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巧雲,新零售商業評論高級編輯
“在線K歌有望進入3.0時代,開放出更多賽道。”
“來左邊兒,跟我一起畫個龍,在你右邊兒,畫一道彩虹;來左邊兒,跟我一起畫彩虹,在你右邊兒,再畫個龍。”這首在“中國新說唱”出圈的《野狼Disco》,目前已是各大在線音樂平台的熱門曲目。
到底熱到什麼程度?你可以掏出手機搜一搜,在網易雲音樂,這首歌的評論接近12萬條;全民K歌上顯示,這首歌已有535.6萬人次演唱。
不過,在以彈唱為特色的唱鴨App上,你無法通過常規數據來判斷《野狼Disco》是否火爆。在這裡,K歌不再是單純地K歌,而是“玩”歌——通過将聲音與不同樂器、音效進行重組,用戶可以形成一種自我表達和創作。
據CBNData《2018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态大數據報告》顯示,95後年輕人是擁有極強個體思維的一代,他們更加注重體驗和内心的感受,樂意與場景互動。
“現在的年輕人不太喜歡傳統的K歌方式,他們更希望通過‘玩音樂’的方式,将個人風格融入歌曲中,自由發揮,成為一個創作者。”唱鴨業務負責人李陽認為,從另一個維度來看,95後人群的個性音樂需求,将成為在線音樂進入3.0時代的重大驅動力。
在線音樂1.0的“聽”時代《樂記》有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一切音樂都産生于人的内心,人們内心潛藏的情感,會借由音樂表現出來。而百度的定義認為,音樂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塑造形象,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
由古至今,音樂都是最大衆化的藝術之一,人們享受音樂幾乎是一種本能,無關年齡、身份和地域。
但必須承認,音樂的普及是伴随着技術的進步而實現的。
當互聯網時代的大幕拉開之後,大衆對音樂的需求一下子被激發了,也因此催生了mp3播放器的面世。這裡所說的mp3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物理屬性的mp3播放硬件,這其中尤以蘋果公司于2001年推出的iPod播放器為代表,另一種則是指基于PC端的音樂播放軟件,千千靜聽是其中的鼻祖。
2005年,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1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首次破億。伴随着網民數量的飛速上漲,在線音樂播放軟件也迎來了爆發期。
酷狗音樂是其中的佼佼者。2004年,酷狗推出第一版,不到半年時間,就取得了10萬人同時在線的成績。
也正是這種發展速度,徹底刺激了巨頭們入局的腳步,先有騰訊在2005年推出QQ音樂,後有百度于2006年收購千千靜聽,一時間,在線音樂播放市場呈三足鼎立之勢。
而這一時期的消費者,對于在線音樂市場的需求很簡單——聽。哪個軟件的曲庫更大,歌曲更新速度更快,就用哪個。當然,免費是基本條件。
在一系列收購兼并中,騰訊音樂在QQ龐大的用戶紅利下,越長越大——在線音樂市場的“三國殺”遊戲,終于在2018年決出了勝負,騰訊成了大赢家。
2018年12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挂牌上市,當日收盤市值達229億元。
在線音樂2.0的“唱”時代2009和2010連續兩年,艾瑞咨詢對中國手機上網用戶服務需求的調研數據均顯示,“看新聞實事”“聊天”等主流需求的比重正在下降,而“看小說”“在線收聽音樂”和“玩手機網絡遊戲”的比重在逐步增加。
這意味着,随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将催生出新的在線消費需求。
基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硬件和網速的雙重提升,通過手機唱歌成為一種可能,在線音樂的“聽歌”模式又加入新的元素。2012年開始,唱吧、全民K歌、天籁K歌、酷狗唱唱等在線K歌軟件如雨後春筍般面世。
“早期的在線K歌軟件,實際上可以看作是線下卡拉OK的線上模式。”李陽這樣認為。實際上也的确如此。這一時期,各軟件的功能像極了線下的卡拉OK,吸引用戶的無非就是曲庫、音效、打分等現在看來非常基礎的功能。
不過,當跑馬圈地結束以後,各軟件也進入了冷靜期。它們深知,在用戶争奪戰中,隻有特色功能才能粘住用戶。也正是在那段時間,一部分人開始将唱歌從個人愛好變成了集體狂歡,K歌生而就有的社交屬性,開始釋放。
“對我而言,唱歌既可以舒緩壓力,也是認識志同道合朋友的一種方式。”70後的Sindy一直喜歡唱歌,沒結婚時,她常和朋友一起去唱卡拉OK。結了婚,有了孩子,加上又經營着企業,閑暇時間越來越少,她開始嘗試在線K歌。
在全民K歌上,她已經唱了三年,平均下來每周發一首歌。目前,她有100多個粉絲,雖然數量不多,但她說:“都是自然增長的忠實粉絲,質量很高。”
此外,她還加入了一個群,用于探讨唱歌技巧等,“我覺得唱歌是件很純粹的事情,大家能夠在線上交流蠻好的,我比較享受這個過程。”Sindy說。
随着用戶基數的不斷擴大,這個龐大的群體散發出誘人的商業價值,怎樣能夠産生營收,成為在線K歌軟件必須正視的命題。
一時間,遊戲化、娛樂化和社交化,成了各軟件的共同選擇。如今,打開各K歌軟件,你會發現,功能多到想簡簡單單唱首歌幾乎成了奢望。不過,再多的功能歸結起來主要是三類:個人單唱、集體K歌、直播娛樂。
在這三大類中,個人單唱的比重在降低,而集體K歌和直播娛樂的比重在增加。
和在線音樂1.0時代明顯有差異的是,在線K歌平台開始赢利了。除去廣告以外,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基于用戶的心理,銷售能提升音質音效的硬件及周邊産品;另一種是基于粉絲經濟以及社交的考量,鼓勵粉絲購買虛拟道具。
零售君寫稿時查了一個數據,差點被吓到。在唱吧上,收入月榜排名第一的歌手,在包房獲得了1178萬個金币。按照唱吧6元買600個金币的單價折算,他收到的禮物價值近12萬元。再看看消費月榜,一位用戶以消費近2500萬枚金币高居榜首,折算成人民币将近25萬元。
這就難怪,2018年騰訊音樂的招股書顯示,全民K歌的收入竟然是QQ音樂的2倍還要多。要知道,在用戶規模上,QQ音樂的付費用戶數可是全民K歌的近3倍,在線K歌業務的赢利能力十分驚人。
為“唱”買單,成為在線K歌2.0時代的重要特征。
在線音樂3.0的“玩”時代當前,在線K歌市場的競争格局基本穩定,因為擁有QQ的流量及版權歌曲的優勢,全民K歌牢牢把控50%以上的市場份額,唱吧以20%以上的市占率排名第二。
但是,有一個趨勢正在發生,且不可小觑。随着年輕用戶成為各消費領域的主力群體,成長于70後、80後人群的在線K歌軟件,很難吸引95後、00後的目光。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移動音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全民K歌超過60%的用戶集中在24~40歲之間。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
“初中的時候我玩過全民K歌和唱吧,但後來慢慢地就都不玩了。”1998年出生,即将從警校畢業的孫琦淞,如今更喜歡在唱鴨上玩。
唱鴨是阿裡今年2月剛推出的一款以彈唱為特色的在線K歌App。打開軟件,你會發現界面非常簡約——首頁除了以瀑布流形式呈現的30秒音樂作品以外,隻有兩條功能線:找歌和找人唱。
在這裡,你找不到一個完整的曲目,每首歌隻有30秒的片斷,頗有點抖音的風格,而事實上,唱鴨的首批用戶的确來源于抖音。
用戶可以通過清唱 樂器彈奏 節奏音效的随意組合,重新演繹後發布作品,這種短音頻 自創作的特色,對追求個性化的年輕用戶而言“很好玩”。
如同文章開頭提到的《野狼Disco》,在唱鴨上既可以聽到非洲鼓與合成器組合版本,也能聽到鋼琴與電子鼓演繹的版本,甚至還有尤克裡裡與電子鼓的另類改編。
目前唱鴨提供鋼琴、吉他、尤克裡裡、非洲鼓、合成器、琵琶、古筝等多種樂器模式供用戶選擇,且仍在持續開發中。
根據唱鴨最新的用戶數據顯示,13~15歲的用戶占30%,16~18歲的用戶占51%,19~22歲的用戶占14%。女性用戶占75%,男性用戶占25%。
資料來源:唱鴨
孫琦淞目前在唱鴨上發布了近二百個作品,收獲了一萬多個粉絲,“我沒有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但是很喜歡創作屬于自己風格的作品,唱鴨剛好能滿足我這樣的素人‘玩’音樂的需求。”
在孫琦淞看來,唱鴨并不是一個純K歌的軟件,而是一個玩音樂的載體。這種玩,既不像網易雲音樂那麼專業,也不像全民K歌那麼通俗,而是一種介于二者之間的恰到好處。他認為,“現代人太忙了,花個十幾分鐘,創作一首屬于自己風格的短音樂,剛剛好”。
但是彈唱的模式,會不會讓小白用戶覺得難入門?李陽說,從産品的角度,唱鴨已經将音樂的專業語言,轉換成了像節奏大師那樣的遊戲化方式,小白玩家隻要具備口眼手的協調能力,就能玩。但事實上,口眼手的協調說起來簡單,對于年齡較大的用戶,還是有些門檻的。
譬如孫琦淞,隻需要一副耳機,花上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一個作品。他身邊那些95後的朋友,玩起唱鴨來也毫無壓力。但零售君身邊一個80後朋友試用後說,看起來簡單的功能,真正熟練操作“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唱鴨還是挺純粹的,這也是他吸引我的一個重要的地方。不過,如果能增加合唱和私信的功能,會更完美。”孫琦淞說。
實際上,李陽在采訪時介紹,安卓版本的和聲功能已經上線,蘋果版本很快也會更新,而合唱功能也會在不久後推出。他表示,唱鴨剛剛起步,加上音頻在移動端的處理上,确實有許多問題需要處理,因為從行業來看,“沒有成熟的音樂剪輯工具可以使用”。
和用戶對唱鴨的期待相比,李陽對唱鴨的未來則保持了一種審慎的态度,“我現在還不能說唱鴨會對行業有什麼意義。但我覺得,唱歌就是人跟音樂互動。唱鴨還很年輕,它目前給用戶提供了一種與音樂互動的媒介,讓年輕的用戶多一種選擇。”
他同時認為,當全球進入新消費時代,用戶的理性和個性,将有力助推在線K歌打破寡頭壟斷,進入3.0時代,從而開放出更多的賽道。
這個觀點,讓人不禁想到一個場景:在火車站的售票窗口,原本排着長長的隊伍,突然旁邊新開出一個窗口。排在隊伍末尾的人可以抓住機會,迅速跑到新窗口,而排在隊伍中間的人,卻極有可能在糾結中失去機會。
在内心,李陽一定希望唱鴨能借助新的賽道,抓住機會,站到前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