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知名211本碩,碩士畢業後銀行工作一段時間後裸辭備考。
19年省考145,排19未進面
20年國考銀保監進面未上岸
21年國考沒進面
中間還有山東省考145未進面
21年省考2000人崗進面,但是準備了大半年的面試臨到最後一個月心态崩了主動放棄面試。
最近進了一個高校的面試,但是發現自己完全沒辦法靜下心來看書。腦子裡全是“我要考上”“我要考上”“我要考上”這種想法……,存款已經所剩無幾,年近30一事無成還要父母為我操心,天天在外面被人問你家孩子最近怎麼樣?想當年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來着。
考了2年終于意識到自己報的有點高了可能,于是今年報的家鄉省會的省考,但是考前一個月複習完全靜不下心,5 8的尾數是多少都需要想一會兒…… 到後來基本上沒怎麼看,等于這是裸考上場的然後發現邏輯填空貌似全對。
高校馬上就要面試了,然而我覺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一種習得性無助的無力感,不知道應該怎麼調整狀态,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兒。也許我并不應該放棄前段時間家鄉碩博人才引進的崗位,終究還是自己不甘心。那個面試因為自己對結果沒有期待毫無壓力上場結果面試分數将近90,結果今天答題發現居然連最簡單的社會現象題都答不出來了。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典型,缺乏規劃能力、缺乏良好的心态,想找個工作過渡但是我現在的心态基本上崩了,可能連面試那一關都過不去。
網友們你們把我罵醒吧。
壓力大、心态崩,說明公考認識不夠充分。以往的成功經驗告訴你:努力 方法=成功。
這套公式屢試不爽,高考你努力了,考上了知名211本科;考研你努力了,考上了知名211碩士。
為了考公,你甚至裸辭備考,卻接連碰壁:省考145,排19未進面、國考銀保監進面未上岸……
無助、無力、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就連家人都要為你操心,盡管之前你還是“人家的優秀孩子”,是他們的驕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考公不同于高考、考研,絕大多數崗位隻招錄1-2人,這種或然性非常強的考試,即使你努力備考,行測、申論學的都不錯,但不敢保證一定能上岸。
如果說考研是在黑屋子裡洗衣服,不知道洗幹淨了沒有,隻能一遍一遍去洗。
考公也是黑屋子裡洗衣服,而且考生心理完全沒底。
考研還會模模糊糊有感覺,努力到某個程度,大概率能考上,考公……你拼了命學,隻要有一個公考大神和你一個崗位,那之前的努力就泡湯了。
所以考公的正确姿勢不是硬剛,裸辭全職備考,妄圖一年内上岸。既然考公存在很強的或然性,那運氣就很重要。
在硬實力沒問題的前提下(你省考都145了),無非是多參加幾次考試,總有一兩次上岸的機會。
總不能次次都倒黴吧?
也不要隻盯着本省省考、國考,既然是研究生,就可以不限制戶籍參加各地省考。
建議多巡考幾次,發達地區如江蘇、浙江、廣東……隻要收入待遇高、工作環境好的地方都試試看。
也别隻盯着考公,事業編也試試看,萬一上岸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