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中國地圖,“河西走廊”似乎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地名。但是這片土地有着難以言喻的美:祁連雪山白、夢柯冰川藍、山丹草場綠、民樂油菜花黃、張掖七彩丹霞……
張骞從這裡走到了今天的烏茲别克斯坦。他身後的這片土地,後來被人們叫做河西走廊。此後的歲月裡,霍去病掃平匈奴,法顯、玄奘西去天竺,中原文化避難西遷,隋炀帝巡視焉支山召開萬國博覽會,左宗棠擡棺出征誓死收複新疆……
曆史的濃墨重筆一次次地在這片狹長的土地上重疊。
在今天,沿着祁連山脈,依次分布着六座城市。
其中有四座是由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所親自設立命名。
這便是著名的河西四郡: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設武威、酒泉兩郡
公元前111年,分置張掖郡、敦煌郡
現嘉峪關市為1965年設立,原屬酒泉郡
現金昌市為1982年設立,原屬武威郡
現敦煌市為縣級市,屬地級市酒泉市的一部分
▼
再沒有哪一個城市,像這幾座城市一樣,有着如此令人熱血沸騰的開始。
武威,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平原
羌、犬戎、烏孫、月氏(rou zhi)等中國最古老的遊牧部落雄踞此地。
公元前209年,匈奴單于冒頓(mo du)統一大漠,占據了河西走廊。
公元前156年,漢武帝劉徹登基。這位皇帝不肯繼續忍氣吞聲,對匈奴的戰略,從妥協到抵禦,從反抗到出擊,一步步拉開序幕。
“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霍去病,這位去世時隻有23歲的男孩子,在他的青春年華裡策馬揚鞭,換回了國家安甯與河西走廊的全線貫通。
匈奴人唱着悲傷的歌謠離開了這片肥美之地。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顔色。
武功軍威,震懾四方。
這,就是武威。
(攝影©大漠印象)
出土于武威雷台漢墓的馬踏飛燕(東漢)
象征着中原王朝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
▼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将張掖認江南
從武威往西北方向約240公裡,猶如漢帝國的一隻手緩緩向遠處伸去,觸摸到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張掖。
張掖位于中國第二大内陸河黑河中上遊
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
圖為張掖市七彩丹霞(攝影©王大風)
七彩丹霞,被譽為中國最美七大丹霞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在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被評選為“最美外景地”、更是被外媒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三十個地方”、被人民日報評選為“中國旅遊品牌景區20強”。
七彩丹霞,張掖市最獨特的自然景觀,曆經萬年而不衰。綿延百裡,一片褐紅,如一座熊熊燃燒的火焰山,壯麗而又炫目。
放眼望去,赤壁丹崖色彩斑斓,地貌造型豐富變化萬千,大自然的鬼斧神刀造就了氣勢磅礴的丹霞世界。
張國之臂掖,以通西域。
這,就是張掖。
圖為張掖市濕地公園(來源:微博|泡魚兒)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一生都愛酒如命的李白來為酒泉代言,怕是再合适不過了。從張掖出發,沿黑河順流而下,穿過一片荒蕪之地,河西走廊上的第三塊綠洲赫然顯現。
圖為金塔縣以西的萬畝人工胡楊林(攝影©陽光名古屋)
酒泉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此大敗匈奴,漢武帝賜禦酒到前線表彰戰功。而軍士甚衆,酒則隻有一壇,年輕的将軍不願意獨飲,遂将禦酒倒入泉水中,全軍将士使用頭盔盛水飲用,此泉遂得名為“酒泉”。此地亦被武帝命名為酒泉郡。
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這,就是酒泉。
萬裡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馬去,遙似踏花行。
别過酒泉,繼續往西,便來到河西走廊上最後一座節點城市——敦煌。舉目四望,這裡已然看不到巍峨的祁連山。走馬出關,隻見黃沙蔽目,日月蒼涼,疾風勁草,恍若隔世。
(攝影©晉南山人)
為據守河西走廊,漢武帝在敦煌以西的兩條要道上分設陽關和玉門關。走出這兩座關卡便走進了廣闊的西域。此後,或沿昆侖山北麓山腳,或取道天山南北兩側,一路西行,可直抵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千百年來,這兩座雄關相對而立,如一雙眼睛見證着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也似一對利齒,守衛着絲路商旅的安危。
敦實牢固,盛大輝煌。
這,就是敦煌。
跨過黃河,跨過黃土高原,曾經遙遠的西域如今已不再遙遠。祁連山下的那一排城市,也早已超越了往昔的輝煌。
這就是河西走廊,不嬌氣不精緻,卻美得古樸又大氣。在最好的季節于此邂逅,守候一場日落,聆聽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歲月生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