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6:02:08

“一生把愛交給他,隻為了一聲爸媽。”這首曾經感動無數國人的《時間都去哪了》歌詞道出了父母一生的辛勞和慈愛,對子女的無私奉獻,唱出了無數子女的心疼和感恩。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1

自古以來我們倡導百善孝為先,一聲”爸媽“不僅僅是一個稱呼,也是中國人對父母親的敬愛和尊重。

在古裝劇中,子女對父母親的稱謂多為“爹”“娘”,或有“父親,娘親”,到了現代,普遍都是改成了”爸媽“這個稱呼。是那什麼時候開始,開始有”爸媽“的叫法呢?答案或許大跌你的眼鏡。

1800年前,“爸媽”已經存在

“爸媽”的叫法多少讓人覺得是現代産物,特别是現在全球語言的通用,很多國家對爸媽稱呼的發音都是大同小異的背景下。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2

其實,在我國三國時期《廣雅·釋親篇》中就有爸媽的叫法,而且不是同音,指的就是父母親。所以,所謂的“爸媽”的稱呼,在古老的曆史中已經落伍過一次了。

也許是古人對父母親紮根入骨的孝悌基因,又或許是古人不甘于對雙親如此單調的稱呼,在五千年的瑰麗字典裡,人們用盡所有心思對父母親的稱呼進行重組改良優化創新。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3

家尊,家慈,家翁,壽堂,椿庭,仙萱(合稱椿萱)……”這一個個雍容大氣的雅稱,帶着傳統大家風範的的古典氣息,填充到我們的文化詞典裡,見證了我們中國孝文化的一部分。

父母親的有趣稱謂

“爹娘”的叫法,普遍是漢族曆史沿用下來的,我國民族衆多,光這點也知道對父母的稱呼不止一種。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4

曆史文化變遷中,地方特色語言的使用,讓人們對父母親有了多種多樣的叫法,不僅有特色,還很有内涵。

爸爸是“爺爺”。《木蘭詩》中花木蘭講述自己代父從軍的故事,對自己父親的稱謂就是“阿爺”。

當時的爺其實是通假字“耶”,隻是後期的演化才變成爺字。在唐朝時期,古人就有稱自己的爸爸為“耶耶”。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5

這樣的叫法其實在部分地方也有流傳下來,至今被使用,比如廣西的部分鄉裡,仍然有一些叫法稱呼自己父親為“阿耶”。

是父親,也是哥哥。《增廣賢文》裡有雲:打虎不離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血濃于水,親情直至,古有忘年交,也有忘輩親。

在唐代,“哥”即代表父親。《舊唐書》裡就曾經記錄過這樣一件事,唐玄宗誇自己父親時候說了句“四哥仁孝”(注:唐玄宗的父親唐睿宗是武則天的第四子,故稱“四哥”),這種用法也不是個例,在其他文獻裡也可看到,可見這是當時的一種标準稱呼。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6

對父母的稱謂還有很多不同不勝枚舉,對母親的稱呼,也有叫“阿娘,阿母,阿嬸”甚至宋朝時期,母親有被稱“姐姐”的。

也許古代人對父親的稱呼隻是在輩分間有所轉換,但是有的地方的稱呼就顯得比較有趣。

老豆不是豆

香港人對父親的稱謂怕是有很多人會覺得莫名其妙又有些上頭——“老豆”,這是屬于地方獨有的親切稱呼。老可以理解,那豆是什麼?這什麼意思呢?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7

原來這是引用了《三字經》中窦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窦燕山作為模範,所有父親就有了統一的叫法“老窦”,諧音流傳下來就變成了“老豆”。

盡管現代人對輩分稱謂明确了許多,卻仍然阻擋不了年輕人對父母親愛稱的創造力。從“皇阿瑪,皇額娘”到“老頭兒,老太太”雅俗共賞,齊聚一堂。

那關于“爸媽”的叫法,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關于這個有以下幾種說法。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8

第一種是舶來語,就是從外國傳進來的“洋氣”叫法,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畢竟外語剛在我國火的時候,爹娘不就是從“爹地媽咪”過度到“爸爸”“媽媽”的嗎。

但是從上文可以看出,三國時期我們還沒機會有舶來物,更别說稱謂,所以這個說法并不是很可靠。

第二種說法是近現代普通話,白話推廣的時候開始使用的。個人覺得時間可以再往前推移一些。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9

還記得清末時期,光緒皇帝對慈禧太後就有“皇爸爸”“親爸爸”的稱謂,一來顯示親密,二來暗示當朝慈禧的絕對權力地位。

如果說三國的爸媽稱謂是個開端,那麼也許這個時期是這個稱謂流行的重要契機。

還有一種說法,是從語言和生理角度分析,據說嬰兒的最初發聲大部分是以“baba,mama”為母音,所以孩子天生就會這個詞彙。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10

但是縱觀曆史各屆爸媽稱呼和地方延承,這個說法也有些牽強。畢竟沒有統一的探索發現,這兩個發音是全人類剛會說話發出的第一個音節。

稱呼爸媽有什麼講究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盡管我們對父母親的稱呼會有所不同,但是無論取什麼稱呼一般都會有一定的講究,不可以随便亂取。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11

首先,就是要避諱父母親的名字。在古代直呼父母親的名稱是大忌,如果談話或者是書信中需要提到甚至其中的一個字,都需要想辦法避諱。

在電視劇《琅琊榜》中就有梅長蘇寫的遊記因為避諱自己母親名字少了兩筆被識破的橋段。

其次,父母親的稱謂為表達尊重,會加上“尊”“家”“君”等正式稱謂以顯輩分,中國人自古強調言行合一,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子弟稱呼父母的時候有時還要行禮表示敬重。

古人的父母是怎麼稱呼(古人就稱父母為)12

全天下父母親與子女間無形的血緣關系被化作一個個愛稱溢于言表,表達的是父母親對子女的舐犢情深,更展現出子女對父母的感恩和敬重。

無論時代如何改變,地方文化如何日新月異,這種從遠古傳承下來的聯系卻不僅僅是用語言可以表達的。不知道你是如何稱呼自己的爸媽的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