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普通人群中室性早搏的發病率為1%~4%,75歲以上人群中室早的發病率高達69%。心髒病患者(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髒病和二尖瓣脫垂等)和健康人群均可能發生室早,臨床症狀變異性較大。
有研究指出,室性早搏會增加心衰以及死亡的風險,室性早搏頻率越高,預後越差。還有研究指出,室性早搏增加心肌梗死後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左室肥大患者的總死亡率。
目前,室性早搏的診斷主要靠心電圖和動态心電圖檢查,心電圖和動态心電圖能确定室早的形态以及定位,有助于病因分析;通過超聲心動圖可以觀察患者有無心肌肥厚、有無心髒擴張以及其他結構異常等,有助于判斷疾病的本質以及預後。
室性早搏在臨床上非常常見,根據治療指南/原則合理選擇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有助于緩解患者臨床症狀、改善生活質量、并改善遠期預後。
在治療上應先區分室性早搏患者是否存在器質性心髒病,那什麼是器質性心髒病?主要用于心律失常領域,是指相對于心髒功能性改變,心髒發生器質性改變,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力衰竭等。
1. 對于無器質性心髒病患者,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
2.如果沒有禁忌證,既往發生心肌梗死的患者或左心室功能下降的患者,伴發室性早搏,可選用β受體阻滞劑(美托洛爾、普萘洛爾等藥名後面帶“洛爾”類藥,索他洛爾也屬于此類藥);
3.對于存在器質性心髒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室早患者,主要選擇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對于心力衰竭患者伴發的非持續性心律失常,應以病因治療為主,即對心力衰竭本身進行藥物治療;在植入除顫器的同時聯合胺碘酮、索他洛爾以及其他β受體阻滞劑可能有助于減輕患者的臨床症狀。
目前國内最常用的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是胺碘酮,但是由于胺碘酮心外毒副作用發生率高,限制了其長期應用;伊布利特作為國内新近使用的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主要對房性心律失常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目前隻有靜脈制劑,且有一定的緻心律失常作用。
而索他洛爾,屬于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同時也兼有Ⅱ類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是非心髒選擇性,無内在的拟交感活性類β受體阻滞劑,有β1和β2受體阻滞作用,具有廣譜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在臨床上既有口服制劑又有靜脈制劑,索他洛爾的适應證涵蓋多種室性心律失常、心房撲動和心房顫動等,在國内外多版文獻中均受到推薦,是臨床抗心律失常的一線用藥。
國内批準的索他洛爾治療适應症為:
口服給藥:
1.轉複,預防室上性心動過速,特别是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也可用于予激綜合征伴室上性心動過速。
2.心房撲動,心房顫動。
3.各種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持續性及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
注射給藥:1.各種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索他洛爾是抗心律失常藥物中比較安全的,可以通過胎盤,也可通過乳汁分泌,對于妊娠期婦女,隻有潛在獲益大于風險時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索他洛爾;索他洛爾可用于兒童的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的長期治療及轉複房速,在兒童心律失常領域具有廣闊治療前景。
最後提醒下:用藥請一定在醫生、藥師指導下進行,用藥前仔細閱讀說明書上的用法用量以及用藥禁忌,基線QT 間期延長者(QT 間期>450 ms)禁用索他洛爾。
參考文獻:
[1]武成林,鄭美玲.鹽酸索他洛爾治療早搏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01:54-55.
[2]張凱,劉琳.胺碘酮與索他洛爾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與安全性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19:131-13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