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大家最關心的是職場中的社交關系問題。
比如:
“我感覺我被職場中其他同事孤立了,他們的圈子我融不進去?”
“我的老闆針對我,總是在否定我。”
“我因為不擅長在會議上做ppt演講,辛苦做出來産品,功勞都是别人的。”
... ...
其實,看似複雜繁亂的人際關系,我們隻需要從人性本質問題上着手,就能解決它。
今天,我就從各種心理學效應中找出找出一套方法,并針對以下6個常見的社交問題作出回答,讀完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1
如何讓陌生關系變近?
曝光效應,又稱多看效應,接觸效應等。即越熟悉的人你會越喜歡。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當一部電視劇剛開始播出的時候,我并不是那麼喜歡裡面的主角,甚至有些讨厭,但是看久了發現自己喜歡上了“主角”。雖然他們并沒有改變自己的性格,外貌,語言習慣。
曝光效應就解釋了我的這一困惑:我們會無意識的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不管你承不承認,這一原理确實在發揮者它的作用。
在職場中也是一樣,你如果想要其他人喜歡你很簡單,隻要經常出現在他面前“刷刷存在感”就可以了。
不過要注意,這個刷“存在感”,要保證不能打擾到他們的工作,讓人厭煩,可以适時提供幫助、要求幫助或者分享一些消息,趣事八卦,辦公小技巧......
2
如何讓新公司領導喜歡我?
解決這個問題,你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等,是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
因為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彌漫、擴散,從而掩蓋月亮的實體。所以這種錯覺現象,心理學中稱之為“暈輪效應”。
由美國心理學家H.凱利、S.E.阿希提出。
我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主要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比如誠實或狡詐。
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把其他品質也打上了相似的标簽,比如誠實的人靠譜,狡詐的人遠離。
在職場中,當你表現不錯,領導卻越來越不待見自己時候,就要思考:是不是之前做的事情不靠譜,領導給你打上不好的标簽?
你無法改變領導的行為習慣,那就盡量避開這一雷區,入職之後,至少做好自己的前三件工作。
俗話說事不過三,如果你入職的前三件事都沒做好,那麼很可能領導會對你保持一層不變的負面評價:“這個人不堪大用,沒有才能”。
3
如何改變熟悉的人對我的看法?
人際交際離不開表演,你需要像演員那樣打造自己的“人設”。
而人設可以是很多種,比如積極的,陽光的,有品位的,整潔的,自律的...也可以改變,或成長,或下墜。
有人說:“我改變了,但是我熟悉的人就會把我打回原形。”
其實,不用擔心,在熟悉的人際關系中,有一個改變對方看法的心理學效應叫做“近因效應”。
就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會改變你的老朋友對你的看法。
比如當你聽說老同學飛黃騰達了,你對他的既定印象就會改觀。
如果你的一個朋友/家人,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你大概隻能說上兩、三條。
當新形象出現,身邊的人就會對你過去的形象感到模糊,你完全可以重新展示一個新的形象。
4
如何讓大家都喜歡自己?
在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中,偶爾犯點兒小錯的聰明人,反而更招人喜歡。
比如創造101女團成員,楊超越比賽的時候,總是出醜,被網友吐槽,可偏偏她是最招人喜歡。
有人專門對此現象做出過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艾略特·阿龍森(Elliot Aronson)做過一個實驗,他把參加測試的學生分成4組,告訴觀衆:
兩組來自重點高中且成績優異;
另外兩組來自普通學校且成績一般。
然後心理學家讓聽衆聽這些學生回答問題的磁帶,有兩組學生在錄音的最後出現了“哎呀,我不小心把咖啡打翻到衣服上了”的聲音。
當聽衆被問到 [ 哪些學生更讓人喜歡 ] 的時候,那些來自重點高中且打翻咖啡的那一組獲得了更高的好感度。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出醜效應”又叫仰巴腳效應,就是不小心踩到香蕉皮四仰八叉摔倒的意思 (PRATFALL EFFECT)。
無論員工還是領導,偶爾犯點兒錯,出點兒醜,可以讓别人覺得你接地氣,更好相處。所以,年輕人初入職場不要怕出錯,那些毫無缺點的人,反而不如那些偶爾犯點小錯的人招人喜歡。
不過,萬事有度,當然你出“錯”,不能事關重大給大家添麻煩,或者引起别人的厭惡。另外你還要保證自己有一定的實力,而不是嘩衆取寵。
記住這一句話:有實力會出錯,才能給“人設”加分。
5
如何化解社交尴尬瞬間?
有一次,林肯正面對着觀衆,滔滔不絕地進行演講。突然,在人群中有人遞給他一張紙條。林肯接過紙條,不假思索地打開紙條,沒想到,紙條上竟然寫着“傻瓜”兩個字。
當時,在林肯旁邊的人已經看到了這樣兩個字,他們都盯着林肯總統,看他如何來處理這樣的公然的挑釁。
在許多人目光的注視下,林肯略一沉思,微微一笑說:“本人已經收到許多匿名信,全部都隻有正文,不見署名,而今天卻正好相反,在這一張紙條上隻有署名,卻缺少正文!”
話音剛落,整個會場上便響起了陣陣掌聲,大家都為林肯的機智和幽默而鼓掌,那位“署上名字”的先生低下了頭,混入了人群中,整個會場的氣氛由緊張變為輕松,演講繼續進行。這就是一種幽默效應。
幽默是一種能在社交場合化險為夷的力量。在交際中,誰具有了幽默的細胞,誰就能馳騁于社交場合,如魚得水,輕松自如。
做到幽默,最重要的是,你要把自己從一時的沖動情緒中脫離出來,然後像一個看戲的旁觀者去思考答案。
對于别人的不客氣,不禮貌等挑釁,幽默的人采用包容的心态,以柔克剛,這一點你完全可以向賈玲導演學習。
6
如何緩解被關注時的緊張感?
人們會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焦點效應
你在參加一些演講座談會等等活動時,往往會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覺地高估别人對我們的注意程度。
其實在會議上,各類活動中,大家都是和你一樣的心思,心裡最關心的還是自己。
當你這樣想時,就會放松很多。不如将你的注意力向外轉移,如果你是接待客戶那就增加對客戶的關注,讓他充分享受被關注的優越感。
總而言之,你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傳達出你對人性的把握。
如果你能充分理解并運用以上這六大心理效應,那麼你就不必擔心職場上的人際關系。
既然大家都說,一個人的情商影響着他的人生最高點,那麼提高情商,就先從處理好你的職場人際關系開始吧!
作者:曉芳 曉芳說職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