心的精品工業聚集區,不斷聚集發展新動能。截至今年 11 月,普集首次實現财政收入過億元,預計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一億一千萬元。其中,工業企業納稅占财政收入的 95%以上。
普集是章丘的工業重鎮。為改變鍛打小企業衆多但效益低、技術弱,無法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狀,2017 年起,當地持續實施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關停取締 917 家鋸石廠、127 家“散亂污”企業、24 家磚瓦窯。通過有效整合空閑院落等閑置低效用地,為下一步園區規劃整理出數百畝寶貴的土地。
“高端裝備制造業應成為發展普集實體經濟的主戰場。”普集街道黨工委書記許龍認為,要對内培植本土優質企業,對外引進多元高端企業,瞄準高端裝備制造這一主導産業,持續推進強鍊、補鍊、延鍊、串鍊,推動“普集制造”向“普集智造”轉變。
想要延伸産業鍊條,以園區建設打通企業協作壁壘是一個有效做法。普集街道辦事處主任于業輝說,普集以現有鍛打精加工制造産業為基礎,重點優化升級鳳凰山工業園,規劃打造海東、北辛(鳳凰山)鍛打精加工聚集區,改造提升肖家建材、傳李石化、汽車配件聚集區,新建上臯、東三趙高新技術産業聚集區,形成“一園六區”優勢産業布局。
原來在普集,許多企業同質化低價競争,如今這一局面被徹底改變。在北辛(鳳凰山)鍛打精加工聚集區,各個企業分工協作、抱團成鍊、各有特色,充分發揮了“1 1 大于 2”的作用。“協作在園區裡很普遍。通過政府引導,各家企業更加注重技術、設備更新換代,實現差異化發展,确保所有常規性鍛件在園區内都能找到設備廠家,競争力不斷提高。”章丘振華鍛造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乃慶說。
“關聯、成鍊、聚集”是普集園區發展的關鍵詞。當地牢牢把住畝均效益、特色産業集群組合、發展潛力、技術實力、産業契合度等多道準入門檻,在現有産業基礎上引進新型建材、大型風機、印刷包裝等多門類優質企業,逐步形成以鍛打精加工為主、多産業優勢互補、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落後産能的退出,解決了園區發展的建設用地問題,但錢的問題如何解決?為此,普集街道采取了共建共享的辦法,按照“政府搭建平台,村級整合場地,企業資金投入”方式進行整體運作,用市場化手段實現企業落地、政府增效、村級發展、群衆受益。
具體做法是:先由街道選擇符合土地規劃、産業提升等要求的集中連片土地,作為“築巢引鳳”的主場地,然後根據園區的産業定位,選取符合産業政策,畝均稅收達标、工藝先進、規模較大、發展潛力好的企業作為首批入園企業。企業根據占用建設用地面積,先行繳納“園區共建基金”,基金 3-5 年内全額返還企業。利用該基金,街道完成園區内原有地面附着物拆遷補償,完善水電路氣等“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政府不花一分錢也能建設高标準工業園區。
海東裝備智造園原有鋸石廠 28 家、養殖戶 3 家、閑散企業 6 家,園區布局散亂,土地利用粗放,産出效益低。2018 年,街道引進 3 家外地法蘭進出口企業,連同本地 2 家企業形成濟南市最大的法蘭進出口基地。建設伊始,街道使用企業繳納的共建基金,投資 800 餘萬元打破園區空間格局,通過“大拆除”,全面清理鋸石廠、磚瓦窯、散亂企業,盤活低效存量建設用地,完善基礎設施。街道統一車間外立面标準,企業自行規劃生産車間布局,自主進行内部設計,落地即建設,完工即投産,實現最快增産達效。
位于海東裝備智造園的山東重諾鍛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林說: “在政府鼓勵和引導下,我們新上了數控設備,摒棄了原來僅生産法蘭盤造成的同質化嚴重、上下産業鍊不完整等弊端,産品規格品種更加齊全。現在,企業為中國最大的軸承生産企業人本集團生産軸承外環,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普集現有企業主體 1215 家。當地積極打造重商親商安商的良好營商環境,成立園區管理辦公室,把企業發展制約點作為服務關鍵,每周堅持領導幹部重點項目調度,實地走訪項目現場,在建設的最前線聊發展、談問題、解難題。
在政府的扶持下,章丘重型鍛造、中航遠洋、寶華鍛造、景明建材、鞍順齒條、濟南重諾等制造業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實現“老樹發新芽”。章丘重型鍛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殿奎說:“在街道的指導下,我們成立了濟南民昌新能源有限公司,今年更是新上了年産 45000 噸的風電法蘭及鍛件技術改造項目,新公司生産品類範圍更廣,工藝科技含量和設備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現已達到濟南精加工行業頂尖水平,兩年内将實現企業産值過十億元。”
對于中小企業,普集選擇打造企業發展特色,定向扶持,定點幫扶,促進企業主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确保“小樹早成材”。山東華威鑄鍛有限公司過去僅生産一般鍛件,規模小,效益低。街道牽頭為企業引進了汽車配件廠、環保設備廠、鋁法蘭鍛件廠等四家企業,實現多企業聯合經營,産能和效益明顯提升。
如今,普集規模企業增加到 61 家,制造業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正朝着章丘高端裝備制造産業和濟南先進制造業配套産業集聚地目标穩步邁進。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